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本册是第13辑。

内容简介

《全球史评论》是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研究中心组稿,专门为全球史研究提供交流平台的学术性论文集。由我国著名世界史专家齐世荣教授和美国世界史学会前主席、《世界历史杂志》(Journal of World History)主编、夏威夷大学历史系教授、国际著名全球史专家杰里·本特利(Jerry H.Bentley)教授担任学术顾问,总主编刘新成。

本书收录国内外学者有关全球史方面的学术论文和相关的学术信息。其内容目前包括“全球史理论与方法”“全球史专题研究”“全球史/世界史教学”“学人评介”“书评”“学术动态”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相关介绍
  • 其他
  • 编委会名单
  • 专稿
  • 战争、阴谋和爱情:区域网络中的埃及与赫梯关系(1350—1207 BCE)
  • 迪佩什·查克拉巴蒂的“地方化欧洲”观念
  • 主题论文
  • 19世纪德国人类学视域中的澳大利亚原住民
  • 跨文化视野下詹姆斯·库克与大洋洲原住民的互动
  • 作为他者的环境——早期殖民者对澳大利亚环境的认知与利用
  • 香料与中世纪西欧人的东方想象
  • 18世纪末英国东方学家对印度形象的建构
  • 战后日本对“他者中国”的认知和想象
  • “礼拜不鞭马”:清末民初国人对英国动物保护的认知及初步实践
  • “高升号事件”中的英国舆论——以《曼彻斯特卫报》为例的分析
  • 他者的言说:美国《纽约时报》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 从清末民初中国时局看1917年俄国革命的地缘政治影响
  • 评论
  • 汉学主义范式的空间结构——以《哈佛中国史》为中心的考察
  • 人类学、世界体系理论与全球史编纂——评《人类学与全球史:从部落到现代世界体系》
  • 宝典抑或废纸?——中世纪埃及与叙利亚社会经济史的文书史料
  • 书评
  • 评詹姆斯·贝里奇、约翰·达尔文等(编)《全球史的前景》
  • 评入江昭《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及太平洋的起源》
  • 评堀田江理《亚洲主义与日本的战争(1931—1945)》
  • 评迈克尔·威利《浪漫的迁徙:地方、国家及跨国的疏离感》
  • 评卡伦·奥赖利《阳光海岸的英国人:跨国身份和地方社群》
  • 评卡蒂亚·安图内斯等(编)《探寻荷兰帝国:代理商、网络和机构(1600—2000)》
  • 评卡尔·布里奇、肯特·费奥多罗维奇《不列颠世界:流散、文化与认同》
  • 评孔飞力《他者中的华人:中国近现代移民史》
  • 评彼得·弗林科潘《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 学术信息
  •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空间、记忆与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跨学科工作坊综述
  • 文明互动视角下的中国—中东欧合作——“第二届中外文明互动学术讨论会”综述
