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借孔子看春秋,全景展现早期华夏的质朴与洪荒,文明滥觞期的脉动与嬗变。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北战争三百年》作者李硕所写的孔子传记。生动书写孔子的一生:以私生子的身份出生,在底层单亲家庭中成长,一步步做到鲁国最大的官“大司寇行摄相事”,同时也见证了春秋末期各国内政外交的风云变幻与奇闻轶事。孔子遭遇政治失意后周游列国,终究未能实现自己的从政理想。但他的学说经后人的传承与解释,流传后世,他也被弟子“制造”成了至圣先师。

我们流俗的印象中,孔子作为一个高高在上的“圣人”,是一个抽象的人物。本书正是要去掉孔子的这层“圣人”光环,还原他作为普通人的成长历程。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与忧惧,也有困惑、纠结与执着。作者探究了孔子面对各种人生事件的心理状态与动机,从而描画出一个丰富、完整的孔子形象。

本书以孔子的一生为缩影,全面展现出了春秋时期贵族社会的风貌。包括贵族的等级体系、礼仪习俗、“游戏规则”,各国的政治状况与权力角逐、结盟、冲突,甚至各国贵族之间的奇闻轶事。同时,也描绘出,在春秋战国之交的大变革时代,贵族社会是如何瓦解,如何走向没落的。

