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清代黄河治理受制于官僚化及政治局势,呈现“制度陷阱”特征。

内容简介

黄河治理为历朝历代所重视,然至清代始处于国家事务的重心位置。为实现统一稳定统治,清前期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创置了一套系统完善的制度予以保障,清中期延续这一传统,不断完善相关规定,增加治河投入,在此过程中,管河制度的官僚化程度不断加深,制度性缺陷逐渐暴露,延及晚清,受急剧动荡的政治局势影响,则走上了解体的道路。这套制度在演进过程中呈现明显的“制度陷阱“特征,其中蕴含的利益纷争与权力角逐极为复杂,折射着清代皇权政治文化传统。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进路
  • 第四节 资料范围
  • 第一章 清前中期制度建置及其政治意蕴
  • 第一节 清前期制度创置与政权合法性构建
  • 第二节 清中期制度惯性与河工弊政
  • 第二章 晚清政局变动下的制度解体
  • 第一节 河工事务的不变与变
  • 第二节 原河道的变迁与相关制度的变革
  • 第三节 黄河管理制度的解体与“延续”
  • 第三章 组织机构及其运行逻辑
  • 第一节 管河机构
  • 第二节 工程与经费
  • 第三节 考成保固
  • 第四节 料物制度
  • 第四章 河督与皇权政治
  • 第一节 河督、皇帝与内政大臣
  • 第二节 河督与地方督抚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