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与地球科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57千字
字数
2012-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佛学与哲学研究进展的评论,记录历史与治学体会。
内容简介
《方立天文集·第10卷:杂著》内容共有五部分:“序言、前言和创刊词”和“书评”,主要是为20世纪90年代以来部分中国佛教与中国哲学论著所作的序言和评论,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佛学和中国哲学学术研究的进展。《方立天文集·第10卷:杂著》中“追念前贤”部分记录了几位老师对作者的教育、扶持和恩德。作者方立天五十多年来的治学体会,则汇集在书中的“治学”部分。另有十多篇文章,因不易归属,故列入最后一部分“其他”之中。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序言、前言和创刊词
- 《禅者的思索》序
- 《超凡世界》序
- 《佛藏辑要》序
- “佛门大师评传丛书”总序
- 《佛教与儒、道的冲突与融合——以汉魏两晋时期为中心》序
- 《宗教人生哲学思想研究》序
- “禅学三书”序言
- “名人与佛禅”三书总序
- 《中国佛教简史》前言
- 《近现代居士佛学研究》序
- 《中国传统孝道的历史考察》序
- 《此心安处是吾乡》序
- 《大悲观世音菩萨》序
- 《曹溪禅研究》(三)序
- 《明代大慈法王研究》序
- 《天台判教论》序
- 《世界佛教报》创刊词
- 《方立天文集》(6卷本)序
- 《湛然研究——以唐代天台宗中兴问题为线索》序
- 《禅和之声——“禅宗优秀文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序
- 《佛教戒律与中国社会》序
- 《赵州录校注集评》序
- 《现代性与中国宗教》序
- 《虚云和尚全集》序
- 《华严判教论》序
- 《河西佛教史》序
- 《〈俱舍论〉业思想研究》序
- 《〈安乐集〉注绎》序
- 《宋代高僧墨迹研究》序
- 《说一切有部之禅定论研究》序
- 母校,我向您致敬——《永康中学校史》序
- 书评
- 读《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
- 对中国佛教思想的研究和批判——《汉—唐中国佛教思想论集》评价
- 文贵深沉——再评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
- 良好的开端——介绍《中国哲学史研究》创刊号
- 第一部中国哲学范畴史——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评述
- 一部富有学术生命力的著作——再评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
- 深刻的反思 科学的总结——评《中国文化论争》
- 一部富有开创性的力作——江灿腾《台湾佛教百年史之研究(1895—1995)》
- 祝贺《藏外佛教文献》第一辑出版
- 谈《张岱年全集》
- 认真研究中国道教文化——《中国道教史》笔谈
- 宗教美学的新开拓——评潘显一《大美不言:道教美学思想范畴论》
- 提高国民素质 增强审美意识——在大型画册《传世画藏》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
- 禅宗思想、哲学、诗歌研究的可喜成果——评介吴言生博士的“禅学三书”
- 中国宗教政策系统研究的新成果——评《中国共产党的宗教政策研究》一书
- 新拓展 新突破——评《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研究》
- 盛世修藏 利在千秋——2011年12月16日在人民大会堂“《子藏》首批成果发布会”上的发言
- 追念前贤
- 石峻与中国哲学研究
- 感念石公 感恩石公——石峻教授追忆
- 深切怀念周叔迦先生
- 一代觉者 百世师范——深切悼念赵朴老
- 学习赵朴老总揽全局开拓创新的卓越品格
- 哲人其萎 功业长存——深切悼念张岱年先生
- 说不尽的感激 说不尽的追念——缅怀恩师张岱年先生
- 重视佛教文化建设——真禅长老的精神遗产
- 他是中印文化交流的使者
- 任公季老,感同身受
- 任先生是我学术上的导师和榜样
- 斯文犹在 风范长存——缅怀任继愈先生
- 治学
- 把握自我,勤奋开拓——治学漫谈
- 我的佛教研究
- 跬步记述
- 我和中国佛学及哲学研究
- 我和中国佛学研究
- 我与中国佛学
- 兼具宏观与微观的佛学研究
- 扶掖 鼓舞 推动——我与中华书局的书缘
- 治学以勤奋为要
- 从中国哲学的层面研究中国佛教哲学
- 方立天教授访谈录
- 我与人大图书馆
- 我与《中国社会科学》的殊胜文缘
- 我的治学之路
- 方立天自述
- 其他
- 发挥中坚和桥梁作用——在民盟中央召开的中年知识分子座谈会上的发言
- 历史的回响——评“太虚诞辰一百周年国际会议”
- 北大魂
- 今年好,明年更好
- “元神不灭论”:愚弄人的邪说
- 宣扬“世界末日”就是反人类
- 两岸禅学研讨会感言
- 继承学脉,发展学统
- 繁荣哲学,昌盛国运
- 承继传统 开创历史——在中国人民大学70周年校庆大会上的发言
- 发扬学术精神,发展佛教文化
- 人生就是缘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