  • Contents and Abstracts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一本杂志一点收获 16 世纪初,西方人便开始使用 “empire” 一词来形容明朝中国,当然,此时西方话语中的 “中华帝国”(Imperio da China)与当时的日耳曼神圣罗马帝国、哈布斯堡帝国性质是一样的,是指皇帝为最高权威的庞大共同体,是在 “帝国 Ⅰ” 的含义上使用的。18 世纪之后,“empire” 的语义在西方的话语当中转向 “帝国 Ⅱ”,中西方的接触愈来愈频繁,西方对中国的描述延续了其作为一个 “帝国” 的习惯认识,此 “帝国” 的概念是模糊的,更多的是对早期 “帝国” 概念的继承。但是,随着汉学日益成熟,汉学界自觉不自觉地使用 “帝国 Ⅱ” 来描述秦至清代的王朝国家,从 “剑桥中国史” 系列到 “哈佛中国史” 系列,从 “中华帝国晚期” 概念的流行到 “新清史” 学术思潮的扩大,复数的 “中华帝国” 的表述早已内化于学科之内,被不假思索地运用。而且,中国学者的自我汉学主义,也让 “秦帝国”“汉帝国”“唐帝国”“宋帝国”“元帝国”“明帝国”“清帝国”“帝制时代” 等等概念和话语进入大众视野。有些汉学家也质疑 “帝国” 概念应用到中国史书写当中是否合适,牟复礼(Frederick W.Mote)认为,把 “皇帝” 翻译成 “emperor” 是不准确的,“emperor” 意味着中国是一个 “empire”,而 “empire” 在西方的语境当中指一个国家通过扩张控制其他国家或者民族,他还指出,至少宋代不是一个 “empire”,因为她的统治范围主要局限在中国文化单元之内,不过他也承认,既然约定俗成,也只好将 “皇帝” 翻译成 “emperor”。也就是说,中国的历代王朝仍然是一个个 “帝国”,而且完全是 “帝国 Ⅱ” 意义上的。新清史的出现使得中国历史的 “帝国” 叙述更加自觉,濮德培(Peter Perdue)的著作《中国西进:大清征服中亚记》(China Marches West: The Qing Conquest of Central Eurasia),将清朝征服准噶尔,置伊犁将军府,蒙古、西藏重新纳入中国版图,等同 16 世纪以来欧洲帝国主义的殖民地扩张。欧立德在《读书》上发表的文章《传统中国是一个帝国吗?》虽然怀疑历史上的中国王朝都是一种帝国形态,但是主张个别王朝是帝国,而且认为 “清帝国” 最具有 “帝国性质”。尽管关于 “帝国” 叙事的争议和讨论在汉学界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但是,《哈佛中国史》的叙述仍然是以 “帝国” 的概念为基础的。事实上,这套丛书的名字翻译为 “哈佛中国史” 漏掉了很多东西,“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 翻译成 “帝国时代中国史” 或者 “中华帝国史” 更为合适,“哈佛中国史” 的译法显然丢掉了 “中国” 作为 “帝国” 的关键性信息。回到《哈佛中国史》的本义,我们会发现,这套丛书暗含了一个宏大叙事,即,中国历史上的 “帝国” 在内外因素互动作用下形成、发展、鼎盛、衰落、解体、重建、转变的历程。在《哈佛中国史》的叙述当中,历代王朝国家符合 “帝国 Ⅱ” 的特征,也就是说,中国历史上的诸王朝是中国人(汉族人)超越中原文化区征服边疆民族而形成的 “帝国”,在 “帝国” 之内,汉族人和其他民族始终处于不平等的境况。由于 “帝国” 或 “中华帝国” 的表述已经成为一种不言自明的东西,所以,《哈佛中国史》的作者没有对 “帝国” 概念进行明确的定义,但是,我们可以通过作者字里行间的表述透视出无处不在的 “帝国” 概念。陆威仪在《秦汉卷》开篇指出了早期的 “中华帝国”——“秦汉帝国” 的若干特征,其中最突出的特征是 “辽阔的疆土及多元的族群”。但是,在整个 “帝国” 分为内部和边疆族群两个明显的区域,秦汉国家对两个区域的政策是不同的,对 “帝国内部地区” 实施 “去军事化” 措施,而对 “国家边境的边缘族群开展军事活动”。随着内部区域去军事化的成功,秦汉国家的兵役 “完全由非汉人族群承担。” 从陆威仪的描述可以看出,“秦汉帝国” 包括几个典型的属性:汉族与非汉人分立;汉族向边疆族群继续进行军事征服活动;屈服于汉族的边疆族群承担兵役的义务,族群间呈现不平等的状态。