目录

  • 版权信息
  • 引子
  • 第一章 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 (1—15岁)
  • “野合”的争议
  • 在外婆家成长
  • 认祖归宗,皆大欢喜
  • 颜家人的智慧
  • 附录 西汉以前下层民众的家庭观念——卫青、霍去病家族的例子
  • 第二章 学着当贵族 (15—35岁)
  • “封建”的大规矩
  • 春秋贵族的必修课
  • 十有五而志于学
  • 和少年阳虎的冲突
  • 成家立业,供职季氏
  • 教学事业:早期学生
  • 孟氏的家庭教师
  • 洛阳王都之行
  • 有车人士
  • 附录一 西周、春秋贵族的姓和氏
  • 附录二 周人的大分封和国际秩序
  • 第三章 齐国流亡 (35—40岁)
  • 贵族的难题
  • 鲁昭公出逃事件
  • 两个人的战争
  • 齐鲁之别
  • 四十不惑:坚决不结党
  • 第四章 阳虎的时代 (40—50岁)
  • 阳虎的奇迹
  • 街头相会
  • 暗中的保护人?
  • 阳虎的政治路线
  • 又一场内战
  • 第五章 思想和学术
  • 孔子的课程:六艺
  • 世袭社会的规矩
  • “仁”很简单,也很复杂
  • 说到做不到的“孝悌”
  • 周人的鬼和神
  • “尸位素餐”的来历
  •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学说
  • 第六章 从政:为寡头们工作 (50—53岁)
  • “五十而知天命”
  • 内政外交大转向
  • “东方反晋联盟”
  • 大司寇和春秋的法
  • 贵族的生活
  • 宴会和射礼
  • 当大司寇的第一年
  • 讲究的私生活
  • 第七章 从权力巅峰出局 (54—56岁)
  • “堕三都”半途而废
  • 跟鲁定公合作吗?
  • 代理丞相
  • 弟子入狱
  • 被冷处理了
  • 齐国到卫国
  • 盲人的隐秘世界
  • 第八章 卫国绯闻多 (56—57岁)
  • 卫国的复活
  • 南子夫人和蒯聩太子
  • 被当成阳虎
  • 更换“主人”
  • 子见南子
  • 孔子的家庭
  • 男女大防
  • 南子到底怎么想
  • 第九章 南国的挫折 (57岁)
  • 商朝的血腥记忆
  • 和桓魋的冲突
  • 周道倭迟
  • 郑国:无人理睬
  • 附录 贵族社会的同性恋风气
  • 第十章 悲情黄河 (57—59岁)
  • 亚热带边缘
  • 陈国与回归
  • 决心很难下
  • 黄河边的长叹
  • 第十一章 淮上漂泊 (59—63岁)
  • 卫灵公祖孙
  • 阳虎的黄河之战
  • 冉有出仕
  • 传说中的叶公
  • 淮上隐士
  • 陈蔡绝粮,拒绝反思
  • 颜回和子贡的较量
  • 夷狄之有君
  • 弟子纷纷掌权
  • 第十二章 年轻人的战争 (63—68岁)
  • 夫差新霸
  • 有若像孔子
  • 齐鲁反目
  • 春秋版《战争与和平》
  • 吴国人的战斗力
  • 第十三章 晚年著述 (68—73岁)
  • 老人归来
  • 军队国家化
  • 绕不开的三桓
  • 夫差的巅峰
  • 孔子的学术:六经
  • 和左丘明的笔墨官司
  • “六经”的缺点
  • 手抄书时代的文化人
  • 第十四章 最后几场丧事
  • 与孔鲤的隔膜
  • 送别颜回和无为之乐
  • 宰予之死
  • 丧事预演
  • 子路丧命
  • 哲人其萎
  • 第十五章 子贡造神成与败
  • 孔门危机
  • 孔子和子贡的分歧
  • 造神运动
  • 三晋新天地
  • 曾氏父子不一样
  • 曾参还原和曲解孔子
  • 成神成圣的新趋势
  • 孔子身后事
  • 外篇一 周灭商与华夏新生
  • 尘封梦魇
  • 商朝和它的臣虏:羌、周
  • 文王野心:八卦
  • 天邑商:殷都鬼神世界
  • 太公阴谋
  • 周命维新
  • 周公解梦与吐哺
  • 牧野鹰扬
  • 新商人
  • 周公制度
  • 尾声
  • 外篇二 春秋晚期及孔子生平大事编年
  • 鲁襄公元年,公元前572年——孔子出生前21年
  • 鲁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孔子出生前20年
  • 鲁襄公三年,公元前570年——孔子出生前19年
  • 鲁襄公四年,公元前569年——孔子出生前18年
  • 鲁襄公五年,公元前568年——孔子出生前17年
  • 鲁襄公六年,公元前567年——孔子出生前16年
  • 鲁襄公七年,公元前566年——孔子出生前15年
  • 鲁襄公八年,公元前565年——孔子出生前14年
  • 鲁襄公九年,公元前564年——孔子出生前13年
  •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孔子出生前12年
  • 鲁襄公十一年,公元前562年——孔子出生前11年
  • 鲁襄公十二年,公元前561年——孔子出生前10年
  • 鲁襄公十三年,公元前560年——孔子出生前9年
  • 鲁襄公十四年,公元前559年——孔子出生前8年
  • 鲁襄公十五年,公元前558年——孔子出生前7年
  • 鲁襄公十六年,公元前557年——孔子出生前6年
  • 鲁襄公十七年,公元前556年——孔子出生前5年
  • 鲁襄公十八年,公元前555年——孔子出生前4年
  • 鲁襄公十九年,公元前554年——孔子出生前3年
  • 鲁襄公二十年,公元前553年——孔子出生前2年
  • 鲁襄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52年——孔子出生前1年
  • 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虚岁1岁)
  • 鲁襄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50年——孔子2岁
  • 鲁襄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49年——孔子3岁
  • 鲁襄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48年——孔子4岁
  • 鲁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孔子5岁
  • 鲁襄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46年——孔子6岁
