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部呈现清代货币流通及经济运行总态势的货币经济史力作。

内容简介

全书从银价、钱价和银钱比价的概念出发,系统梳理了清代银钱比价的历史数据,在此基础上提出:银钱比价非某单一价格种类,而是“双轨—多轨”的价格体系。基于海量史料,作者重绘了清代全国各省的银钱比价数据序列,为清代货币史、经济史的研究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

以银钱比价为切口,书中还着重探讨了银钱比价形成的复杂机制、比价波动对经济社会产生的影响及官民双方的应对策略,深刻揭示了清代国家、市场与社会的复杂互动。

目录

  • 版权信息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与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框架与结构
  • 第四节 方法与资料
  • 第五节 补充说明
  • 第一章 钱价、银价与银钱比价
  • 第一节 何为钱价
  • 第二节 何为银价
  • 第三节 何为银钱比价
  • 小结
  • 第二章 既有银钱比价研究数据的分析与评价
  • 第一节 官方数据
  • 第二节 民间数据
  • 第三节 整合数据
  • 小结
  • 第三章 银钱比价分区数据的重新整理
  • 第一节 数据来源与评价
  • 第二节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 小结
  • 第四章 银钱比价的波动特征
  • 第一节 全国性长期趋势与波动分期
  • 第二节 不同省份的波动异同
  • 小结
  • 第五章 国家对银钱货币的管理
  • 第一节 清前中期的货币管理
  • 第二节 咸丰朝的转变
  • 第三节 规复制钱的尝试与变数
  • 小结
  • 第六章 银钱价值、供需与比价形成
  • 第一节 影响银钱价值的因素
  • 第二节 比价形成的市场过程
  • 第三节 对十一期波动分期的解释
  • 小结
  • 第七章 银钱比价波动的影响
  • 第一节 比价波动与财政收支
  • 第二节 比价波动与民众负担
  • 第三节 比价波动与商贸活动
  • 小结
  • 第八章 对银钱比价波动的应对
  • 第一节 官方应对
  • 第二节 民间应对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附一:中国货币史杂想录
  • 附二:清代银钱比价的“双轨—多元”价格体系对国家货币经济管理影响研究
  • 附三:胡岳峰学术履迹(2021-2023)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在此致上誠摯的敬意與哀思

    本书作者胡岳峰摒弃了传统史学对政治事件或帝王将相的过度关注,转而聚焦于那些看似枯燥的数字 —— 银一两兑换铜钱千文的比价波动。这些数字在历史长河中起伏跌宕,构成了清代经济的底层密码。作者通过梳理清初至末年的银钱比价数据,构建起一个理解清代社会变迁的全新坐标系。本书最见功力之处,在于将货币问题还原为具体的社会现实。乾隆时期的 “银贵钱贱” 不仅仅是经济学术语,它意味着农民必须以更多粮食换取缴纳赋税所需的银两;而道光年间的 “银贱钱贵” 则直接影响进出口商人的生存境遇。胡岳峰通过地方志、商人账簿、官府文书等多维史料,让读者看见数字背后真实的人生困境。那些在比价波动中破产的作坊主、被迫提高折色比例的地方官员、暗中操纵市场的钱庄,共同构成了清代经济的鲜活图景。作者对嘉道时期货币危机的解读,也相当不错。他指出当白银外流与云南铜产量下降形成叠加效应,整个帝国的经济秩序开始崩塌。这种崩塌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通过每个行省、每个县域的银钱比价差异逐步显现。书中那些精心绘制的比价走势图,不仅呈现了数据,更揭示了帝国财政控制力的衰退轨迹。读者能够清晰看见,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前,清王朝的货币体系已经病入膏肓。这本书的学术突破还体现在方法论层面。作者成功打通了经济史与社会史的界限,证明货币问题从来不只是经济问题。当十八世纪的福建渔民坚持用铜钱结算鱼货,而安徽茶商只接受白银交易时,这背后的选择逻辑涉及地域经济结构、长途贸易网络乃至文化心理因素。这种多维度的分析框架,使本书超越了单纯的货币史研究,成为理解清代中国整体社会转型的重要钥匙。只是本书因为作者收录对照了太多的资料,专业程度满分无庸置疑。但过多专业严谨用词,也使得这确实不是一本能轻松阅读的书。另外书中开头作者的老师再为其做的序中,提到了作者于 2024 年过世了。确实可惜了一位能扎实做学问的学者,在此致上诚挚的敬意与哀思。作为一名读者,能透过他的著作与严谨的学问相遇,是我莫大的幸运。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成立于历史文化名城桂林,主要出版教育、学术人文、珍稀文献等图书,业务范围涉及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及数字出版,文化产品的设计制作、印制、销售,以及教育培训、会展、咨询、地产、旅游、艺术品交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