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看尖端科学如何更全面地展现罗马和古代社会的面貌。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从气候学、动物学、植物学、骨骼学等自然科学学科考察古罗马历史的论文集,斯坦福大学历史学教授瓦尔特·沙伊德尔汇集了处于领域前沿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和遗传学家的七篇论文,其研究成果有助于重建古罗马世界的生活。

他们讨论了气候变化及其对古罗马史的影响;以丰富的人类骨骼材料记录构建了一个生物档案库,其中保存了有关健康、营养、疾病、工作等重要信息;展示了如何将古代DNA用于追踪传染病的扩散,以及牲畜和农作物随人的传播。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致谢
  • 导论
  • 第一篇 古罗马气候的重建
  • 第二篇 考古植物学:人类与植物互动的考古学
  • 第三篇 动物考古学:根据考古动物遗骸重建自然与文化环境
  • 第四篇 骨骼、牙齿与历史
  • 第五篇 人类的发育和身高
  • 第六篇 古代DNA
  • 第七篇 现代DNA与古代地中海地区
  • 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古罗马世界的跨学科研究

    自然科学长久以来在解读古代历史方面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无论是铭文、硬币,还是莎草纸和羊皮纸上的文献,各种原始素材的研究都离不开科学分析的辅助。近年来,随着遗传学和气候替代指标等新型证据的出现,自然科学的贡献进一步凸显,推动历史研究进入了一个跨学科的新阶段。古罗马世界的研究同样离不开这一跨学科的趋势。气候,特别是气候变化,对农业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罗马国力的扩张和繁荣正是在温暖、稳定和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实现的。罗马帝国的独特地位很可能不仅仅是巧合,而是制度、地缘政治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从公元二世纪开始,随着罗马国力的衰落,气候也变得更加不稳定。气候变化与帝国的兴衰有着密切的时间关联,但其中的因果关系仍需深入探究。气候变化的历史不仅是自然的历史,更是人类韧性和适应能力的历史。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于植物残留物的研究,确实是有新意,植物残留物的研究为理解古罗马经济和社会提供了新的视角。这些残留物与气候条件的研究紧密相关,共同揭示了罗马经济的发展和变化。例如,裸麦和橄榄栽培的扩张反映了罗马农业的发展;而长距离运输的作物则揭示了贸易的活跃度和帝国的影响力。罗马军队的食物供应和粮仓害虫的入侵等具体案例,进一步揭示了罗马帝国对生产模式和人口规模的影响。城市遗址内的植物生产证据,与人口规模的争论密切相关,为我们理解古罗马城市提供了重要线索。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是专业的人文社科学术出版机构,以“创社科经典,出传世文献”为己任,出版经管、社会学、历史、文化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