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生动叙述晚清名臣、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的生平事迹。

内容简介

本书以简明的笔调,突出展现了他整顿吏治、倡导新式教育、创办近代工业、抗击外国列强的历史功绩和富有改革精神的哲学思想。配有图片。

目录

  • 版权信息
  • 总序
  • 第一章 从“灵猿”到“青牛角”
  • 一、簪缨之家,科举神童
  • 二、“清要”与行政历练
  • 三、清流“牛角”
  • 第二章 治晋三年
  • 一、订方针,理乱麻
  • 二、整治官场
  • 三、除弊端,培元气
  • 四、初涉洋务
  • 第三章 粤海鲸波
  • 一、卫金瓯
  • 二、争金瓯
  • 三、巩金瓯
  • 第四章 洋务新翘楚
  • 一、推进实业建设
  • 二、发展洋务教育,开展洋务外交
  • 三、整饬吏治,筹划民生
  • 第五章 甲午前后
  • 一、江楚镇抚,援辽支台
  • 二、痛定思痛,补救开拓
  • 第六章 长袖善舞度戊戌
  • 一、从推崇迎迓到分道扬镳
  • 二、《劝学篇》
  • 三、依违新旧,左右逢源
  • 四、须尾无损,全身而退
  • 第七章 庚子、辛丑运权谋
  • 一、仇视“拳乱”,绥靖湖广
  • 二、“东南互保”的“教父”
  • 三、参与议和
  • 第八章 收拾残破费经营
  • 一、变法
  • 二、“造血”
  • 三、署理两江与觐见
  • 第九章 折冲樽俎卫国权
  • 一、守约维权,亲日反俄
  • 二、修改商约
  • 三、修订矿务章程
  • 四、铁路谈判
  • 第十章 大厦将倾,孤臣末世
  • 一、“张公好龙”
  • 二、回雁兼程溯旧踪
  • 三、君民末世自乖离
  • 延伸阅读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3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末代巨擎,却挡不住历史车轮

    作为晚清的名臣,这本书让我看到的是一个不断筹谋,为即将倾覆的王朝勉力支撑的张之洞。作为一名洋务运动的代表,他勇于接受新知,在洋务这方面可谓是殚精竭虑:推进洋务教育、建工厂、练新军、振经济、修铁路、筹建银行、改革监狱…… 最终还是在这个封建制度的樊笼里,眼睁睁看着这个古老巨擘走向灭亡!        大多数优秀的人都会有一个优秀的开始,张之洞,刚进官场之时,也是个清流中的 “清流”,在工作中严格要求,对自己如此,对他人也是如此,因此,为官不久的他被人攻击 “起居无节,号令不时”。其实,早在乾隆晚年开始,清朝的吏治已经非常不堪了,张之洞的出现,浊流中的一股清泉。在晋的三年、中法战争,张之洞的表现都是异常耀眼,内看国情,外瞩时局,都突显了张之洞的政治能力和手腕,后期在各个列强间辗转腾挪,也算是用尽心力了。在此过程中,他也意识到了这个国家所面临的危局,和其他几位一起,开始睁眼看世界,将洋务运动推向了高潮。        但是,旧制度产生的官僚,最终还是属于旧制度。为了延续大清帝国的国祚,“张之洞们” 也一直在寻找 “妙手回春” 的配方,他们派留学生留学,派员出国考察,修铁路,设银行……… 他们想要治的是表面之疾,但是留学生学到的是先进的思想,先进的制度,这可是触及到了清王朝的根本了!最终是 “画虎不成反类犬”,学不了外国,也动不了自己,很尴尬!         当康梁鼓动变法之时,张之洞为之欣喜,可随之就与维新派拉开距离了,因为他看到了维新变法的未来,不是失败,而是成功后,会触及到清王朝的根本,更是动了他们的利益!所以,或许这些 “张之洞们” 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从根本上,他们为的是自己!这也是为什么,慈禧在后期立宪新政的时候,会和张之洞产生矛盾,中央和地方争夺权力而妥协,最终导致失败的根本原因 —— 都是为了自己!这和明末之时,那些鼓吹自己多爱国忠君的东林党人最终在李闯王进京之时做鸟兽散的道理一样。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作为现代人,跳出了那个年代,张之洞或许跳不出历史和阶级的窠臼,而我们在评论他们的同时自己也一直在所属年代的窠臼中无法自拔!读史如照镜,照到过去也照见未来,评判前人成败得失之时,也对照下自己,是否自己也是那个被后人嗤笑的那个对象。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南京大学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是南京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大学出版机构,自1984年成立之日起,就秉承“学术立社、品牌兴社”的出版理念,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的出版宗旨,坚持以精品出版为“魂”、学术出版为“本”的经营思路,形成了自身在高品位学术专著、高校精品教材、传统思想文化出版、国外学术名著译介等方面的出版特色,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出版高地,中华民国史出版重镇,国外学术前沿重要译介平台。迄今出版的万余种图书中,多种图书获得了包括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等在内的各类图书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