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互联网与深度学习结合,探讨教学策略及方法。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互联网对学校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的影响,将互联网与中小学所开展的深度学习活动有机融合,采用教学调研、课堂观察、访谈、文本分析等方法,积极探索使用互联网如何能够积极促进有效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本书是作为课题组成员的一线教师共同完成的,主要介绍了深度学习的基本原理,以及在中小学数学、语文、英语、信息技术、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中展开“互联网+深度学习”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研究。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作者的话
  • 1 深度学习概述
  • 1.1 深度学习的重要性和研究意义
  • 1.2 什么是深度学习
  • 1.2.1 深度学习的定义
  • 1.2.2 深度学习的基本特征
  • 1.3 深度学习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促进深度学习的教学策略
  • 1.4.1 重建课程教学体系,提升学生批判理解水平
  • 1.4.2 重视会话协作,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
  • 1.4.3 合理设计《自主学习指南》,引导学生进行深度思考
  • 1.4.4 跨“界”备课,促进信息整合
  • 1.4.5 学法指导中渗透认知策略和元认知策略的相关知识,引发深层反思
  • 1.4.6 应用信息技术创设基于认知体验的学习[55]
  • 1.4.7 延展教学时空,创设信息化的自主学习环境
  • 1.4.8 设计高阶思维问题,启发深度思考
  • 1.4.9 应用资源工具,促进问题解决
  • 1.4.10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深度学习
  • 1.5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
  • 1.5.1 深度课堂之误解解读
  • 1.5.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学习方式的通用教学模式
  • 1.5.3 深度课堂的教学设计
  • 1.5.4 深度课堂的微课程
  • 1.5.5 深度课堂的现代信息技术和资源
  • 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数学学科深度学习的研究
  • 2.1 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
  • 2.1.1 通过翻转课堂,完善学生的课前学习
  • 2.1.2 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质疑交流—总结反思”促进课中深度学习
  • 2.1.3 通过开放性作业将学习延伸到课后
  • 2.1.4 学生反馈
  • 2.1.5 利用翻转课堂模式促进学生数学深度学习的思考
  • 2.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初中数学深度学习方式的研究
  • 2.2.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适用于什么样的数学内容
  • 2.2.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适合什么样的学生
  • 2.2.3 哪些数学教学环节适合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
  • 2.3 学生适度参与开发教学资源,促进其深度学习
  • 2.4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习题课课型中的应用研究
  • 2.4.1 高中数学习题课的结构
  • 2.4.2 教学模式
  • 2.5 深度学习需要优秀的问题提出能力和解决能力
  • 3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研究
  • 3.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SWOT分析
  • 3.1.1 优势
  • 3.1.2 劣势
  • 3.1.3 机会
  • 3.1.4 威胁
  • 3.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特点
  • 3.2.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语文学科深度学习的困境
  • 3.2.2 语文深度学习的问题解决与突破
  • 3.3 小学语文深度课堂与教师角色
  • 3.3.1 淡化教师角色,与学生一起深入习作
  • 3.3.2 淡化教师角色,和学生一起深度阅读
  • 3.4 例谈初中语文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3.5 在语文学科中开展深度学习教学实践研究的经验
  • 3.5.1 深度学习应选择适当的内容
  • 3.5.2 安排精当的课前任务
  • 3.5.3 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
  • 3.5.4 有效监控、指导学生的学习行为
  • 3.5.5 微视频制作
  • 4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英语学科深度学习的研究
  • 4.1 英语课前自主分层预习课例研究
  • 4.2 微视频在小学英语新授课基础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 4.3 如何基于小学英语教材进行“大主题和小话题”的教材重组
  • 4.3.1 教材的问题
  • 4.3.2 以往教师对教材重组的尝试
  • 4.3.3 依据《国家英语课程标准》进行教材重组
  • 4.3.4 教材重组尝试
  • 4.4 高中英语听说课实证研究
  • 4.5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高中英语深度写作教学模式及其在慕课平台的应用
  • 4.5.1 高中英语写作课堂教学面临的矛盾
  • 4.5.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写作教学模式初探
  • 4.5.3 一节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写作课的教学设计
  • 4.5.4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写作教学模式的优势
