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法学文摘》:反映法学领域研究进展,促进学术创新与实践突破。

内容简介

《中国法学文摘》是继《新闻学传播学文摘》和《人口与劳动经济学文摘》之后中国社会科学学科文摘系列的又一新品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内容包括“全文转载”“精要摘编”和“论文提要”三大板块。反映法理学、法史学、宪法学、行政法学、民法学、商法经济法学民事诉讼法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以及国际法学等领域的学科进展和研究成果。通过对当年法学研究成果的梳理和筛选、对前沿论著的专业提炼,把握学术发展脉络,跟踪法学的前沿动态,探讨本学科未来的发展态势,促进和引领法学学术创新和实践突破。将在推进法治理论创新,为依法治国提供理论指导和学理支撑,服务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是相关研究者的重要参考资料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编辑说明
  • 目录
  • 本卷推荐
  • 当代中国司法生态及其改善
  • 一、引言
  • 二、司法生态及其结构
  • 三、我国司法生态现状分析
  • 四、我国司法生态改善的三个基础性问题
  • 五、建构以司法权威为核心的社会权威体系
  • 论1954年宪法上的审判独立原则
  • 一、1954年宪法第78条的形成背景
  • 二、1954年宪法第78条的形成过程
  • 三、1954年宪法第78条的规范内涵
  • 四、1954年宪法第78条的实施机制
  • 五、1954年宪法第78条的规范价值
  • 结论
  • 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要件
  • 一、案件事实概要和判决主要内容
  • 二、司法审查对象的确定与规范性文件的范围
  • 三、司法审查基准与规范性文件合法性构成要件的内容
  • 四、合法性要件的可适用的范围:“具体应用”解释的行政权属性
  • 推进农地三权分置经营模式的立法研究
  • 一、“三权分置”中的三种权利
  • 二、实践中的“土地经营权”
  • 三、土地经营合同的订立
  • 四、土地经营权物权化的法律问题
  • 认真对待游戏著作权
  • 一、游戏作品的归类
  • 二、游戏用户行为的定性
  • 三、游戏画面的公开传播
  • 转型时期刑法立法的思路与方法
  • 一、晚近刑法立法的特色与变貌
  • 二、未来刑法立法的总体思路
  • 三、未来刑法立法的具体方法
  • 中国反腐败立法的战略转型及其体系化构建
  • 一、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式”腐败治理的五大困局
  • 二、加快推进中国反腐败立法之宏观战略选择
  • 三、加快推进中国反腐败立法之微观制度构建
  • 结语
  • 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国语境下的关键词展开
  • 一、引言:刑法修正对司法系统的冲击
  • 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逻辑与价值
  • 三、完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关键词展开
  • 四、制度风险及其防范
  • 精要摘编
  • 法理学精要摘编
  • 法治中国建设的“共建共享”路径与策略
  • 法律规范冲突的逻辑性质
  • 国家治理中的多元规范:资源与挑战
  • 论我国法治政府评估指标体系的建构
  • 信访制度的功能及其法治化改革
  • 我国社会组织立法的困境与出路
  • 法史学精要摘编
  • 中国古今的民、刑事正义体系
  • “祖制”的法律解读
  • 清律回民相关条例及其影响
  • 法律继受中的“制度器物化”批判
  • 宪法学精要摘编
  • 合宪性解释在我国法院的实践
  • 言论的两种类型及其边界
  • 公共对话外的言论与表达
  • 将监察体制改革全程纳入法治轨道之方略
  • 信访纳入宪法监督体制的证成与路径
  • 行政法学精要摘编
  • 论行政行为“明显不当”
  • 行政法上的不确定法律概念
  • 论政府规制中的第三方审核
  • 行政规范性文件司法审查权的实效性考察
  • 复议机关共同被告制度之检视
  • 我国集体土地征收制度的构建
  • 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保护的路径重构
