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66千字
字数
2019-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通过追溯学术交流体系的演变历程,论述数字科研环境给学术交流带来的影响,从而对学术信息交流体系进行重构。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探讨了学术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评价。其中以追溯计量在科学评价和科研管理中的应用为起点,通过计量潮的兴起以及欧美各国基于计量的科学评价实践,基于SWOT分析解读各国科研评价体系特点,析出其中主要发展趋势和核心变量;并通过传统文献计量、网络计量与同行评议的定量比较,探索三者在科研评价中的有效性、可信性,以及科学评价的多维性;基于主成分分析解析科学评价结构的多维构成;在上述分析基础上,依据负责任计量原则、兰德公司决策树、旧金山宣言以及莱顿宣言的思想精髓,很后提出我国科学评价体系建设原则以及科技政策制定的建议。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序言
- 前言
- 学术交流篇
- 第一章 学术交流的困囿与体系重构
- 第一节 学术交流的变革
- 第二节 数字化学术交流实践与模型研究
- 第三节 米氏理论的不适用性及新理论的出现
- 第四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二章 学术信息交流体系演变历程分析
- 第一节 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确立
- 第二节 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发展
- 第三节 学术信息交流的危机
- 第四节 网络给学术信息交流带来的变革
- 第三章 网络学术信息交流实践一
- 第一节 无形学院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电子无形学院结构分析
- 第三节 网络合作
- 第四节 电子无形学院特点分析
- 第四章 网络学术信息交流实践二
- 第一节 网络环境下的灰色文献
- 第二节 网络环境下的预印本
- 第三节 英杰芬格编辑政策、研究峰值与灰色文献适应性的思考
- 第五章 网络学术信息交流实践三
- 第一节 信息供应链中不断深化的矛盾
- 第二节 开放获取标志性事件列举
- 第三节 开放获取对学术交流影响分析
- 第六章 基于网络的学术信息交流体系构建
- 第一节 SCSI构建基础
- 第二节 SCSI构建原则
- 第三节 SCSI体系构建
- 第四节 SCSI与图书馆职能定位
- 第五节 基于网络学术信息交流体系的未来发展
- 学术评价篇
- 第七章 计量潮的兴起
- 第八章 文献计量的演变及计量潮的到来
- 第一节 文献计量的问世
- 第二节 引文索引的出现
- 第三节 H-指数的提出
- 第四节 替代计量学的产生
- 第五节 计量潮的到来
- 第九章 欧美以计量为基础的科研评价体系
- 第一节 国际性标准的实施
- 第二节 国际性定量化信息系统的应用
- 第三节 美国的科技政策学
- 第四节 英国的循证决策
- 第五节 澳大利亚的ERA体系
- 第六节 加拿大的CAHS系统
- 第七节 中国的循证决策
- 第十章 科研评价指标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本书采用的数据库
- 第二节 数据库指标及其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三节 同行评议与文献计量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四节 同行评议与网络引文相关性实证分析
- 第五节 期刊影响因子与单篇论文影响力关系实证分析
- 第六节 替代计量指标可行性实证分析
- 第七节 论文层面科学评价的多维构成解析
- 第八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一章 科技政策视角下科学评价原则及其指标的解读
- 第一节 POP与科学界的拟态
- 第二节 纠偏计量与国际宣言
- 第三节 计量潮与RESPONSIBLE METRICS
- 第四节 评价目的与评价体系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十二章 对中国科研评价体系的建议
- 第一节 科研评价趋向解读
- 第二节 关于我国科研评价体系建设的建议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