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智慧与逻辑的盛宴,为了信念,你愿意付出多大的代价?

内容简介

本套装为紫金陈“推理之王”系列第一部《无证之罪》、第二部《坏小孩》、第三部《长夜难明》的合集。

1.《无证之罪》繁华都市,命案频发。凶案现场,罪犯总是故意留下一枚指纹和一张字条——“请来抓我”,除此之外,没有丝毫破绽。 面对如此高调的连环杀手,专案组成立四次又解散四次,毫无头绪,只能求助于数理逻辑专家严良,这桩悬案,疑难如一道无解方程,他该如何着手解密?精心布置这一场无证之罪的真凶,为何总是故意留下线索?这是一场巨大的阴谋还是一个陷阱,亦或深藏着更不为人知的秘密?

2.《坏小孩》中,主人公自小父母离异,一直品学兼优,可父亲的新家庭却容不下他。面对亲人的遗弃,仇恨的种子在心中渐渐发芽……一连串停不下来的杀人计划,一场步步为营的惊人骗局,一个十四岁的孩子,如何拥有颠倒黑白的大逆转能力?又如何将友谊、亲情与爱情狠狠踩在脚下?
超乎常人想象的“演技”和精心设计的完美诡计,他做了这么多,却只想拥有一个可以重新开始的明天。却没料到,忽略了一个人……

3.《长夜难明》嫌疑人杀人抛尸,却因意外在大庭广众之下被当场抓获。现场至少有几百个目击证人,嫌疑人对整个犯罪经过也供认不讳。人证、物证、口供,证据链齐全。就在检察机关对嫌疑人正式提起公诉之时,案情却陡然生变……
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令人震惊的案情?为了查清真相,有一位检察官历经十年光阴,付出了青春、事业、名声、前途、家庭等等无数代价,甚至,还包括生命。

目录

  • 无证之罪
  • 版权信息
  • 楔子
  • Part 1 请来抓我
  • Part 2 逻辑专家的悲剧
  • Part 3 无证之罪
  • Part 4 天才设计的不在场证明
  • Part 5 无解的方程组
  • Part 6 反证法
  • Part 7 必须踩进去的圈套
  • Part 8 真相的吸引力
  • Part 9 天才的殊途同归
  • 坏小孩
  • 版权信息
  • 楔子
  • Part 1-2 “意外”的谋杀
  • Part 3-4 陷阱
  • Part 5-10 被抛弃的孩子
  • Part 11-15 烦恼
  • Part 16-19 麻烦
  • Part 20-22 大案
  • Part 23-24 破碎的感情
  • Part 25-28 勒索
  • Part 29 被同情的人
  • Part 30-32 与狼共舞
  • Part 33-39 父亲
  • Part 40-44 失望
  • Part 45-49 试探
  • Part 50-53 吃惊
  • Part 54-56 好朋友
  • Part 57-60 说服
  • Part 61-64 威胁
  • Part 65-69 行动
  • Part 70-72 约定
  • Part 73-76 死亡
  • Part 77-86 秘密
  • 长夜难明
  • 版权信息
  • 楔子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第六章
  • 第七章
  • 第八章
  • 第九章
  • 第十章
  • 第十一章
  • 第十二章
  • 第十三章
  • 第十四章
  • 第十五章
  • 第十六章
  • 第十七章
  • 第十八章
  • 第十九章
  • 第二十章
  • 第二十一章
  • 第二十二章
  • 第二十三章
  • 第二十四章
  • 第二十五章
  • 第二十六章
  • 第二十七章
  • 第二十八章
  • 第二十九章
  • 第三十章
  • 第三十一章
  • 第三十二章
  • 第三十三章
  • 第三十四章
  • 第三十五章
  • 第三十六章
  • 第三十七章
  • 第三十八章
  • 第三十九章
  • 第四十章
  • 第四十一章
  • 第四十二章
  • 第四十三章
  • 第四十四章
  • 第四十五章
  • 第四十六章
  • 第四十七章
  • 第四十八章
  • 第四十九章
  • 第五十章
  • 第五十一章
  • 第五十二章
  • 第五十三章
  • 第五十四章
  • 第五十五章
  • 第五十六章
  • 第五十七章
  • 第五十八章
  • 第五十九章
  • 第六十章
  • 第六十一章
  • 第六十二章
  • 第六十三章
  • 第六十四章
  • 第六十五章
  • 第六十六章
  • 第六十七章
  • 第六十八章
  • 第六十九章
  • 第七十章
  • 第七十一章
  • 第七十二章
  • 第七十三章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11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人间正道是沧桑》

