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7.8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82千字
字数
2019-08-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全面讲述策划、部署、战前准备、作战经过及战争进程影响,了解在东部战线作战过程中的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
内容简介
库尔斯克战役是苏德战争的分水岭。战役之前德军掌握有限的战略主动权,能够自主选择发动战略进攻的时间和地点;战役之后,德军完全丧失了战略主动权并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苏联红军从这里开始了收复国土的大规模进攻。库尔斯克会战同时也被视为东部战线的又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关键转折点。本书对整个战役展开了详细的叙述,对于军事读者有比较高的资料的价值。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 惨烈的东线战场
- 让全世界屏息凝神的“巴巴罗萨”
- 斯大林的误判
- 德军的全线突破
- 摇摆不定的主攻方向
- 铩羽而归的台风
- 最血腥的城市争夺战
- 苏军开始反攻了
- 曼施坦因的回马枪
- 形成了一个大突出部
- 第二章 德军的“堡垒”计划
- 库尔斯克成了焦点
- 曼施坦因的正向和反向两项计划
- 德国高层的反对之声
- “堡垒”计划还是出台了
- 德军的战前准备
- 第三章 严阵以待的苏军
- 苏军已经今非昔比
- 锁定库尔斯克是目标
- 苏军同样也有两种意见之争
- 苏军的作战计划
- 构筑攻不破的堡垒
- 第四章 空中的殊死搏杀
- 最重要的是制空权
- 双方都调集了精兵强将
- 第一次空中战役
- 第二次空中战役
- 库尔斯克大空战
- 第五章 大战来临前夕
- 千里之外的蝴蝶效应
- 延期延期,再延期
- 朱可夫的报告
- 如何突破大纵深防御
- 一天之内要突破两道防线
- 重点恢复装甲部队战斗力
- 兵不厌诈的欺骗
- 并不平静的战役前夜
- 第六章 德军在北线的攻势
- 希特勒不可违背的意志
- 暴风雨终于要来了
- 先发制人的炮火反准备
- 第一天的激战
- 苏军以攻对攻
- 战事进入白热化
- 莫德尔的最后努力
- 进攻最后还是停顿了
- 转折点已经来临
- 第七章 德军在南线的攻势
- 南线是德军的主攻方向
- 第48装甲军的第一天
- 战果最大的党卫军第2装甲军
- 拖后腿的肯普夫战役集群
- 瓦杜丁调兵遣将
- 7月6日,最危急的一天
- 7月7日,德军的攻势渐趋停顿
- 7月8日,党卫军装甲军转向了
- 7月9日,最关键的一天
- 第八章 普罗霍罗夫卡坦克战
- 曼施坦因和霍特的矛盾
- 党卫军装甲军的进攻
- 7月10日,坦克大战的序幕
- 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
- 霍特还是很乐观的
- 7月11日,大风暴的前夜
- 别列佐夫卡村战斗
- 第6装甲师的大胆夜袭
- 瓦杜丁的大反攻计划
- 中央主战场
- 南翼战场
- 北翼战场
- 西部战场
- 最南翼战场
- 最艰难的一天
- 最后的努力——“罗兰”行动
- 坦克大决战难道只是个神话
- 第九章 苏军开始反攻了
- 为了救援意大利
- 早就出台的反攻计划
- “库图佐夫”行动
- 朱可夫制定的反攻计划
- “鲁缅采夫”行动
- 高歌猛进中隐藏的危机
- 第十章 这就是结束的开始
- 曼施坦因又杀了个回马枪
- 德军的最后一搏
- 收复哈尔科夫
- 曼施坦因的谢幕
- 突破德军的“东方壁垒”
- 库尔斯克会战,这就是结束的开始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成立于1982年9月,为社科类综合性出版社。本社以 “严肃的思想,典雅的学术”为出版己任,致力于为广大读者提供优良的精神产品。 出版范围包括政治、经济、法律、哲学、史学、文学、教育、心理等各类图书,以及工具书、地方志(含年鉴)等。设有历史、经济法律、文化文学、心理教育、社科人文智库和教辅六个编辑室,在长期的出版实践中,形成了高端学术著作、世界历史文化、心理学、方志等出版特色。我社曾多次荣获国家和上海市的各类图书奖项。 此外,被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的推荐申报出版机构,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在图书市场也有一定的品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