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汽车之父”卡尔·本茨亲笔自传,回望汽车发明过程的趣闻与艰辛。

内容简介

1886年1月29日,德国工程师卡尔·本茨获得了世界上第一辆“燃气发动机驱动的车辆”专利权,这一天被视为汽车的“生日”,本茨也被后世尊称为“汽车之父”。人类由此开始摆脱畜力、机械牵引力和轨道的束缚,进入自由移动的新时代。如今,汽车已成为现代交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经济、文化和社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书是卡尔·本茨于耄耋之年亲笔撰写的自传,德文版出版于1925年;既是他对自己人生旅程的精彩回顾,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现代汽车发展史。在本书中,本茨娓娓叙述了自己的童年时光、求学经历、兴趣爱好、职业生涯,以及在发明、改造汽车和创立“奔驰”品牌过程中的种种趣闻和感人事迹。作为现代汽车工业的先驱,他还对汽车的传播历史和文化影响进行了记录和评论。

“热爱发明之心终生不渝。”卡尔·本茨作为发明家的一生是对勇气、坚毅和创新的经典诠释,将不断激励人们追求卓越。

目录

  • 版权信息
  • 村庄铁匠铺的火光
  • 父亲和母亲
  • 小卡尔
  • 假日的欢乐
  • 文理中学的时光
  • 最高的目标
  • 学徒漫游期
  • 骑着吱嘎作响的老式单车
  • 自己的家和工坊
  • 最美好的新年夜
  • 阻力
  • 新型二冲程发动机
  • 绘图板上的草图变成可以开动的汽车
  • 最初的试驾
  • 报纸首次报道
  • 为汽车的未来而奋斗
  • 新式车辆被警察拦下
  • 我们驶向世界!
  • 三段式传动轴的安装
  • “怪物”开始在乡间路上出没
  • 来自德国、匈牙利和波希米亚的首批买家
  • 请记住,你是一个德国人
  • 德国汽车工业的蓬勃发展
  • 汽车是文化财富
  • 汽车的发明者
  • 80岁生日
  • 运动的乐趣
  • 慕尼黑的庆典
  • 回忆与展望
  • 结束语
  • 卡尔·本茨生平
  • 译者的话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3.0
    发明者眼中的荆棘王冠

    卡尔・本茨这位天才发明家起步于穷困。少年丧父,青年学业中断,他早期的日子被生存的重压填满。书中没有刻意回避这种窘迫:他创业资金短缺时,不得不典当妻子的嫁妆;当那台划时代的发动机首次轰鸣,换来的却是邻居惊恐的抱怨与市政当局的禁令。1886 年 1 月 29 日,汽车专利证书到手,可这份证明未来的文件在当时显得如此微弱,无法驱散周遭的冷漠与嘲笑。本茨写道,成功前的几十年,他几乎总在 “承受着破产的威胁”,那具轰鸣的 “铁皮怪物” 曾是他无数次绝望中唯一的光亮。幸运的是,本茨身边有位非凡的支柱 —— 妻子贝塔・本茨。这位被历史低估的女性,是丈夫事业的秘密投资人,更是其技术构想最勇敢的实践者。1888 年那个炎热的夏天,她瞒着丈夫,带着两个儿子,驾驶着改进后的 Model 3 汽车,完成了人类历史上首次长途汽车旅行。这趟从曼海姆到普福尔茨海姆、长达 106 公里的冒险,其意义远超出一次家庭出行:颠簸的乡间小路上,木头车厢里承载的是一个时代的未来。途中她向药店购买汽油作为燃料,用帽针疏通堵塞的油管,用吊袜带绝缘电线…… 这次充满勇气的旅程成为汽车实用性的最佳证明,也是史上最成功的 “广告”。本茨的回忆贯穿了汽车从 “怪异玩具” 到 “文明必需” 的漫长阵痛期。他平静地叙述着早期车辆如何被马车夫敌视,如何因惊吓马匹而遭立法限制。他 67 岁高龄时,才在 1925 年柏林汽车展上获得姗姗来迟的公众认可。这种延迟的荣耀背后,是一位先驱者毕生与时代偏见的对抗。这份自传的珍贵在于其视角的独特性:它源自那个在孤寂车间里埋头苦干的人,而非后世史书中的符号化英雄。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发明家卡尔本茨,激发并点燃了人类走向汽车时代的梦想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