    其实,在推理和悬疑小说面前,我并不是铁粉,只是偶看有之,目的也就保持自己对于外界的复杂性以及人性多一些认识和清醒。只因为始终牢记女神柴静曾说过的 “唯有深刻地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了解和体谅,才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这就相当于我有时候看一描述人性黑暗和社会黑暗的悬疑小说和电视剧,并不是因为喜欢,而是在于,我告诉自己,这个世界并不只有真善美,还有被我们忽视的假恶丑,只有经历过更多的黑暗现实,才会更珍惜自己所拥有的幸福温暖的现在,以此警醒自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为什么出发,也不要丢了良心和自己一以贯之所坚守的原则。回过头来说,除了过往看过日本悬疑作家松本清张和东野圭吾的作品之外,推理女神阿加莎。克里斯蒂的作品也有所涉及。中国的推理代表作看得着实不多,究其原因,大概两点:一是太血腥、心理承受不了,二是觉得不感兴趣。之所以选择看这三部,也算是无独有偶。犹记得前段时间网络上兴起一股《隐秘的角落》热潮,据说拍成了电视剧《坏小孩》,评价很好,我素来对于一些突然大火的书或者是电影好奇心非常强,非得自己去看个究竟,如此,才拥有自己的话语权,而不是道听途说他人的评价来作为自己的言论依据。毫无疑问,这三本书都拍成了电视剧,而我每次都是先选择看书,再去看电视剧,直至全部看完,真的带给人太大的震撼和深思。《坏小孩》告诉我们,成人的世界充满了那么多纷繁复杂,可我们自以为天真烂漫的小孩子,有一天复杂起来,简直超乎我们的想象。所以,永远不要忘记我们想成为怎样的大人,以及我们曾是怎样的小孩。《沉默的真相》,一起冤假错案沉默了十年,真相也未大白。而一位铁骨铮铮的检察官在得知这背后的惊人真相时,血泪奔走呼号未果,无可奈何之下,选择以自己的死亡制造假象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这种用生命换来的正义和公道实在太过于沉重和可悲,此时再看那句 “人间正道是沧桑” 就更理解了。《无证之罪》连环杀人,借尸布局,原来杀人背后只为救人。冷血罪行的背后,却是一颗被爱和恨啃噬了十年的心。一个犯罪高手,一个侦探超人,棋逢对手,势均力敌,抽丝剥茧之后,真相令人不寒而栗却又百感交集。且不论是《无证之罪》、《坏小孩》还是如今的《长夜难明》,推理元素更多扮演的是一个容器,在容器中,却纳入了丰富多层、引人深思的社会现实。《坏小孩》揭示了触目惊心的未成年人犯罪,让我们看到了超乎成年人想象的青春期黑暗以及原生家庭的缺憾和遗失。《沉默的真相》不是单纯的表现嫌疑人和侦破者的斗法,而是良心和规则的碰撞,所有涉案之中的人被大环境推着往前走,变成了最后的牺牲者,看到结尾的时候我在思考,为什么这个社会有的时候会变得如此的扭曲,为什么一定要有人牺牲并且得到社会的关注之后真相才能大白 —— 那些手握权力的人,却并没有保护好人民。《无证之罪》很特别,是一部偏向于讨论人性的悬疑小说,精彩又有深度。它的重点并非案件本身,而是案件背后的 “人” 和 “人性” 以及隐藏的社会问题。烧脑且炼智,攻心有硬货,灼心的剧情,正邪的鏖戮,暗黑冷冽中又不乏照亮人心的温暖光芒。总而言之,三部作品各有千秋、各具特色。之所以这么火,恰恰在于这其中的逻辑严密,布局精巧,情节紧凑,悬念迭起,想象力超群,结局又总能出人意料地大反转,并对人性、人情予以关怀,带给读者酣畅淋漓的阅读体验同时,也会触发人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警醒。我个人最喜欢这部良心大作《沉默的真相》,立意之高、现实之真发人深省。该剧格局很大,故事更震撼,揭露了权色交易下的官商勾结对于底层人民的压迫,也反映了社会中重大矛盾和冲突的发生永远是一个或多个权力或势力的 “角逐”,而这些权力或势力的最终解决永远是因为有更大的权力和势力 “出面”。在《人民的名义》中就是如此,在《沉默的真相》中依然如此。且不论真相如何被掩盖,亦会有这么一群人或者一个人,为了那份人类该有的良知和永恒的正义,哪怕飞蛾扑火也心甘情愿。这是中华文明的灵魂所在,哪怕长夜再漫长,总有人手持火把,指引光明,亦如侯贵平,亦如江阳……~2020 年 10 月 5 日 14:27 曦月小记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1-《坏小孩》:每个坏小孩都是被逼出来的。没有一个坏小孩是天生的,每个坏小孩都是被外界环境逼出来的。小说中,普普的爸爸被冤枉杀了普普的妈妈和弟弟。普普重蹈了爸爸的覆辙,被冤枉杀死了自己的表亲。