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音乐专业必修的基本乐理,是理解音乐表现的基石。

内容简介

基本乐理是普通高等院校音乐专业必修理论课程之一。本课程系统讲授了有关音乐理论与实践的最基本知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获得理解音乐表现的基本语言、逻辑和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音乐理论课程和发展音乐技能奠定基础。通俗地讲,基本乐理是构建任何音乐知识系统不可或缺的根本,是培育其他音乐关联知识的土壤,是开启音乐之门的钥匙。

目录

  • 版权信息
  • 21世纪普通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编委会
  • 基本乐理编委会
  • 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音与音的性质
  • 第一节 音的产生与类别
  • 一、音的产生
  • 二、音的类别
  • 三、音、乐音与噪音
  • 第二节 音的性质
  • 一、音高
  • 二、音长
  • 三、音量
  • 四、音色
  • 第三节 乐音体系 音列 音级
  • 一、乐音体系
  • 二、音列
  • 三、音级
  • 第四节 基本音级 音名与唱名
  • 一、基本音级
  • 二、音名
  • 三、唱名
  • 第五节 半音与全音
  • 一、半音
  • 二、全音
  • 第六节 变化音级 变音记号 等音
  • 一、变化音级
  • 二、变音记号
  • 三、等音
  • 第七节 音的分组
  • 一、音的分组
  • 二、八度
  • 第八节 音域与音区
  • 一、音域
  • 二、音区
  • 习题一
  • 第二章记谱法
  • 第一节 五线谱记谱法
  • 一、五线谱的线与间
  • 二、谱号
  • 三、谱表
  • 第二节 简谱记谱法
  • 一、音的高低
  • 二、音的长短
  • 三、简谱中的调号
  • 四、简谱的书写格式
  • 习题二
  • 第三章音符与休止符
  • 第一节 五线谱与简谱中的音符
  • 一、五线谱中的音符
  • 二、简谱中的音符
  • 第二节 五线谱与简谱中的休止符
  • 一、五线谱中的休止符
  • 二、简谱中的休止符
  • 第三节 五线谱与简谱中的附点音符
  • 一、五线谱中的附点音符
  • 二、简谱中的附点音符
  • 三、乐谱的正确写法
  • 习题三
  • 第四章节奏与节拍
  • 第一节 节奏与节奏型
  • 一、节奏
  • 二、节奏型
  • 第二节 节拍与各种拍子分类
  • 一、节拍
  • 二、拍子
  • 第三节 节拍中的强弱关系在节奏中的体现
  • 第四节 音符均分的特殊形式
  • 第五节 弱起小节与切分音
  • 第六节 音值组合法
  • 一、音值组合法
  • 二、音值组合法的规则
  • 三、举例归类划分
  • 第七节 常见节拍的挥拍图式
  • 习题四
  • 第五章音程
  • 第一节 音程与音程的种类
  • 一、音程
  • 二、音程的种类
  • 三、音程的读写方法
  • 第二节 音程的级数与音数
  • 一、音程的级数
  • 二、音程的音数
  • 三、音程的名称与简写标记
  • 第三节 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
  • 一、自然音程
  • 二、基本音程
  • 三、度数相同、音数不同的各种音程的相互关系
  • 四、变化音程
  • 第四节 单音程与复音程
  • 一、单音程
  • 二、复音程
  • 三、单音程与复音程的关系
  • 第五节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 一、协和音程
  • 二、不协和音程
  •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 一、音程的转位
  • 二、音程转位的一般规律
  • 三、音程转位的特例
  • 第七节 等音程
  • 一、等音程
  • 二、等音程的种类
  • 二、自然音程的等音程
  • 习题五
  • 第六章和弦
  • 第一节 和弦概述
  • 第二节 三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 一、三和弦的类型
  • 二、三和弦的转位
  • 第三节 七和弦的原位与转位
  • 一、七和弦的类型
  • 二、七和弦的转位
  • 第四节 构成与识别和弦的方法
  • 一、三和弦的构成
  • 二、七和弦的构成
  • 三、转位和弦的构成
  • 第五节 等和弦
  • 1.结构及名称相同的等和弦
  • 2.结构及名称不同的等和弦
  • 习题六
  • 第七章调调号译谱
  • 第一节 调
  • 第二节 调号
  • 第三节 译谱
  • 习题七
  • 第八章调式
  • 第一节 关于调式的基本概念
  • 一、调式
  • 二、主音
  • 三、调与调性
  • 四、调式音阶
  • 五、调式音级
  • 第二节 大调式
  • 一、自然大调
  • 二、和声大调
  • 三、旋律大调
  • 第三节 小调式
  • 一、自然小调
  • 二、和声小调
  • 三、旋律小调
  • 第四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标记和名称
  • 第五节 大小调式音级的特性
  • 第六节 大调各调 关系大小调 小调各调
  • 第七节 同主音大小调
  • 第八节 大、小调式的辨明与识别
  • 习题八
  • 第九章中古调式