  • 专车拼车管制新探
  • 民法学精要摘编
  • 赌博的法律规制
  • 论互联网立法的重点问题
  • 实体法与程序法相辅相成
  • 土地承包经营权继承机制及其阐释辨证
  • 论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的管理权能
  • 民法法典化运动中的知识产权法
  • 民法总则应当规定或有期间制度
  • 民事证明责任分配之解释基准
  • 买卖合同之规定准用于其他有偿合同
  • 《婚姻法》第四十六条实证分析
  • 论环境享有权作为环境法上权利的核心构造
  • 在线纠纷解决机制与我国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的衔接
  • 商法经济法学精要摘编
  • 转售价格维持的本土化探析:理论冲突、执法异化与路径选择
  • 场外配资纠纷处理的司法进路与突破
  • 互联网金融监管理论争议的方法论考察
  • 独立担保的商事法理构造
  • 税法续造与税收法定主义的实现机制
  • 民事诉讼法学精要摘编
  •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基本理论思考
  • 论我国民事检察权的运行方式与功能承担
  • 民事审判权与执行权的分离研究
  • 民法典与民事诉讼法的连接与统合
  • 刑法学精要摘编
  • 刑法体系的合宪性调控
  • 刑法中的“财物价值”与“财产性利益”
  • 义务犯理论的反思与批判
  • 累犯从严量刑适用实证研究
  • 论责任过失
  • 贪污受贿犯罪的法定刑应当区分
  • 醉驾入刑五年来的效果、问题与对策
  • 网络服务提供者的刑法责任比较研究
  • 刑事诉讼法学精要摘编
  • 法院改革的中国经验
  • 审判委员会运行状况的实证研究
  • 刑事司法实证研究:以数据及其运用为中心的探讨
  • 我国刑事诉讼制度持续发展因子探析
  • 从实体问责到程序之治
  • 米兰达规则五十周年的纪念与省思
  • 刑事证据规则立法建议报告
  • 寻求有效取证与保障权利的平衡
  • 国际法学精要摘编
  • 论作为“依法治国”之“法”的中国对外关系法
  • “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国际经贸规则之重构
  • 网络空间主权的治理模式及其制度构建
  • 论混合型海洋争端的管辖权问题
  • 大国司法:中国国际民事诉讼制度之重构
  • 论文提要
  • 法理学论文提要
  • “中国问题”及其法学辨析
  • “法治中国”命题的理论逻辑及其展开
  • 法治评估的实践反思与理论建构
  • 论严格司法
  • 基于规则与事实的司法哲学范畴
  • 契约司法:一种可能的基层审判制度塑造
  • 反思指导性案例的援引方式
  • 公权与私权共治的法律机制
  • 法院对上下位法冲突处理规则的适用及其限度
  • 所指确定与法律解释
  • 法史学论文提要
  • 中国古代国家形态的变迁和成文法律形成的社会基础
  • 西周邦国的法秩序构建:以新出金文为中心
  • 从“违令罪”看唐代律令关系
  • 清代刑部官员的法律素养
  • “杀一家多人”例与清代服制立法的扩张
  • 乾坤挪移玄机深
  • 晚清时期梁启超宪法思想中的“人民程度”问题
  • 民国时期公务员惩戒委员会体制研究
  • 宪法学论文提要
  • 宪法上的尊严理论及其体系化
  • 国家所有的法律表达及其解释
  • 八二宪法土地条款:一个原旨主义的解释
  • 中国宪法委员会制度初论
  • 论基本权利滥用的认定标准
  • 建构以权利救济为核心的宪法实施制度
  • 合宪性审查中的立法事实认定
  • 对我国《立法法》修改后若干疑难问题的诠释与回应
  • 在宪法框架内设定住宅用地使用权续期方案
  • 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衔接和协调的基准与路径
  • 行政法学论文提要
  • 行政决策的多元困局及其立法应对
  • 公众参与在行政决策生成中的角色重考
  • 论行政裁量理由的说明
  • 论行政合作契约的法律属性及其法制化进路
  • 法律被“被虚置化”:以行政许可法为分析对象
  • 功能主义视阈下的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
  • “以罚代管”行政执法方式生成的制度机理研究
  • 行政强制之禁止研究
  • 财产权限制的行政补偿标准
  • 互联网分享经济对行政规制的挑战与应对
  • “滥诉”之辩:信息公开的制度异化及其矫正
  • 德国个人信息立法的历史分析及最新发展
  • 环境规制的反身法路向
  • 食品安全治理中的声誉异化及其法律规制
  • 民法学论文提要
