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13千字
字数
2024-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在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正在经历一场深刻转型。
内容简介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的经济增长和发展阶段,中国经济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本书会将试图阐明中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出现的一些重要趋势。
本书用14章的篇幅,聚焦并试图回应以下经济议题:
为什么中国需要一种新的发展模式,以及如何最好地实现这一点?数字化转型对中国经济意味着什么?面对全球产业价值链重组,中国有什么选择?国内消费在中国下一阶段的发展中扮演什么角色?中国将如何应对户籍改革的复杂性?国内收入分配、劳动力市场有很新发展?中国向碳中和过渡的道路有哪几种?中国的碳中和目标对其他经济体有哪些影响?
本书汇聚了林毅夫、黄益平、王微等国内外经济学大家的篇章作品,体现了对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观察。
目录
- 版权信息
- 本书作者
- 第1章 中国经济增长和发展新阶段的转型管理
- 一 引言
- 二 增长动力的根本性变化:必要性及意义
- 三 下一阶段增长中需要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 四 本书的结构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中国新发展格局与未来经济发展的展望
- 一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由来与走向
- 二 新发展格局的内涵
- 三 中国未来的发展潜力
- 四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五 结语
- 参考文献
- 第3章 资产负债表视角下的中国经济
- 一 引言
- 二 财富积累
- 三 中国与主要经济体财富比较
- 四 政府与居民财富的部门分配
- 五 从资产负债表角度看金融风险
- 六 结论与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 第4章 中国的平台经济:创新与监管
- 一 引言
- 二 数字平台的经济贡献
- 三 平台经济的新挑战
- 四 强监管的困境
- 五 重构中国平台经济
- 参考文献
- 第5章 中国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与抉择
- 一 在数字时代全球化的背景下,中美关系具有独特的复杂性
- 二 全球产业链重组的三大趋势:多元化、数字化和低碳化
- 三 中国的产业链既有全球影响力,又有脆弱性
- 四 产业链悖论与平衡的艺术
- 五 中美提高关税豁免率可能使双边关税下降
- 六 了解中美技术竞争的新趋势
- 七 中国产业链:外迁、内迁还是国际区域重组?
- 参考文献
- 第6章 中国转向消费拉动型增长的挑战与机遇
- 一 新时期中国扩大内需战略的启示
- 二 消费拉动内需是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动力
- 三 消费拉动内需增长势头强劲、潜力巨大
- 四 扩大和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进一步推进经济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
- 五 关于扩大和更好地满足国内需求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第7章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内生演变及适应性效率
- 一 引言
- 二 理论框架
- 三 中国户籍制度的演变
- 四 户籍制度演变的适应性效率
- 五 总结和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第8章 早期新冠疫情对中国收入不平等和贫困的影响:来自混合数据分析的发现
- 一 引言
- 二 识别策略
- 三 数据
- 四 国内疫情对收入分布和贫困的影响
- 五 进一步讨论:哪类人、哪项收入更容易因疫返贫?
- 六 总结和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9章 新冠疫情对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基于个体追踪调查的分析
- 一 引言
- 二 文献综述
- 三 数据来源和说明
- 四 方法论与模型设定
- 五 估计结果
- 六 结论
- 第10章 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战略和路径
- 一 中国为何提出双碳目标
- 二 碳中和是发展模式的深刻转型
- 三 实现碳中和的机制
- 四 中国制造业转型的双碳目标与挑战
- 五 将双碳目标纳入生态文明规划
- 六 实现碳中和的战略与机制
- 七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11章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机制和发展:欧盟与中国的比较
- 一 碳排放交易市场的历史与结构
- 二 来自欧盟与中国的证据
- 三 结论和进一步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12章 中国的碳中和转型及其对澳大利亚的影响
- 一 引言
- 二 澳大利亚视角下的中国气候政策
- 三 方法论
- 四 中国碳中性转型对澳大利亚经济、产业和地区的影响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13章 合作、冲突与对华出口
- 一 引言
- 二 衡量与中国的双边贸易和政治关系
- 三 实证模型、数据和结果
- 四 冲突与合作
- 五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14章 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技术竞争
- 一 引言
- 二 技术竞争的加剧
- 三 管控技术竞争的溢出效应
- 四 第三方在管控竞争方面的作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