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共享经济发展模式、经济效率及共治探讨。

内容简介

共享经济依赖城市高密度的人口和互联网技术建立了新型的市场交易模式。本书基于概念和文献总结了当前城市共享平台的发展模式及治理经验,并通过理论模型和数值分析,探讨了这种交易平台的经济效率。由于目前城市共享平台存在过度竞争、资源浪费、安全隐患、不公平竞争等问题,亟须政府、企业、社会的合力共治。通过深度挖掘共享房屋平台和共享出行平台两大行业的治理模式。

本书提出城市共享平台可以利用自身关键技术,实施自我反馈与监督;政府可以利用税收调节、共享空间分配等方式减少共享平台交易的负外部性并促进公平竞争;社区作为城市的基层单位,可以通过实地参与、实时反馈等方式,形成平台自身、政府、社会对城市共享平台的多元协同共治。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思路
  • 1.4 技术路线图
  • 1.5 研究创新点
  • 1.5.1 理论创新
  • 1.5.2 实际应用创新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文献述评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共享经济的内涵
  • 2.1.2 双边市场的内涵
  • 2.1.3 共享经济的双边平台特征
  • 2.1.4 治理与监管、管制的辨析
  • 2.2 共享平台的发展与城市建设
  • 2.2.1 城市典型共享平台的发展模式
  • 2.2.2 共享平台发展对城市建设的作用机制
  • 2.3 共享经济平台的自治理
  • 2.3.1 自治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 2.3.2 共享经济与CPRs理论的逻辑关系
  • 2.4 共享经济平台的政府治理
  • 2.4.1 政府对互联网双边平台的治理
  • 2.4.2 政府对共享经济平台的治理
  • 2.5 小结
  • 第3章 国内外共享平台的发展概况与城市建设
  • 3.1 共享经济平台的发展现状
  • 3.1.1 总体发展概况
  • 3.1.2 城市共享出行平台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3 城市共享住宿平台企业的发展现状
  • 3.1.4 城市共享办公平台企业的发展现状
  • 3.2 共享平台发展对城市建设的影响
  • 3.2.1 共享平台对城市建设的短期影响
  • 3.2.2 共享平台对城市建设的长期影响
  • 3.2.3 共享平台对部分旅游城市建设的作用机制
  • 3.3 城市共享平台的治理问题与挑战
  • 3.3.1 共享平台治理的主要问题
  • 3.3.2 共享平台未来发展的主要挑战
  • 3.4 小结
  • 第4章 共享平台对双边市场效率的影响研究
  • 4.1 共享经济平台与传统双边平台的对比
  • 4.1.1 使用价值的最大化
  • 4.1.2 产权问题
  • 4.1.3 交易成本问题
  • 4.2 共享平台对双边市场效率影响的理论模型
  • 4.2.1 传统双边平台的理论模型——单次交易
  • 4.2.2 共享双边平台的理论模型
  • 4.3 共享平台对双边市场效率影响的数值模拟
  • 4.3.1 两种模式平台收益及交易成本的对比
  • 4.3.2 折旧率和共享次数对交易成本的影响
  • 4.3.3 折旧率和共享次数对平台收益的影响
  • 4.5.4 模拟结果讨论
  • 4.4 行业应用:固定资产设备共享的四象限划分
  • 4.5 小结
  • 本章附录
  • 第5章 国内外城市共享经济平台的政府治理经验
  • 5.1 城市共享平台普遍存在的治理难题
  • 5.2 美国部分城市共享经济平台的治理经验
  • 5.2.1 纽约州对Airbnb的准入限制
  • 5.2.2 洛杉矶对Airbnb的税收管制
  • 5.2.3 其他城市机场对Uber的准入限制
  • 5.2.4 美国政府的综合治理态度
  • 5.3 欧洲部分城市共享经济平台的治理经验
  • 5.3.1 欧盟共享经济指南的出台
  • 5.3.2 英国伦敦对房屋和汽车共享的鼓励政策
  • 5.3.3 法国巴黎对汽车共享的鼓励和限制政策
  • 5.3.4 意大利罗马对Uber的准入禁令
  • 5.3.5 德国柏林对Airbnb的准入限制
  • 5.4 亚洲部分城市共享经济平台的治理经验
  • 5.4.1 韩国首尔对共享平台的放松监管
  • 5.4.2 日本东京对共享房屋的规范化治理
  • 5.4.3 中国香港对Airbnb平台的治理经验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CPRs理论的城市共享平台自治理研究
  • 6.1 城市共享平台的自治理原则
  • 6.1.1 城市共享平台存在嵌套边界
  • 6.1.2 共享平台应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