  • 民法基本原则:理论反思与法典表达
  • 论遗体在民法教义学中的地位
  • 体系化视角下意定代理权的来源
  • 代理部分立法的基本理念和重要制度
  • 《合同法》第52条第5项评注
  • 数据的法律属性及其民法定位
  • 承包土地的经营权抵押规则之构建
  • 民事责任体系与无过错补偿计划的互动
  • 论作为法人的商业信托
  • 网络虚拟财产物权定位的证立
  • 论信义法的基本范畴及其在我国民法典中的引入
  • 基因技术发展背景下的不知情权研究
  • 信息网络传播行为的认定
  • 职务发明奖酬管制的理论困境与现实出路
  •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法律制度的检视与重构
  • 绿色发展理念与环境立法创新
  • 我国环境法学研究中的路径依赖及其克服
  • 我国电子签名框架性效力规则的不足与完善
  • 商法经济法学论文提要
  • 公司资本的核心概念疏证
  • 公司解散纠纷的司法实践和裁判规则改进
  • 股东优先购买权与间接收购的利益衡量
  • 软预算约束视角下破产清算程序之反思及重构
  • 合作社商人化的共生结构
  • 反不正当竞争法一般条款的司法适用模式
  • 对证监会执法强度的实证分析
  • 财政补助社会保险的法学透析:以二元分立为视角
  • 人寿保险不丧失价值选择制度之构建
  • 用人单位惩戒权的法理基础与法律规制
  • 民事诉讼法学论文提要
  • 诉讼实施权配置的基本范畴研究
  • 我国诉前行为保全申请的实践难题:成因与出路
  • 立案形式审查中的事实主张具体化
  • 论民事诉讼中当事人恒定原则的适用
  • 我国民事证明责任分配理论重述
  • 既判力相对性原则在我国制度化的现状与障碍
  • 我国民事诉讼中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之重构
  • 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的诉讼分流
  • “粗疏送达”:透视中国民事司法缺陷的一个样本
  • 刑法学论文提要
  • 法条竞合与想象竞合的区分
  • 刑法明确性原则的恪守程度
  • 风险社会视野下刑法扩张的宪法态度
  • 论财产犯的主观目的
  • 我国受贿罪量刑地区差异问题实证研究
  • 法治语境下极端主义犯罪治理定量研究
  • 我国反恐刑事立法的检讨与完善
  • 从因果支配走向客观归责
  • 规范化量刑方法构建基础之检讨
  • 加重构成与量刑规则的实质区分
  • 论间接结果的刑罚扩张功能及其限制
  • 善终、凶死与杀人偿命
  • 从宪法视角探讨死刑制度的存废
  • 大数据时代数据犯罪的类型化与制裁思路
  • 互联网金融平台的刑事风险及责任边界
  • 刑民交错案件的类型判断与程序创新
  • 刑事诉讼法学论文提要
  • 以审判为中心:当代中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基点
  • 新间接审理主义
  • 刑事程序比例构造方法论探析
  • 论印证与心证之融合
  • “疑罪从无”判决的再审
  • 何以“内卷化”:我国警察权控制格局的审视
  • 腐败犯罪缺席审判制度之构建
  • 调查性反恐拘留比较研究与ICCPR分析及对我国之启示
  • 审查逮捕社会危险性评估量化模型的原理与建构
  • 死因调查制度的问题与重构
  • 刑事隐蔽性证据规则研究
  • 证据概念否定论
  • 刑事电子搜查程序规范之研究
  • 公共场所监控视频的刑事证据能力问题
  • 国际法学论文提要
  • 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原理与路径
  • 国际司法的中国立场
  • “南海仲裁案”后续法律应对的关键问题研究
  • 论国际刑法对后冷战国际法律秩序的影响
  • 国家在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方面的域外义务
  •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经济治理体系与二十国集团
  • 论《中国加入WTO议定书》第15条“自动终止条款”的法律效应
  • 贸易区域化中知识产权边境执法措施新问题及其应对
  •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制的革新
  • 国际私法之准据法性质认识的发展
  • 再论海牙《民商事管辖权和外国判决的承认与执行公约》草案及中国的考量
  • 国际性仲裁协议的准据法确定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