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8千字
字数
2025-04-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谢冕先生对百年中国文学发展综合思考的集汇。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论中国当代文学”“中国文学的新时期”“‘后新时期’与文化转型”“世纪末的回望与前瞻”等几个部分,构想了“百年中国文学”这一文学整体观,史论兼具、语言诗意,既有对文学作品和文学思潮的探寻,又有对宏观社会环境、时代背景的精到分析。本书曾获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优秀成果奖,因其思考的深入性与前瞻性而受到瞩目。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 序
- 中国文学的历史命运
- 一 百年中国的忧患与梦想
- 二 中国悲剧文化的特殊时空
- 三 近代思想文化革命的宏阔背景
- 四 作为基本触媒的世纪末忧患
- 五 从思想革命到工具革命
- 六 现代文明的盗火者
- 七 民主精神与包容性
- 八 历史的倾斜与歧变
- 九 中国文学“两面人”的品质
- 十 纠正失衡的代价
- 论中国当代文学
- 一 置身于特殊的人文环境中
- 二 时代颂歌与民族悲歌
- 三 功利性与目的迁移
- 四 代言者与文学个人主义
- 五 运动的文学与文学的运动
- 中国文学的新时期
- 导论: 文学思潮的历史投射
- 一 历史倾斜与文学异化
- 二 巨大的标准化工程
- 三 文化性格的悲剧性
- 四 失常时代及其解体
- 五 人性
- 六 疏离化:秩序的反抗
- 七 从现代更新到多向寻求
- 八 潘多拉魔盒的开启
- 九 结构的错动
- 十 没有主潮的文学时代
- 十一 不作宣告的革命
- 附: 文坛就是竞技场
- “后新时期”与文化转型
- 一 社会发展与中国新文学
- 二 新时期文学的概念溯源
- 三 新时期文学的特质及其终结
- 四 后新时期文学:商业社会的文学形态
- 五 世纪末情绪与“90年代文学”
- 六 后新时期文学的特征与品质
- 世纪末的回望与前瞻
- 一 回望百年文学
- 二 秩序的重构
- 三 从文学中国到中国文学
- 四 参与世界的中国文学
- 五 世纪之交的文学转型
- 六 百年反思与文学期待
- 七 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文学
- 八 无法拒绝的隐忧
- 九 理想的召唤
- 附录一 文学的纪念(1949—1999)
- 附录二 新文学一百年
- 第一版后记
- 与世纪共命运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