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05千字
字数
2017-09-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探讨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从信仰内涵、主观信念和客观实践分析问题与对策。
内容简介
本书以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当代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现状、问题、原因及对策。以高校信仰教育存在的问题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核心线索,将整个论文串联建构起来。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信仰”由“信”和“仰”二字组成,因信而仰。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主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坚信和客观上对马克思主义的践行的有机统一,马克思主义信仰既是一种意识与精神活动,也是一种实践与生活方式。本文紧紧地抓住马克思主义信仰主观信念和客观实践两个向度,分析了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涵。就主观信念讲,马克思主义信仰必然包含对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人生价值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就客观实践讲,信仰马克思主义必然表现为传播、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样由低到高的三层行为。与马克思主义信仰内涵呼应,本文主要从主观信念和客观实践两个向度来设计问卷,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策部分,无论是宏观体系的建构还是微观机理的探析都与主观信念和客观实践内在一致。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来源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评述
- 第三节 本书的创新之处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信仰和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一节 信仰的起源与本质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与信仰的统一
- 第三节 用教育塑造马克思主义信仰
- 第二章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实证研究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调查描述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结果分析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三章 构建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宏观体系
- 第一节 探析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根本理念
- 第二节 构建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容体系
- 第三节 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原则、方法和宏观条件
- 第四章 探析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微观机理
- 第一节 整体提升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主体的素质
- 第二节 着力转换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客体
- 第三节 优化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内部环境和支撑条件
- 附录
- 附录1 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主体调查
- 附录2 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调查
- 中外文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