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传统村落整合助力基层社会治理

内容简介

基层社会的有序整合是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前提与基础。由于有自生性的社会组织和制度,这在传统社会基本上不成问题。但在社会变迁的背景下,我国部分基层地区出现了较多的不和谐因素,这就需要我们从传统社会中寻求借鉴与帮助。 海南杞方言黎族支系的合亩制村落中就保留着比较多村落整合的传统因素。虽然合亩制等传统社会政治组织形式已不复存在,但是其基层社会的传统整合因素却保留了下来。这种传统性既体现在村落内部,亦表现在村际之间。该地区村际间的紧密联系与整合值得其它地区研究和借鉴。 本论文主要使用田野调查资料和文献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海南杞方言黎族基层社会的传统及其现代遗存,尤其注重发现村际间紧密交往的传统及其形成机制。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杞方言黎族地区的社会变迁是形式而非本质,即传统村际交往和整合形式发生了变化,但传统性本身还有极大的保留,尤其表现在对交往主体价值层面的关怀。村际间的紧密交往与本地区的历史传统与习惯有关。正是由于传统的“共同在场感”形成机制一如既往地保留了下来,基层地域社会的团结和整合就有了可能。基层地域社会整合所赖以形成的该种机制对其它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文库》编委会
  • 田野调查部分图片
  • 总序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观照、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创新
  • 第五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六节 田野调查经历
  • 第二章 走近三个黎村
  • 第一节 自然与人文生境
  • 第二节 行政区划变迁
  • 第三节 三个黎村概况
  • 第三章 传统村际关系
  • 第一节 村际间的社会与政治组织
  • 第二节 村庄内的社会与政治组织
  • 第四章 现代村际关系
  • 第一节 村际关系形式上的变迁
  • 第二节 村落生活中不变的传统
  • 第三节 村际间的日常合作与竞争
  • 第五章 “共同在场感”与紧密村际关系的形成
  • 第一节 黎族社会的交往风习
  • 第二节 “共同在场感”的构建
  • 第三节 村际交往的“整村”特征:形式亲缘关系
  • 第六章 结论
  • 一 村际关系发生了形式而非本质的变化
  • 二 现代村际关系模式源自传统的实践
  • 三 “共同在场感”造就了地域社会的整合
  • 四 地域社会研究的新视角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