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选取十七种报刊作为个案,比较系统地考察了1949年之后中国大陆文学报刊与文学生产的深度关联。

内容简介

本书借以讨论当代文学是在怎样的“多种文化成分、力量互相渗透、摩擦、调整、转换、冲突”的过程中发生和发展的。

本书的细致考订显示,不同来源的“老解放区文艺”以及自由主义、国统区左翼、鸳蝴传统、民间通俗文艺、学界往往希望“滤除”的人事纠葛等各类彼此异质的“文学成分”,都参与了此种竞争,并有意识地利用报刊资源争夺文坛正宗地位、控制生存和发展空间、通过建构“正确的”文学“知识”重新配置文学利益。

可以说,广泛扎实的一手史料,“台前”“幕后”的细微考辨,与宏观文学史问题的紧密勾连,尤其是博弈论视角的运用,使本书明显显示出了摆脱“官方”“民间”、“主流”“异端”之二元对立思维的努力,代表了当前1950—1970年代文学研究中一种较具探索性的路径与取向。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当代文学报刊研究的方法论反思
  • 第1章 《文艺生活》(1950.1—1950.6)
  • 《文艺生活》的复刊、新生与停刊
  • 第2章 《小说》月刊(1948.7—1952.1)
  • 《小说》月刊的复刊、停刊及其他
  • 第3章 《天津日报》“文艺周刊”(1949.3—)
  • “老解放区文艺”的新风格——兼议布衣孙犁的办刊之道
  • 第4章 《文艺报》(1949.10—1966.5)
  • “有力”人物的“争夺战”——《文艺报》人事纠葛及编辑理念之演变
  • “新英雄人物讨论”的前前后后——《文艺报》与当代文学“竞争的信息”
  • “新的人民的文艺”意味着什么?——《文艺报》与当代文学的形成
  • 第5章 《大众诗歌》(1950.1—1950.12)
  • 同人刊物的大众化转换——从《诗号角》到《大众诗歌》
  • 第6章 《说说唱唱》(1950.1—1955.3)
  • 赵树理与《说说唱唱》杂志的始终——兼谈旧文艺现代化的途径与可能
  • 王亚平与《说说唱唱》的改版及停刊
  • 第7章 《文艺》月刊(1950.1—1951.12)
  • “列宁的文艺原则”是否可以“坚持”?——南京《文艺》月刊的创刊与停刊
  • 第8章 《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1950.2—1951.11)
  • “新现实主义”和文艺界的“华东系统”——1950—1951年间的《光明日报》“文学评论”双周刊
  • “文学评论”双周刊与《文艺报》的是是非非
  • 第9章 《新观察》(1950.7—1960.7)
  • 一份杂志和一种文体——《新观察》与“杂文的复活”
  • 第10章 《文艺月报》(1953.1—1959.10)
  • 胡风派与《文艺月报》的始终
  • 《文艺月报》的内部问题及其停刊
  • 第11章 《文艺学习》(1954.3—1957.12)
  • 塑造“人民”的可能与限度——论《文艺学习》与当代文学读者的复杂关系
  • 第12章 《光明日报》“文艺生活”周刊(1954.4—1957.4)
  • 召唤知识分子的文学空间——“文艺生活”周刊与当代文学的版图重构
  • 重建文学批评的美学分析
  • “文艺生活”周刊的新诗、旧诗论辩
  • 第13章 《文汇报》“笔会”副刊(1956.10.1—)
  • “盛世遗民”与文人文章
  • 文学的“对台戏”如何开唱?——论《文汇报》“笔会”副刊的文艺批评
  • “笔会”副刊的“杂文复兴”论争
  • 第14章 《诗刊》(1957.1—1964.12)
  • 臧克家与《诗刊》的“同人刊物”问题
  • 《诗刊》与新诗“传统”的重塑
  • 第15章 《星星》(1957.1—1960.10)
  • “《星星》诗案”与《星星》诗刊
  • 从“诗歌下放”到“新诗的道路”——《星星》诗刊1958—1959年的新诗大辩论
  • 第16章 《收获》(1957.7—1960.10,1964.1—1966.5)
  • “同人刊物”是怎样生存的——论《收获》杂志之于当代文学的启示价值
  • 第17章 《朝霞》(1974.1—1976.9)
  • 《朝霞》与上海市委写作组关系考
  • 怎样克服“无产阶级文艺”的焦虑?——《朝霞》杂志与社会主义文学的危机应对
  • 结论 文学报刊与当代文学之关系
  • 当代文学报刊的“四重面孔”
  • 报刊体制与当代文学的发生及展开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