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疏解《庄子》文义,解读《庄子》思想。

内容简介

本书以讲章形式解庄,分为前篇、正篇、后篇。

前篇论述有关《庄子》及庄子哲学的基本认识,总括心得,使见纲领,得其体要;

正篇节选《庄子》原文,从内七篇兼外杂两篇中选取理趣相融、理路贯通的段落为注解对象,疏解字义,讲解文义,提拎概念,剖析理路,逐层设问,阐发己见,在论述中以中西哲学的综合素养为根基,以庄子哲学的基本问题(认识论、形神关系、名实之辨、自然、有无、贵求真等)为视角,辨析庄子哲学精义,阐发庄子哲学的精神旨趣,在解庄上融注译、解读、研究为一体;

后篇主要是作者在讲解庄子的课程中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与学生的往来问答。这些问答进一步对庄子哲学的概念和问题做了深入浅出的论述,读来贴切受用。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前篇
  • 第1节 我们对于道家哲学的基本认识
  • 一、吾国思想文化无忝于人而弥足可珍
  • 二、儒道两家同有造于吾人而道家为形上学之先
  • 三、道家本于天道而不计人情,兼论概念之于哲学
  • 四、儒、道同以道德为极至
  • 第2节 我们对庄子及《庄》书之基本了解
  • 一、我们对庄子生平及精神的了解
  • 二、对《庄子》一书的基本了解
  • 第3节 约言
  • 一、今日宜读庄。
  • 二、庄学为理性之学,攸关于人类之命运,吾人当问道于庄。
  • 三、道家之学为独立之系统,庄子之学与老子有异。
  • 四、老庄之学非逃世苟全之学,尤非权谲数术之略,与田园理想有辨,其意犹在尊道进德,为圣人之学。
  • 五、庄子之书不可不用精读,且不必一时贪多,要在滋味日腴,意思亲切。
  • 六、吾人读庄,当即文求道,不可割裂,或者玩文,或者抽理,皆非通学。
  • 七、吾人习庄,当重反身。
  • 八、庄子不易读。
  • 九、庄子之学虽至于神秘而皆起于平常。
  • 十、庄学贵尚自然。
  • 十一、庄学贵求真。
  • 十二、庄学贵全生。
  • 十三、读《庄》不可取俗本,当从经典注解本。
  • 十四、基本的几种参考书。
  • 十五、读《庄》须反复诵绎原文。
  • 十六、读《庄》宜节节鱼贯而读,不宜凌乱翻读。
  • 十七、读《庄》须先俯身求知其意,不宜急于作批评、任心取舍。
  • 十八、读《庄》虽以义理为归,而众妙并宜俱赏。
  • 十九、读《庄》应从无生机处读出无限生机。
  • 二十、读《庄子》书,应由易会难。
  • 二十一、读庄子之忌一:就一章一节,须先通本义,本义既明,而后辗转及其引申之义,不可漫为牵引。
  • 二十二、读庄子之忌二:寓言则当作寓言读,寓言之指示在人不在物,不可泥物而迷人。
  • 二十三、读庄之忌三:逍遥与齐物有层次之分,初学不可搅作一炉,性分思想不可泛滥为说。
  • 二十四、读庄之忌四:吾人习庄,不当徒作见破之语,而尤当论所见到。
  • 二十五、读《庄》,于文义之发,有多少、精粗,正歧(本末)、轻重、早迟、表里、偏全、主辅之权衡。
  • 二十六、《庄》书之文,意有虚实,有不得于文,无害于意者。
  • 二十七、有古名言与今名言之差别,有旧义理与新义理之差别,吾人所不惬者非理而为名言。
  • 二十八、哲学所不可废之义在物表之上,庄子哲学在求“适己之适”。
  • 二十九、读庄子,宜识其文不徒为言理,亦具教法。
  • 三十、大家读书要勤勉而有恒,不论何经典,皆须如此。
  • 三十一、吾人读《庄》,须文理相贯,乃得其妙。
  • 三十二、本书之写法,在因文法以阐义理。
  • 三十三、本书之语言,自我所出,不准则于当世之规范。
  • 三十四、本书所释道理。
  • 三十五、读《庄》须辨其理境与实境,理境无穷,实境有限,当求身心之不断调适。
  • 三十六、习庄者,必有见于大。
  • 三十七、本书之作,欲学问返于素朴。
  • 三十八、本书《庄》《老》之文所用版本。
  • 正篇
  • 第4节 《逍遥游》选读(一):北冥有鱼章
  • 一、鲲、鹏之形象
  • 二、鲲之化鹏
  • 三、“《齐谐》者”至“而后乃今将图南”一段
  • 四、“蜩与学鸠”一段
  • 五、“小知不及大知”一段
  • 六、“穷发之北”一段
  • 七、“故夫知效一官”一段
  • 第5节 《逍遥游》选读(二):大瓠大樗章
  • 一、“大瓠之种”
  • 二、“拙于用大”
  • 三、“有蓬之心”
  • 四、“吾有大树,人谓之樗”一段
  • 五、“子独不见狸狌”一段
  • 六、“今子有大树”一段
  • 七、结言
