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朱自清用文字与你聊聊他的人生。

内容简介

本书精选朱自清谈人生的系列散文,分为谈修养、谈生命、论文艺、谈旅行、谈情感。既有《匆匆》《荷塘月色》等经典篇目,更有《论气节》《论不满现状》《论雅俗共赏》等知性趣文,在这里读懂“散文大家”“民主斗士”朱自清的短暂而丰厚的一生。

目录

  • 版权信息
  • 谈修养
  • 论气节
  • 乞丐
  • 谈抽烟
  • 论老实话
  • 说话
  • 人话
  • 论废话
  • 很好
  • 是喽嘛
  • 不知道
  • 论诚意
  • 论做作
  • 谈生命
  • 论不满现状
  • 匆匆
  • 论且顾眼前
  • 动乱时代
  • 论吃饭
  • 正义
  • 论自己
  • 论别人
  • 论轰炸
  • 论东西
  • 新年的故事
  • 笑的历史
  • 你我
  • 沉默
  • 论青年
  • 论文艺
  • 论雅俗共赏
  • 论百读不厌
  • 论逼真与如画——关于传统的对于自然和艺术的态度的一个考察
  • 论书生的酸气
  • 禅家的语言
  • 鲁迅先生的杂感
  • 谈旅行
  • 荷塘月色
  •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 温州的踪迹
  • 扬州的夏日
  • 看花
  • 说扬州
  • 南京
  • 潭柘寺 戒坛寺
  • 谈情感
  • 背影
  • 择偶记
  • 儿女
  • 我所见的叶圣陶
  • 中国学术界的大损失——悼闻一多先生
  • 执政府大屠杀记
  • 给亡妇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生是一场场修行

    #管中窥豹读书计划(第 1353 本)#2023 年精读作家(38)朱自清《人生的修行》大家好!今天开始阅读朱自清先生的第二本作品《人生的修行》,朱自清用文字与你聊聊他的人生。本书精选朱自清谈人生的系列散文,分为谈修养、谈生命、论文艺、谈旅行、谈情感。既有《匆匆》《荷塘月色》等经典篇目,更有《论气节》《论不满现状》《论雅俗共赏》等知性趣文,在这里读懂 “散文大家”“民主斗士” 朱自清的短暂而丰厚的一生。2、精彩内容:①谈修养气节是我国固有的道德标准,现代还用着这个标准来衡量人们的行为,主要的是所谓读书人或士人的立身处世之道。但这似乎只在中年一代如此,青年代倒像不大理会这种传统的标准,他们在用着正在建立的新的标准,也可以叫做新的尺度。中年代一般的接受这传统,青年代却不理会它,这种脱节的现象是这种变的时代或动乱时代常有的。因此就引不起什么讨论。直到近年,冯雪峰先生才将这标准这传统作为问题提出,加以分析和批判:这是在他的《乡风与市风》那本杂文集里。气和节似乎原是两个各自独立的意念。《左传》上有 “一鼓作气” 的话,是说战斗的。后来所谓 “士气” 就是这个气,也就是 “斗志”;这个 “士” 指的是武士。孟子提倡的 “浩然之气”,似乎就是这个气的转变与扩充。他说 “至大至刚”,说 “养勇”,都是带有战斗性的。“浩然之气” 是 “集义所生”,“义” 就是 “有理” 或 “公道”。后来所谓 “义气”,意思要狭隘些,可也算是 “浩然之气” 的分支。现在我们常说的 “正义感”,虽然特别强调现实,似乎也还可以算是跟 “浩然之气” 联系着的。至于文天祥所歌咏的 “正气”,更显然跟 “浩然之气” 一脉相承。不过在笔者看来两者却并不完全相同,文氏似乎在强调那消极的节。②老实话无论中外,也无论古今,大家都要求 “老实话”,可见 “老实话” 是不容易听到见到的。大家在知识上要求真实,他们要知道事实,寻求真理。但是抽象的真理,打破沙缸问到底,有的说可知,有的说不可知,至今纷无定论,具体的事实却似乎或多或少总是可知的。况且照常识上看来,总是先有事后才有理,而在日常生活里所要应付的也都是些事,理就包含在其中,在应付事的时候,理往往是不自觉的。因此强调就落到了事实上。常听人说 “我们要明白事实的真相”,既说 “事实”,又说 “真相”,叠床架屋,正是强调的表现。说出事实的真相,就是 “实话”。买东西叫卖的人说 “实价”,问口供叫犯人 “从实招来”,都是要求 “实话”。人们为什么不能不肯说实话呢?归根结底,关键是在利害的冲突上。自己说出实话,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虚实,容易制自己。就是不然,让别人知道底细,也容易比自己抢先一着。在这个分配不公平的世界上,生活好像战争,往往是有你无我;因此各人都得藏着点儿自己,让人莫名其妙。于是乎钩心斗角,捉迷藏,大家在不安中猜疑着。向来有句老话,“知人知面不知心”,还有 “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这种处世的格言正是教人别说实话,少说实话,也正是暗示那利害的冲突。我有人无,我多人少,我强人弱,说实话恐怕人来占我的便宜,强的要越强,多的要越多,有的要越有。我无人有,我少人多,我弱人强,说实话也恐怕人欺我不中用;弱的想变强,少的想变多,无的想变有。人与人如此,国与国又何尝不如此!人与人是如此,国与国在这里却不一样。国与国虽然也讲友谊,和人与人的友谊却不相当,亲谊更简直是没有。这中间没有爱,说不上 “真心”,也说不上 “真话”“真心话”。倒是不缺少客气话,所谓外交辞令;那只是礼尚往来,彼此表示尊敬而已。③谈生命俗语说,“火烧眉毛,且顾眼前。” 这句话大概有了年代,我们可以说是人们向来如此。这一回抗战,火烧到了每人的眉毛,“且顾眼前” 竟成了一般的守则,一时的风气,却是向来少有的。但是抗战时期大家还有个共同的 “胜利” 的远景,起初虽然朦胧,后来却越来越清楚。这告诉我们,大家且顾眼前也不妨,不久就会来个长久之计的。但是惨胜了,战祸起在自己家里,动乱比抗战时期更甚,并且好像没个完似的。没有了共同的远景;有些人简直没有远景,有些人有远景,却只是片段的,全景是在一片朦胧之中。可是火烧得更大了,更快了,能够且顾眼前就是好的,顾得一天是一天,谁还想到什么长久之计!可是这种局面能以长久的拖下去吗?我们是该警觉的。机械的循环论,现代大概很少人相信了,然而广义的看来,相对的看来,治乱的起伏似乎可以说是史实,所谓广义的,是说不限于政治,如经济恐慌,也正是一种动乱的局势。所谓相对的,是说有大治大乱,有小治小乱;各个国家,各个社会的情形不同,却都有它们的治乱的起伏。这里说治乱的起伏,表示人类是在走着曲折的路;虽然走着曲折的路,但是总在向着目标走上前去。我相信人类有目标,因此也有进步。每一回治乱的起伏,清算起来,这里那里多多少少总有些进展的。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1年3月成立于北京,系国家级专业文学出版机构,现为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员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