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8.2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0千字
字数
2019-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用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的语言,为你全面讲述关于印尼这个国家。
内容简介
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群岛国家,由13,500座岛屿组成,住着360个族群,说着719种语言。它不仅拥有丰富的天然资源,也是一个有着无与伦比的文化多样性与异质性的国家。印尼长年饱受殖民剥削与冲突战争蹂躏,拥有复杂的殖民经验与艰辛的现代化历程,加上其地理特征所导致的多种族、多语言、多宗教的特性,要理解它殊为困难。伊丽莎白·皮萨尼曾先后以驻外记者和艾滋病流行病学家的身份周游印尼诸岛,深入观察和理解这个神秘多变、处于现代与传统的奇妙交汇处的国度,并深入剖析印尼近代史、政治制度、种族、宗教认同、僵化官僚体制,以及传统的“黏稠”文化,将游历中所见所闻的零星片段逐渐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印尼画像。
目录
-
版权信息
-
理想国译丛序
-
导读 迂回接近一个几乎不可能存在的国家
-
印尼分区地图
-
前言
-
第一章 不可思议的国度
-
第二章 多元而统一
-
第三章 黏稠的传统文化
-
第四章 来自他乡的居民
-
第五章 天高皇帝远
-
第六章 幸福大家族
-
第七章 大地之母的宠儿
-
第八章 冰上的利润
-
第九章 一页沧桑史
-
第十章 苏门答腊异世界
-
第十一章 族群对立与暴民正义
-
第十二章 你的真主,我的上帝
-
第十三章 爪哇剪影
-
结语 印尼精神
-
印尼省份、省会中英对照表
-
资料来源及延伸阅读
展开全部
印尼这个国家
印尼是个中国应该注意的国家,因为这个世界人口第四的国家(中印美),是东盟最大的国家,随着中国的崛起,东南亚在未来 20 年会是个世界性的经济增长点,早期日本的雁阵策略,让东南亚成为日本真正的后花园,只要看看印尼、马来西亚、泰国和越南满街清一色的日本车就明白对日本的重要性,日韩民族的封闭性只是产品渗透,而不会文化融合,整个东南亚商业还是在众多华商掌握。虽然中国大众对日本和海峡对岸的挑衅有固有的愤怒,但我想领导层的大智慧,不会将战火在自己的院子里燃烧,要打也是在对方的地盘上,回顾一下对渔村如何平爆就应该对南海的和平有信心,现在菲律宾等等各种小事件背后都是美利坚的阳谋,如果南海战火燃烧,美国经济就能腾飞了。说起这本书,我很喜欢西方类似的非虚构写法,如此大国,用概括和总结式的中式写法,再如何也会挂一漏万,有瞎子摸象的问题,但作者很聪明的写个案,见什么写什么,并且写得非常生动,整体读下来读者自然会有自己的认识,也交给读者评判,这方面是中国史学界要学习的。印尼身处热带,传统热带国家的特点是人自然是 “懒撒”,因为天太热,不动才是正确的,而随便播种就能生长,因此才一直停留在 “刀耕火种” 阶段,印尼和马来西亚都是以穆斯林宗教为主的国家,本质上还是谦和的(宗教都是教导与人向善,冲突在于地盘的争夺),所以前提是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宗教信仰和禁忌。近距离了解印尼,会更能理解这些国家要想现代化(工业化)缺少一场革命,阶层化的贫富差距和腐败,没有一场革命不可能根除,也因为落后会是中国年轻人的冒险的乐园,但要注意安全,放低身段,东南亚的排华底层逻辑是当地统治阶级转移矛盾煽动民族情绪,华人的财富和独特性也让本地人眼红。西方作者一直有矛盾心理,看到中国的一带一路慢慢带动南方国家发展,而自身西方殖民几百年给当地人民带来的还是苦难和贫困,但英国盎撒的固定套路是培养殖民代理人(精神上的英国人)买办,高层印尼人讲英语,子女在英美受教育,周末节日去新加坡购物度假。印尼的自然资源比中国强太多了,首先是产油国(据说信奉伊斯兰的都有油),全国油价补贴,棕榈油和丁香等香料,主要的镍、铝和锂矿都有大量的存储,但财富都集中在上层权贵手中,他们对伦敦和巴黎的熟悉,多于对印尼的岛屿的了解,另外印尼原始信奉巫术,很多地区还属于种族部落状态。底层民众依靠宗教安慰和麻痹,雅加达的高楼大厦和贫民窟(铁皮屋)共存,这几年经济稳定,但懂王退群,撤掉承诺的 200 亿美元的能源转型投资,让印尼转向加入金砖集团,最近的关税大战,更是懂王变疯王的表现,40 年前东盟其实是美国越战后组织的反共组织,现在只剩下 “美日菲印澳” 残留地缘对抗。我们应该回想一下 40 年前日韩港台企业到中国的开拓,那时中国的问题不会比印尼少,中国企业走向世界的首战应该是在东盟区域,我们和欧美拼的是能吃苦,不如认认真真去南方国家把我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我赞同吴军老师关于选择大学的优先级,就是优先选择大学所在城市,因为这里可能是自己未来工作和生活的城市,30 年前的留美之路,应该随着世界经济的东升西降,重新调整路线,10 年前有心人就已经开始留美转为留学新加坡,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马来西亚和印尼的大学其实是很优秀的,因为都是英联邦体制,师资和教材和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大学都是相同的,如果是男生,应该去尝试,生活和学费都相对低廉,未来进退都会很自如(如欧美深造也被承认学历,在东南亚就业中企也有庞大的需求)。
左手拿筷 右手拿笔40699136
2023-10-01
是一本需要快速翻阅的书
书籍中提到的内容跟书名标题还是有点差距比较大,作者从边境区域访谈的视野和集结的观点看似是一个比较好的一切入口,内容方面还是偏感觉不是那么中立,虽然结尾处是说它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其实能感知到。有些观点都是偏负面的,如果说要对于一个对印尼感兴趣的读者来讲,以地理位置为切入口的叙事手法,不一定能够带来清晰的认识这个国家,或许能以某种主题,比如说宗教,婚姻,各地的思想差异,政治背景等各方面来进行一个综述,或许读者会更加清晰的了解这个国家,里面有一些太细的东西,其实参考意义并不大
从某些面向了解印度尼西亚
皮萨尼作为记者,作为印尼文化痴迷者,带我们深入了解印度尼西亚的神秘部落,民主政改。直面万岛之国的前世今生,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在传统和现代化边缘碰撞下的印尼人的百态千姿,有看似公平的民主,也有温暖人心的柔情。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