  • 第6节 《齐物论》选读(一):南郭隐机章
  • 一、“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一段
  • 二、“大块噫气”一段
  • 三、“地籁则众窍是已”一段
  • 第7节 《齐物论》选读(二):以指喻指章
  • 一、“以指喻指之非指”一段
  • 二、“可乎可”一段
  • 三、“举莛与楹”一段
  • 四、“劳神明为一”一段
  • 第8节 《齐物论》选读(三):古人知至章
  • 一、“古之人”一段
  • 二、“果且有成与亏”一段
  • 三、“唯其好之也”一段
  • 四、“是故滑疑之耀”一段
  • 第9节 《齐物论》选读(四):物所同是章
  • 一、“啮缺问乎王倪”一段
  • 二、“且吾尝试问乎女”一段
  • 三、“啮缺曰”一段
  • 第10节 《齐物论》选读(五):庄周梦蝶章
  • 一、“昔者庄周梦为胡蝶”一段
  • 二、“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一段
  • 第11节 《养生主》选读:庖丁解牛章
  • 一、“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一段
  • 二、“技盖至此乎”一段
  • 三、“始臣之解牛之时”一段
  • 四、“良庖岁更刀”一段
  • 五、“每至于族”一段
  • 六、“吾闻庖丁之言”一段
  • 第12节 《德充符》选读:申徒嘉章
  • 一、“申徒嘉,兀者也”一段
  • 二、“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一段
  • 三、“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一段
  • 第13节 《大宗师》选读:四子莫逆章
  • 一、“孰能以无为首”一段
  • 二、“俄而子舆有病”一段
  • 三、“女恶之乎”一段
  • 四、“俄而子来有病”一段
  • 五、“父母于子”一段
  • 第14节 《秋水》选读(一):埳井之蛙章
  • 一、“公孙龙问于魏牟”一段
  • 二、“公子牟隐机大息”一段
  • 三、“东海之鳖左足未入”一段
  • 四、“且夫知不知是非之竟”一段
  • 五、“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一段
  • 第15节 《秋水》选读(二):夔怜蚿章
  • 一、“夔怜蚿”一段
  • 二、“蚿谓蛇”一段
  • 三、“蛇谓风”一段
  • 第16节 《田子方》选读:鲁少儒章
  • 一、“鲁多儒士,少为先生方者”
  • 二、“鲁少儒”
  • 三、“为其服者,未必知其道也”
  • 四、“儒服而立乎公门”
  • 五、名实之间
  • 六、“以鲁国而儒者一人耳”
  • 第17节 《天运》选读:商太宰问仁章
  • 一、“商大宰荡问仁于庄子”一段
  • 二、“请问至仁”一段
  • 三、“以敬孝易”一段
  • 四、“夫德遗尧舜而不为也”一段
  • 第18节 《在宥》选读:云将东游章
  • 一、“云将东游”一段
  • 二、“朕愿有问”一段
  • 三、“又三年”一段
  • 四、“吾遇天难”一段
  • 第19节 《天地》选读:今以天下惑章
  • 一、“孝子不谀其亲”一段
  • 二、“谓己道人”一段
  • 三、“知其愚者,非大愚也”一段
  • 四、“大声不入于里耳”一段
  • 五、“厉之人”一段
  • 后篇
  • 第20节 释疑(上)
  • 一、答庄子为豁达说
  • 二、答言哲学与科学(一)
  • 三、答言哲学与科学(二)
  • 四、答问成心
  • 五、答问《胠箧》义
  • 第21节 释疑(中)
  • 六、答言玄妙
  • 七、答问至人、神人、圣人为同境界否
  • 八、答言名义互转
  • 九、答习庄重在交流并及自然义
  • 十、答言至乐
  • 十一、答论真知与适己
  • 十二、答言知与意义
  • 第22节 释疑(下)
  • 十三、答问忘情说
  • 十四、答问相濡以沫及齐物
  • 十五、答言志道与死生
  • 十六、答言中国哲学重理念不拘形式
  • 十七、答读庄不宜学古而泥古
  • 十八、勉疫间勿懈读书
  • 十九、答言三籁
  • 二十、答言好庄且须平情于诸子
  • 二十一、答言庄子之学本攸关世道
  • 二十二、答言吾人之意见往往大而无当
  • 二十三、答言道与技
  • 二十四、言读庄非求知而可常为乐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