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柳林文化遗产:揭示矛盾复杂性及研究尝试

内容简介

作者以山西省柳林县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盘子会”以及物质文化遗产龙王庙为研究对象,基于2008年至2012年进行的人类学田野,试着去书写一部“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在人类学的文化遗产整体观视角下,作者将“柳林盘子会”与龙王庙这两个案例并置,揭示了琐碎的地方日常生活中“文化遗产”这一看似统一连贯的概念所包含的差异、矛盾和复杂性。同时,“多声部民族志”的书写也是在后现代语境之中人类学“文化遗产”研究方法论上的一次有益尝试。

目录

  • 版权信息
  • 第一章 研究者的声音:“盘子会”引发的“文化遗产的后现代多声部民族志”
  • 引言
  • 第一节 从“看景”到“歇下”:田野的进入
  • 第二节 后现代视角下“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 第三节 从盘子会到龙王庙:并置在后现代视角下的“文化遗产空间”中
  • 第四节 “话语”与文化遗产
  • 第二章 从世界到中国到柳林:文化遗产话语的考古
  • 第一节 “世界非文物组织”:柳林人的文化遗产话语
  • 第二节 国际“文化遗产话语”:一个后现代的产物
  • 第三节 从“文物”“民俗”到“文化遗产”:中国的文化遗产话语形成
  • 第三章 嘈杂交响之地:柳林镇与柳林人
  • 第一节 柳林镇
  • 第二节 柳林人刘二娃的生活
  • 第四章 变迁洪流中的抑扬——被官方文本遗漏的历史之声
  • 第一节 龙王庙——不见经传的前世
  • 第二节 柳林盘子会——申报书以外的复杂变迁
  • 第五章 反常之声:送不出去的盘子与龙王庙结局相反的两个“事月”
  • 第一节 打破“规矩”的杂音:两座送不出去的盘子
  • 第二节 出乎预料的强音——龙王庙二月十九观音会
  • 第三节 声势突降的哑音——龙王庙开光
  • 第六章 纠首刘二娃的盘子会:日常生活的嘈杂人声
  • 第一节 初一到十五:家庭到社会
  • 第二节 搭盘子与酒桌上的蓝图
  • 第三节 正日子和接班问题的发酵
  • 第四节 收场与散伙饭
  • 第七章 尾声:南山上的盘子和北山上的寺
  • 结语 后现代语境中“文化遗产”的“多声部民族志”
  • 附录 部分柳林方言口语词汇对照释义索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致谢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