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汉唐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今日丝绸之路研究的重镇。

内容简介

本书的重要学术价值在于为古都西安接续国际学术界百年来丝绸之路研究的学术传统和热情,搭建新的学术平台,为推动丝绸之路研究尽绵薄之力。同时也在认识中华文明融合外来文明成份的基础上,揭示外来文明中所融入的中华文明成份,推动各界对丝路上的多维交流史形成更为客观的认识。

目录

  • 版权信息
  • 《丝绸之路研究集刊》编委会
  • 洛阳中古石刻美术遗迹中的动物世界
  • 一 洛阳出土石刻文物中的动物生态化美术遗迹
  • 二 石刻美术题材中带有“场景寓意”的胡风人物造像
  • 三 洛阳文物遗迹中相关美术题材的文化学梳理
  • 四 洛阳文物遗迹中相关美术题材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的思考
  • 龟兹石窟壁画中的释迦菩萨
  • 一 龟兹石窟中关于释迦牟尼菩萨的壁画题材
  • 二 以本生、因缘为主的故事画表现轮回时代的释迦菩萨
  • 三 最后身菩萨——以释迦菩萨的传记为中心
  • 入华粟特人墓志的民族性关联意象研究
  • 一 边缘与中心——民族心理分域认知下的地理意象
  • 二 龙庭与胡笳——中原夷狄观念影响下的民族意象
  • 三 武力与征战——强健民族体魄支配下的军事意象
  • 结语
  • 《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碑文再识读[1]
  • 一 《北凉沮渠安周造佛寺碑》概况
  • 二 研究状况
  • 三 碑文再识读
  • 结语
  • 唐太宗贞观年间焉耆与唐朝、西突厥关系的演变
  • 一 《安元寿墓志》与焉耆和咄陆可汗的联姻
  • 二 《元武寿墓志》与西州道行军前后焉耆的动向
  • 三 《侯仁恺墓志》所记唐朝与龟兹战事钩沉
  • 丝绸之路上丝绸技术西传之推论
  • 一 大使厅壁画的研究解读
  • 二 丝绸技术西传传说与大使厅壁画的意义
  • 三 丝绸在当地的发展和传承
  • “笈多式椅背”入中国考
  • 小引
  • 一 仅盛行于唐高宗时期的奇特造像
  • 二 优填王造像的“椅具”及其总体图式
  • 三 “椅具”图像溯源:椅背上的笈多艺术
  • 四 “椅具”图像流衍之一:弧线拱尖图式与敦煌壁画及泥佛像
  • 五 “椅具”图像流衍之二:单体圆雕、塔壁浮雕、彩塑构件及藏地摩崖造像中的“标准”、“创例”与“特例”
  • 六 “椅具”图像流衍之三:从龙门石窟到“光宅样式”中的弧线拱尖图式
  • 七 “椅具”图像流衍之四:“菩提瑞像”与陆上南方丝绸之路
  • 八 “椅具”图像流衍之五:“笈多式椅背”的“北传”与“南传”路线之设想、行迹及遗例
  • 九 “椅具”图像流衍之六:椅背上的“宝瓶”与波罗王朝
  • 十 “椅具”图像流衍之七:“六拏具”缘起之猜想
  • 敦煌石窟弥勒净土中的“宫阙”及其所在平面探析
  • 一 印度与中原:敦煌北朝“宫阙”及其所在平面源流
  • 二 敦煌隋唐弥勒净土变之“倒凹形平面新宫阙”
  • 三 隋唐两京“倒凹形平面新宫阙”
  • 结语
  • 莫高窟第148窟药师经变中的石经幢图像研究[1]
  • 一 敦煌壁画中的各类幢图像
  • 二 第148窟石经幢图像的特殊性及复原唐代经幢实物的图像价值
  • 三 第148窟石经幢图像反映出药师信仰的显密融合
  • 结语
  • 莫高窟第148窟“未生怨”所见唐代宅邸布局及建筑样式[1]
  • 引言
  • 一 “未生怨”图像内容
  • 二 “未生怨”中的院落
  • 三 “未生怨”中的建筑
  • 结语
  • 画意与玄相:敦煌纸画多子塔图
  • 一 介绍:“多子塔图”
  • 二 群像组成的塔
  • 三 非建构性的塔
  • 四 莲茎连通的塔
  • 结语
  • 形象史学视角下的中国古代女子家具考[1]
  • 一 屏具
  • 二 坐具
  • 三 凭具