这符合 “帝国 Ⅱ” 的概念。在我们的认识当中,东晋和南朝国家偏安一隅,称不上 “帝国”,可是陆威仪仍然把他此时的中国王朝称作 “南北朝” 时期的 “诸帝国”,东晋和宋齐梁陈毫无疑问也被他视为 “帝国”。他认为能体现 “南朝诸帝国” 的典型特征是始于东汉末年的北方人口持续大规模南迁,“在汉人稳定占据南方的过程当中,他们清理山坡并排干沼泽以进行农业活动,取代或吸纳当地的民众”。很显然,这是比照近现代历史上欧洲国家在新大陆建立的帝国。欧立德等人虽然质疑中国历代王朝国家是不是帝国,但是却承认清代是最典型的一个帝国。《清代卷》的作者罗威廉也是把清王朝看作一个标标本本的 “帝国”,他在《哈佛中国史》这套丛书里面对 “帝国” 概念的解读着墨最多。罗威廉也认为,清王朝国家和其他近现代史上的帝国一样,“在广大范围内实行集权管理的能力、精心经营的多元族群共存于超越国家边界,以及同样重要的侵略性的空间扩张”。罗氏还提到一点,中国将自己的制度文化推广到新疆、蒙古、西藏、云贵高原、台湾等地的措施与欧洲人在殖民地实行 “文明使命” 措施并无不同之处。但是,罗威廉却认为 “清帝国” 与中国历代 “帝国” 在性质上有所不同,他说:“(清帝国)在扩展‘中国’的地理范围,将蒙古、女真、西藏、内亚穆斯林与其他非汉族,整合成一种新形态、超越性的整体上,取得惊人的成功。” 在他看来,清王朝征服大片面积的非汉人地区,领土面积是明朝的一倍多,并创立一些机构和制度来整合汉人和非汉人地区,这是与汉族人建立一系列 “帝国” 不同的地方。清代统治族群满族人建立的机构和制度包括专门负责处理新征服地区的理藩院。有意思的是,罗威廉将理藩院翻译成 “殖民事务法庭”,也表明清代的扩张与欧洲帝国的扩张相同,是殖民主义活动。罗威廉多处使用 “殖民主义” 的概念,和使用 “帝国” 概念一样,从不反思这一 “概念” 的应用是否合理,说明它也是一个 “不言而喻” 的概念,已经内在于汉学的深层结构当中。不过,明代卷作者卜正民还是对 “殖民主义” 做了一下解释,他说:“有明一代,乃至入清以后,通过不断移民开垦和设立行政机构,汉族势力有条不紊地侵入西南 —— 这是一个大范围内‘吸收、取代、消灭’的进程,用人类学家詹姆斯・斯科特的说法是‘内部殖民主义’。” 卜正民所说的 “内部殖民主义” 是指明清的 “改土归流” 政策和北方居民向云贵地区的移民。“殖民主义” 概念在明清史领域里的应用更加明确了明清两朝是建立征服和殖民活动之上的 “帝国” 内涵。可以看出,《哈佛中国史》的几位作者所使用的 “帝国” 概念完全是在 “帝国 Ⅱ” 的意义上使用的。在他们看来,中国历代王朝国家具有汉族和非汉族对立的 “帝国” 结构。现在我们再回到欧立德的问题上,传统中国是不是 “帝国”?换句话说,历代王朝国家是否始终存在汉族人和非汉族人清晰的族群边界,并基于族群的边界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不平等性。葛兆光教授也曾探讨过这样的问题,针对汉学家提出的关于 “帝国”“殖民”“汉化” 的争论,他认为,这三个概念应用到中国历史一半是对的,一半是错的。事实上,这种各打三十大板的策略没有解决问题。不过,葛教授部分否定 “内部殖民主义” 的论述是有道理的,他举 “改土归流” 为例,认为 “改土归流” 是将内地和边疆统一化的措施,这与欧洲殖民帝国为了维护不平等的帝国秩序刻意建构宗主国和殖民地的差异性是有本质区别的。事实上,在农业时代,云贵地区山川沟壑,交通不便,土地贫瘠,当地居民赋税有限,治理此地对中央政府来说是个负担。民国时期编撰的《贵州通志》提道:“全省田赋收入不及中土一大县。黔疆贫瘠,故养兵之费取给邻省。” 因此,中央政府对云贵地区管辖的深化并不意味着制造了边疆与内地经济地位的不平等。所以说,“帝国”“殖民” 这些适合西方历史书写的概念应用到中国史书写当中面临着被滥用的问题。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