朱朝阳原本也爱着自己的爸爸,哪怕爸爸抛弃了他和妈妈,但奈何爸爸实在不能担起做父亲的责任,甚至能做出来当着别人的的面让自己的孩子叫自己叔叔这样的事情。所以朱朝阳的内心最终还是被愤怒填满,最终做出了弑父的行动。其实何止是弑父呢,这样的父亲,死不足惜。可怕的是朱朝阳在利用完耗子和普普之后毫不犹豫的 “出卖” 了他们,并导致了他们的死亡。整个故事中,这是个细思极恐的情节。回到现实,大多数孩子当然不会经历这么凄惨的命运,但是大多数孩子却都逃不脱这样的怪圈。最近流行一个词:鸡娃。有人说背后的原因是因为父母的焦虑,但多年来,父母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的焦虑一直是客观存在的,当今,反而是资本的运作将这种焦虑无限放大。比如一个孩子报三个课外辅导班,看起来不多,但是每一个辅导班除了上课时间外,都占用了孩子相当多的玩耍时间。每一个教辅机构都把孩子当成一个全职的人,拼了命一样过度挖掘孩子的潜力,拼了命一样让孩子过度成长,不断用孩子的 “成就” 满足着家长的虚荣心。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怎么会不发生畸形呢?有研究已经表明,2020 年青少年抑郁的检出率为 24.6%。其中重度检出率为 7.4%。这个数据在城市怕是尤甚。所以,现如今,我们一样是在做着把孩子逼 “坏” 的事情。 2-《长夜难明》:天空虽有阴霾,但正义一直都在。这部书讲述了检查官江阳放弃大好的前途、美好的爱情,甚至包括自己的生命维护正义的故事。小说情节并不复杂,人物刻画也没有《坏小孩》那么细腻,但丝毫不影响它成为一个让人感动的故事。并且,我认为这个故事是三部曲中立意最高的。因为它不光描述了人性的复杂,更彰显了人们对正义的坚守。从江阳到他身边的朋友,再到这个小城所有公检法系统中那些心怀正义的人们,正是这些人的坚守,才促成了最后正义的来临。除此之外,这部小说给我最大的感慨就是千万不要小看坚持的力量,江阳十年坚持,以死相证,就是对坚持最好的阐释。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面临是否要坚持下去的问题。坚持可能会让一个人的付出很多。但有多少人在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心中考量的都是利益和代价,有谁在意过坚持的意义呢?或许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如果你是江阳,十年的付出,值吗? 3-《无证之罪》:善良和真相,哪一个更重要?骆闻是不是个善良的人不好说。明线上,作者一直把他塑成一个被 “逼良为娼” 的角色,他杀人不仅是为了复仇,甚至还是为了助人。作者没有描述前五位被害者具体做了什么恶,但通过孙宏运这个名字以及黄毛的诸多恶事,可以看得出,在骆闻的价值观中,他们都是该死的人,作者一直试图把读者带入这样的心境中来。但是暗线上,作者通过严良一次次的追问骆闻:你的底限究竟在哪里?我们可以以恶止恶吗?小说的结局,是骆闻的自杀。但是我们可以设想,如果骆闻没有自杀,严良又会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呢?我觉得,严良应该还是五年前的那个严良,因为他坚信,善良比真相更重要。我也这样认为。

        转发
        1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犯罪,不分智商

        通常,都会以为专业人士不会知法犯法。可是,世界太复杂,世事好艰难,外面的世界总是出乎我们的意料。于是,我们在紫金陈的笔下,走进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可以惊讶,叹息,担心,没有心不在焉。这就是故事的魅力。似乎有些事情在重复,可我在重复中找到了别具匠心。喜欢小说,尤其是侦探小说,只要是紫金陈写的,都喜欢。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21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浦睿文化

        浦睿文化成立于2011年,中南传媒旗下的创新内容出版公司。致力于创新形式的出版和内容产品策划,目标是成为一个“小而美”的个性出版传媒品牌。 浦睿文化寻求独具个性的作者和内容,重视细节与风格呈现。浦睿坚持“一人一品牌”的理念,和优秀作者与艺术家合作,每年策划出版的内容产品少而精,提供具有更好阅读和审美体验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