  • 4.5.5 深度写作教学模式应用于慕课平台
  • 4.6 在英语学科中运用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方式的经验
  • 4.6.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英语学科采取深度学习方式的途径
  • 4.6.2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英语学科采用深度学习方式的教学设计
  • 5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深度学习的研究
  • 5.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信息技术学科深度学习概述
  • 5.1.1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 5.1.2 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方法
  • 5.1.3 信息技术课程采用深度学习方式的必要性
  • 5.1.4 信息技术学科实施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学习方式的可行性分析
  • 5.1.5 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的小组合作形式[8]
  • 5.2 小学信息技术课上的“微翻转”
  • 5.2.1 什么是微翻转
  • 5.2.2 微翻转应用模式
  • 5.2.3 以“多媒体素材处理——微速电影”教学设计为例
  • 5.3 微课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 5.3.1 信息技术课程的日常教学情况
  • 5.3.2 信息技术课堂的应用策略
  • 5.4 在信息技术学科开展深度教学的经验
  • 5.4.1 课堂有效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
  • 5.4.2 深度课堂学习支持的手段
  • 5.4.3 信息技术深度课堂教学评价
  • 5.4.4 不同学段的深度学习方式
  • 5.4.5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支撑运用深度学习方式的教学策略
  • 6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物理学科深度学习方式的研究
  • 6.1 基于“自助实验”的深度课堂概述
  • 6.1.1 自助实验的目的和意义
  • 6.1.2 深度课堂在“自助实验”中的价值
  • 6.1.3 基于“自助实验”深度课堂的特点
  • 6.2 基于自助主题实验(物理活动课)的深度课堂案例研究
  • 6.2.1 基于自助主题实验深度课堂的教学设计
  • 6.2.2 基于自助主题实验的深度课堂的环节
  • 6.2.3 基于自助主题实验的深度课堂课例——温度计
  • 6.2.4 基于自助主题实验的深度课堂系列课例
  • 6.3 基于自助探究实验的深度课堂案例研究
  • 6.3.1 基于自助探究实验的深度课堂教学设计
  • 6.3.2 基于自助探究实验的深度课堂环节
  • 6.3.3 基于自助探究实验的深度课堂课例——“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
  • 6.3.4 基于自助探究实验的深度课堂系列课例
  • 6.4 在物理学科中开展基于“自助实验”深度课堂教学研究的经验
  • 6.4.1 微素材的设计与制作是自助实验顺利进行的前提
  • 6.4.2 深度课堂的教学设计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保障
  • 7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化学学科的深度课堂研究
  • 7.1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化学学科深度学习方式概述
  • 7.2 化学引言课课例研究
  • 7.3 深度课堂中微视频的运用
  • 7.3.1 微视频是发挥深度课堂优势的重要手段
  • 7.3.2 利用微视频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几点策略
  • 7.4 高中化学新授课课例研究
  • 7.5 高中化学复习课课例研究
  • 7.6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学习方式的探析
  • 7.6.1 教学内容的选择
  • 7.6.2 微视频和课前学案的制作
  • 7.6.3 课前学案的分析与反馈
  • 7.6.4 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实施
  • 7.6.5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深度学习的挑战
  • 7.7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化学学科采用深度学习方式的经验
  • 7.7.1 基于教学目标的整体教学设计是关键
  • 7.7.2 微视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发学生深入思考
  • 7.7.3 前测练习帮助学生在应用实践中落实方法,找到疑惑点
  • 7.7.4 课堂“交锋”助力学生解决个性化问题,达到知识内化和思维提升
  • 7.7.5 基于互联网教育环境的化学学科深度学习方式的反思
  • 8 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生物学科深度学习方式的研究
  • 8.1 利用微视频促进初中生深度学习
  • 8.1.1 微视频在初中生物新授课教学中的作用
  • 8.1.2 获得微视频的途径
  • 8.1.3 利用微视频进行深度学习的课例
  • 8.2 促进高中生深度学习的翻转课堂的设计与实施
  • 8.2.1 第一个环节是查阅资料,制作教学微视频
  • 8.2.2 第二个环节是在学生学习完微视频后完成相应的练习题,以检测对本节主要内容的掌握程度
  • 8.2.3 第三个环节是教师及时将学生做过的练习题进行批改
  • 8.2.4 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活动的设计
  • 8.3 在生物学科中开展深度学习的经验和反思
  • 8.3.1 深度课堂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
  • 8.3.2 利用微视频把好“信息传递”的第一关
  • 8.3.3 深度课堂的实施需要整体设计、统筹安排
  • 8.3.4 集体备课,减轻教学准备的强度
  • 8.3.5 学校应给予互联网教育环境下的深度学习大力支持
  • 结语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