  • 6.1.3 共享平台是集体选择的智慧
  • 6.1.4 共享平台有效的自我监督
  • 6.1.5 共享平台的内外部制裁
  • 6.1.6 共享平台需避免行业内外部的冲突
  • 6.1.7 共享平台拥有相对独立的组织权
  • 6.1.8 共享平台的分权制
  • 6.2 城市共享平台的自治理内容
  • 6.2.1 影响共享平台参与者的内部选择变量
  • 6.2.2 制度供给的优势
  • 6.2.3 可信承诺与相互监督
  • 6.3 城市共享平台的自治理效果
  • 6.3.1 产能过剩问题的加剧与缓解
  • 6.3.2 负外部性问题的增加或减少
  • 6.4 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调
  • 6.4.1 城市共享平台的多中心治理
  • 6.4.2 基于公平和安全的事前准入
  • 6.4.3 基于规范自治理的事后管制
  • 6.5 小结
  • 第7章 城市共享房屋平台的多元协同治理
  • 7.1 城市共享住宿平台的自治理
  • 7.1.1 共享住宿平台自治理的内容
  • 7.1.2 共享住宿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协调和冲突
  • 7.1.3 共享住宿平台自治理的缺陷
  • 7.2 共享住宿平台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同
  • 7.2.1 相关政策汇总
  • 7.2.2 政府与共享住宿平台企业的协同治理
  • 7.2.3 政府、平台与社会对共享住宿的协同共治
  • 7.3 城市共享办公平台的自治理
  • 7.3.1 共享办公平台的自治理内容
  • 7.3.2 共享办公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协调和冲突
  • 7.3.3 共享办公平台自治理的缺陷
  • 7.4 共享办公平台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同
  • 7.4.1 相关政策汇总
  • 7.4.2 政府与共享办公平台的协同治理
  • 7.4.3 政府、平台与社会对共享办公的协同共治
  • 7.5 小结
  • 第8章 城市共享出行平台的多元协同治理
  • 8.1 城市共享汽车平台的自治理
  • 8.1.1 城市共享汽车平台自治理的内容
  • 8.1.2 共享汽车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协调和冲突
  • 8.1.3 共享汽车平台自治理的缺陷
  • 8.1.4 有关汽车座位的共享
  • 8.2 共享汽车平台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同
  • 8.2.1 相关政策汇总
  • 8.2.2 政府与共享汽车平台企业的协同治理
  • 8.2.3 政府、平台与社会对共享汽车的协同共治
  • 8.3 城市共享单车平台的自治理
  • 8.3.1 城市共享单车平台自治理的内容
  • 8.3.2 共享单车与城市公共资源的协调和冲突
  • 8.3.3 共享单车平台自治理的缺陷
  • 8.4 共享单车平台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同
  • 8.4.1 相关政策汇总
  • 8.4.2 政府与共享单车平台企业的协同治理
  • 8.4.3 政府、平台与社会对共享单车的协同共治
  • 8.5 小结
  • 第9章 城市共享平台的多元协同治理机制
  • 9.1 城市共享平台多元协同治理的前提
  • 9.1.1 城市共享平台自治理的普遍特征
  • 9.1.2 城市共享平台自治理的普遍缺陷
  • 9.2 城市共享平台自治理与政府治理的协同
  • 9.2.1 构建基于公平竞争和安全性的共享经济行业准入机制
  • 9.2.2 因地制宜进行税收调节
  • 9.2.3 事后管理:惩罚与奖励并举
  • 9.3 城市共享平台的社会共治
  • 9.3.1 征信体系的完善与互通
  • 9.3.2 共享配套设施的完善
  • 9.3.3 城市共享平台的社区共治
  • 9.3.4 城市公共空间的重构
  • 9.3.5 城市群共享平台的建立
  • 9.4 小结
  • 第10章 总结及展望
  • 10.1 全书总结
  • 10.2 政策建议
  • 10.3 研究展望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是由教育部主管、华东理工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自1986年11月成立之日起,就秉承母体华东理工大学格物穷理、励志勤学的学术传统和求实创新、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着力把自己铸造成为优秀的综合性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