  • 鲁襄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45年——孔子7岁
  • 鲁襄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44年——孔子8岁
  • 鲁襄公三十年,公元前543年——孔子9岁
  • 鲁襄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42年——孔子10岁
  • 鲁昭公元年,公元前541年——孔子11岁
  • 鲁昭公二年,公元前540年——孔子12岁
  • 鲁昭公三年,公元前539年——孔子13岁
  • 鲁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孔子14岁
  • 鲁昭公五年,公元前537年——孔子15岁
  • 鲁昭公六年,公元前536年——孔子16岁
  • 鲁昭公七年,公元前535年——孔子17岁
  • 鲁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孔子18岁
  • 鲁昭公九年,公元前533年——孔子19岁
  • 鲁昭公十年,公元前532年——孔子20岁
  • 鲁昭公十一年,公元前531年——孔子21岁
  • 鲁昭公十二年,公元前530年——孔子22岁
  • 鲁昭公十三年,公元前529年——孔子23岁
  • 鲁昭公十四年,公元前528年——孔子24岁
  • 鲁昭公十五年,公元前527年——孔子25岁
  • 鲁昭公十六年,公元前526年——孔子26岁
  • 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孔子27岁
  • 鲁昭公十八年,公元前524年——孔子28岁
  • 鲁昭公十九年,公元前523年——孔子29岁
  • 鲁昭公二十年,公元前522年——孔子30岁
  • 鲁昭公二十一年,公元前521年——孔子31岁
  • 鲁昭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20年——孔子32岁
  • 鲁昭公二十三年,公元前519年——孔子33岁
  • 鲁昭公二十四年,公元前518年——孔子34岁
  • 鲁昭公二十五年,公元前517年——孔子35岁
  • 鲁昭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16年——孔子36岁
  • 鲁昭公二十七年,公元前515年——孔子37岁
  • 鲁昭公二十八年,公元前514年——孔子38岁
  • 鲁昭公二十九年,公元前513年——孔子39岁
  • 鲁昭公三十年,公元前512年——孔子40岁
  • 鲁昭公三十一年,公元前511年——孔子41岁
  • 鲁昭公三十二年,公元前510年——孔子42岁
  • 鲁定公元年,公元前509年——孔子43岁
  • 鲁定公二年,公元前508年——孔子44岁
  • 鲁定公三年,公元前507年——孔子45岁
  • 鲁定公四年,公元前506年——孔子46岁
  • 鲁定公五年,公元前505年——孔子47岁
  • 鲁定公六年,公元前504年——孔子48岁
  • 鲁定公七年,公元前503年——孔子49岁
  • 鲁定公八年,公元前502年——孔子50岁
  •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年——孔子51岁
  • 鲁定公十年,公元前500年——孔子52岁
  • 鲁定公十一年,公元前499年——孔子53岁
  • 鲁定公十二年,公元前498年——孔子54岁
  • 鲁定公十三年,公元前497年——孔子55岁
  • 鲁定公十四年,公元前496年——孔子56岁
  • 鲁定公十五年,公元前495年——孔子57岁
  • 鲁哀公元年,公元前494年——孔子58岁
  • 鲁哀公二年,公元前493年——孔子59岁
  • 鲁哀公三年,公元前492年——孔子60岁
  • 鲁哀公四年,公元前491年——孔子61岁
  • 鲁哀公五年,公元前490年——孔子62岁
  •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孔子63岁
  • 鲁哀公七年,公元前488年——孔子64岁
  • 鲁哀公八年,公元前487年——孔子65岁
  • 鲁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孔子66岁
  • 鲁哀公十年,公元前485年——孔子67岁
  •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孔子68岁
  • 鲁哀公十二年,公元前483年——孔子69岁
  • 鲁哀公十三年,公元前482年——孔子70岁
  • 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孔子71岁
  • 鲁哀公十五年,公元前480年——孔子72岁
  • 鲁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
  • 鲁哀公十七年,公元前478年——孔子去世后第1年
  • 鲁哀公十八年,公元前477年——孔子去世后第2年
  • 鲁哀公十九年,公元前476年——孔子去世后第3年
  • 鲁哀公二十年,公元前475年——孔子去世后第4年
  • 鲁哀公二十一年,公元前474年——孔子去世后第5年
  • 鲁哀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73年——孔子去世后第6年
  • 鲁哀公二十三年,公元前472年——孔子去世后第7年
  • 鲁哀公二十四年,公元前471年——孔子去世后第8年
  • 鲁哀公二十五年,公元前470年——孔子去世后第9年
  • 鲁哀公二十六年,公元前469年——孔子去世后第10年
  • 鲁哀公二十七年,公元前468年——孔子去世后第11年
  • 鲁哀公二十八年,公元前467年——孔子去世后第12年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世纪文景

2002年6月,上海世纪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成立其分支出版机构世纪文景,全称北京世纪文景文化传播公司。文景致力于立足“社科新知、文艺新潮”,阅读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