  • 第一节 中古调式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中古调式的表现形式
  • 一、伊奥尼亚调式(Ionian)
  • 二、多利亚调式(Dorian)
  • 三、弗里几亚调式(Phrygian)
  • 四、利底亚调式(Lydian)
  • 五、混合利底亚调式(Mixolydian)
  • 六、爱奥利亚调式(Aeolian)
  • 七、洛克利亚调式(Locrian)
  • 习题九
  • 第十章中国民族调式
  • 第一节 五声调式
  • 一、五声音阶
  • 二、五声音阶的特点
  • 三、五声音阶的结构
  • 四、五声音阶的骨干音
  • 第二节 六声调式
  • 一、正音与偏音
  • 二、六声调式
  • 第三节 七声调式
  • 一、雅乐音阶
  • 二、清乐音阶
  • 三、燕乐音阶
  • 四、音阶对比
  • 第四节 中国民族调式的旋律特征及其判断方法
  • 一、五声调式的功能音与色彩音
  • 二、五声及六声、七声调式的旋律特点
  • 三、五声调式缺省音的结构形态
  • 四、同宫系统调及调号
  • 五、中国民族调式的判断
  • 习题十
  • 第十一章调的关系
  • 第一节 关系大小调
  • 一、关系大小调
  • 二、关系大小调的调式关系
  • 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
  • 一、同主音大小调
  • 二、同主音大、小调调号的关系
  • 二、同主音大、小调音阶的关系
  • 四、同主音大、小调的区别
  • 第三节 同宫系统调
  • 一、同宫系统调
  • 二、同宫系统调调号的关系
  • 三、同宫系统调调式的关系
  • 四、同宫系统调音程的关系
  • 第四节 同主音系统调
  • 一、同主音系统调
  • 二、同主音大小调
  • 三、同主音五声调式、六声调式、七声调式
  • 第五节 调的远近关系
  • 一、近关系调
  • 二、远关系调
  • 第六节 等音调
  • 习题十一
  • 第十二章转调
  • 第一节 调关系
  • 一、近关系调
  • 二、远关系调
  • 第二节 转调
  • 一、转调的概念及意义
  • 二、转调的形式
  • 第三节 离调
  • 一、离调的概念
  • 二、离调的特征
  • 习题十二
  • 第十三章调式中的音程与和弦
  • 第一节 大小调式中的音程
  • 一、自然大调中的音程
  • 二、自然小调中的音程
  • 三、和声大调中的音程
  • 四、和声小调中的音程
  • 五、和声调式的特性音程
  • 第二节 音程所属调性的判断方法
  • 第三节 稳定音程与不稳定音程
  • 一、稳定音程
  • 二、不稳定音程
  • 第四节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 一、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 二、不协和音程的解决
  • 第五节 大小调式中的和弦
  • 一、调式中和弦的名称与标记方法
  • 二、大小调式中的三和弦
  • 三、大小调式中的七和弦
  • 第六节 和弦所属调性的判断方法
  • 第七节 大小调式中的属七与导七和弦的解决方法
  • 习题十三
  • 第十四章调式变音与半音阶
  • 第一节 调式变音
  • 一、调式变音的概念及意义
  • 二、调式变音的种类
  • 三、调式变音实例
  • 第二节 半音阶
  • 一、常用半音阶记谱法
  • 二、简易半音阶记谱法
  • 习题十四
  • 第十五章移调
  • 第一节 移调的意义
  • 一、移调
  • 二、移调的意义
  • 第二节 移调的方法
  • 一、按照音程移调
  • 二、更改调号的移调
  • 三、更改谱号的移调
  • 习题十五
  • 第十六章音乐中常见的各种装饰音、略写记号用法及其他记号
  • 第一节 装饰音
  • 一、倚音
  • 二、波音
  • 三、颤音
  • 四、回音
  • 第二节 略写记号
  • 一、移高八度记号
  • 二、移低八度记号
  • 三、高八度重复记号
  • 四、低八度重复记号
  • 五、长休止记号
  • 六、震音记号
  • 七、反复记号
  • 第三节 记谱法中的其他常用记号
  • 一、连音记号
  • 二、跳音记号
  • 三、保持音记号
  • 四、琶音记号
  • 五、滑音记号
  • 六.延长号
  • 七.换气记号
  • 习题十六
  • 第十七章速度、力度、感情术语
  • 第一节 速度
  • 一、速度在音乐中的意义
  • 二、速度标记
  • 第二节 力度与感情术语
  • 一、力度在音乐中的意义
  • 二、力度标记
  • 三、常用感情术语
  • 第十八章常见律制概述
  • 第一节 三种律制的生律法
  • 一、五度相生律
  • 二、纯律
  • 三、十二平均律
  • 第二节 三种律制的比较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暨南大学出版社

暨南大学出版社为“侨”而生,因“侨”而兴,砥砺卅五载,春华秋实,书香五洲,声教四海。始立以来,以“侨”为“桥”,厚植文化,秉承推动华文教育、服务教学科研、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出版理念,着力华文教材、华侨华人研究、岭南文化研究、高校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已累计出版各类图书7000余种,《中文》《汉语》等华文教材发行海外80多个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