  • 四 承具
  • 五 庋具
  • 结语
  • 多重华严与五台再现
  • 一 窟室正壁图像的整体解读
  • 二 中心佛坛文殊涵摄下的多重华严结构
  • 三 佛国与世间——五台山的再现
  • 四 水月观音与华严救度
  • 结语
  • 被遗忘的璀璨:丝路岩彩绘画技法的现代性因素浅析
  • 一 丝路沿线大放异彩的矿物色绘画
  • 二 色彩之变与中国现代岩彩画设色技法的产生
  • 三 岩彩设色的自身特质与现代绘画的材料选择
  • 四 岩彩设色理论的现代性因素解析
  • 结语
  • 从栖霞寺舍利塔经赞题记考其建造年代
  • 一 关于栖霞寺舍利塔建造年代既往研究简述
  • 二 关于舍利塔上经赞题记的考订
  • 三 《楞严经》经赞的背后
  • 四 《缘起偈》与舍利塔的关系
  • 结语
  • 宋代香药蕃商考述[1]
  • 一 香药蕃商事辑
  • 二 蕃商身份及国别
  • 三 蕃商经营商品分析
  • 结语
  • 回鹘人的罪业
  • A 普通教众和/或僧尼所犯的非邪淫类宗教罪行
  • B 杀害和虐待动物
  • C “普通罪行”
  • D 当权者的罪行
  • E 僧侣的非梵行
  • F 普通信众的非梵行
  • G 杀人罪
  • H 在法术领域的罪业
  • 流动与突变:喜马拉雅西部地区阿奇寺壁画中的伊朗狩猎主题
  • 一 介绍
  • 二 萨珊艺术中的猎狮者
  • 三 后萨珊艺术与松载殿猎狮者形象的相似之处
  • 四 阿奇寺猎狮图案介绍
  • 五 松载殿狩猎场景的来源
  • 结论
  • 元代三皇信仰考述
  • 一 三皇信仰的繁荣
  • 二 官民合祀推动三皇信仰的广泛传播
  • 三 三皇信仰是文化的继承与融合的体现
  • 结语
  • 《嘉靖十九年陕西乡试题名碑》考释
  • 一 碑文抄录
  • 二 题记考释
  • 三 题名考释
  • 结语
  • 谢苗诺夫亚洲腹地考察及其著作《天山游记》
  • 一 谢苗诺夫中亚和新疆沿边考察的背景
  • 二 谢苗诺夫亚洲腹地考察线路
  • 三 谢苗诺夫《天山游记》所持的殖民观点
  • 四 谢苗诺夫考察评述
  • 常书鸿与1951年北京“敦煌文物展览”
  • 引言
  • 一 艰难岁月
  • 二 接管与拦车
  • 三 北京展览
  • 四 浴火重生
  • 五 关于“纯属杜撰”
  • 结语
  • 走向未来的过去
  • 一 边疆考古的范围界定
  • 二 从信古、疑古、考古中走来的中国考古学
  • 三 近代海内外学者对中国西北及北部边疆的考古调查与重要研究
  • 四 近代海内外学者对中国南方与西南边疆的考古调查与重要研究
  • 结语:过去的未来
  • 追迹西域文明:塔里木地区七十年考古概况
  • 一 塔里木地区文物古迹的属性特点与考古历程
  • 二 城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三 烽燧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四 佛教遗址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五 古代墓葬的考古调查与发掘
  • 六 古代岩画的考古调查
  • 结语
  • 基于可视化软件的敦煌学刊物热词分析
  • 一 数据来源与方法
  • 二 数据分析所见敦煌学热词
  • 三 两家刊物的不同侧重点与原因分析
  • 四 敦煌学研究领域的热词
  • 结语
  • 译介学视角下《西游记》维吾尔文译本研究
  • 一 《西游记》维吾尔文译本版本
  • 二 《西游记》维吾尔文译本的译者
  • 三 维吾尔文译本的翻译背景及过程
  • 四 《西游记》维吾尔文译本的评价
  • “楼兰学”领域又一里程碑式著作
  • 一 前言
  • 二 《楼兰报告》的主要内容
  • 三 《楼兰报告》的主要贡献
  • 结语
  • 英文摘要
  • 征稿启事
  • 稿件格式规范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