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用户推荐指数
哲学与宗教
类型
6.9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24千字
字数
2025-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老祖宗留下来的规矩,让你在复杂的世界里,做个明白人。
内容简介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老祖宗留下了许多“不成文”的禁忌或规矩,这些规矩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人们的行为,既反映了传统文化,也是千百年来的礼仪积淀。
本书以漫画的形式,生动活泼的风格,图文并茂地阐释了诸多中国老规矩,内容涉及起居、会客、交际、礼节、打扮等,解析不同生活场景中的处世之道,旨在抓住时间的针脚,让美好的品德、家风和教养为每个人熟知和铭记。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前言
- 第一章 饭桌上的规矩
- 入座安排长幼有序
- 入座后,右手持筷,左手扶饭碗
- 不能用筷子敲碗
- 筷子不要插在饭里
- 夹了的菜别再往回放
- 在有些场合要使用公筷
- 不可用筷子剔牙
- 切忌“脏筷”“粘筷”“泪筷”“叉筷”“长短筷”“舞筷”
- 吃饭时不说不吉利的话
- 吃鱼时不能说“翻”
- 吃饭时不要吧唧嘴,喝汤尽量不要发出声音
- 吃东西要注意为别人留一些
- 用餐过程中,随时保持餐具整洁
- 不能把喜欢的食物都摆到自己面前
- 给人盛饭时不能说“还要饭吗”
- 吃饭不能端着碗到处跑
- 吃多少盛多少,不可浪费食物
- 不在饭桌上对着人剔牙
- 点菜要把握“三个规矩”
- 不要当众对饭菜指指点点
- 茶七饭八酒十分
- 上茶不过三杯
- 观“茶色”,及时换茶叶
- 壶嘴不能对着人
- 食时不叹,不训斥子弟
- 聚会迟到要“罚酒三杯”
- 主人示意结束,客人才能离席
- 饭前便后要洗手
- 第二章 走亲访友的规矩
- 提前预约,不做不速之客
- 拜访亲友选择合适的时间
- 做客不能空手上门
- 送礼牢记“三送三不送”
- 做客时,不要进无人房间
- 未经他人同意,不乱动他人物品
- 主人在忙,你要主动帮忙
- 饭点儿要及时“躲饭”
- 串门不能“屁股沉”
- 客在不扫地,扫地得罪人
- 晚辈见到长辈要主动问候
- 长辈面前不要乱开玩笑
- 长辈予物,须双手奉接
- 长者立,不可坐,长者来,必起立
- 对长辈不可直呼其名
- 客人到,要起身迎接
- 走亲访友“三不聊”
- 离开时,要向主人道别并表达感谢
- 让人头大的“份子钱”
- 参加婚丧嫁娶仪式,要穿对衣服
- 第三章 言行举止的规矩
- 坐有坐相
- 站有站相
- 走有走相,不做“低头族”
- 敲门时手不能太重
- 衣帽不要放在他人衣帽之上
- 不要对别人品头论足
- 别人交谈时不要打岔
- 不要用食指指人
- 递剪刀时,刀尖不对别人
- 进出门时不要踩门槛
- 不可倚门框站立
- 外出和回来时要和家人打招呼
- 别当着外人“咬耳朵”
- 坐着千万不要抖腿
- 说话不能“大嗓门”
- 丑话说到前头
- 话不说满,事不做绝
- 人在难处不加言
- 男人忌摸头,女人忌摸腰
- 人前背后不能说闲话
-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 不要斜眼看人
- 不占小便宜
- 见面作揖可别随便拱手
- 正月不剃头
- 本命年要穿红
- 第四章 公众场合的规矩
- 排队时不可插队
- 帮走在后面的人拉住门
- 说脏话不礼貌
- 不要大声喧哗
- 不随地吐痰,要吐在纸巾里
- 不要冲着别人打喷嚏
- 不要在公众场合挖鼻孔
- 两人站着谈话,不可从二人中间穿过
- 别随便拍人肩膀
- 别当着外人的面训斥孩子
- 别拿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当借口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