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

内容简介

本书以交通事故纠纷一站式法律指引为题,围绕交通事故责任划分、诉讼主体责任、机动车保险以及诉讼审判等内容,选取最常见的纠纷案例进行分析解答,旨在为公民处理和应对交通事故纠纷提供一份清晰明了的一站式法律指引。

目录

  • 版权信息
  • 出版说明
  • 一、交通事故中的基础法律问题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实施后交通事故赔偿的项目有哪些?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的赔偿标准是什么?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 新交强险赔偿标准出台之前购买交强险,出台后发生交通事故,最高责任数额如何认定?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 行人或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如何划分?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 交警部门未作出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如何认定双方当事人的民事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被害人能否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 保险公司支公司是否具有诉讼主体资格?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8 如何理解道路交通事故中的“道路”?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9 未被强制性要求办理机动车号牌及注册机动车信息以及非强制办理机动车交强险的电动三轮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0 交通事故纠纷中,当事人能否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二、交通事故中的责任归责问题
  • 11 盗、抢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2 租用、出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3 买卖机动车未过户,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4 出借车牌供他人套牌使用并收取套牌费,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5 车辆运输经营人和名义经营人不一致的,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6 擅自驾驶他人机动车所导致的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7 机动车挂靠经营,当发生交通事故时,责任应如何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8 买卖报废车辆、拼装车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19 无偿代驾中,无偿驾驶人是否承担交通事故的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0 履行职务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1 学员在驾校学习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2 在机动车试乘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3 机动车存在缺陷导致交通事故发生,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4 在存有缺陷的道路上行驶,发生交通事故,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5 好意同乘,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三、交通事故中的保险问题
  • 26 未投保交强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7 被保险机动车年检合格但在发生交通事故时检验不合格的情形,是否属于保险公司免责的情形?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8 被保险人投保后,在保单生效前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保险公司应否赔付?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29 仅支付部分保险费,保险合同是否生效?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0 机动车既有交强险又有商业三责险,发生交通事故后如何认定赔偿顺序?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1 没有投保交强险的车辆在与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是否按照双方在交通事故中的责任承担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2 发生交通事故的被保险人未对受损害的第三人进行赔付而预先放弃交强险、商业三者险的保险利益的行为是否有效?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3 若存在醉驾、无证驾驶等情形,保险公司是否应在交强险、商业三者险限额内进行赔付?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4 多辆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部分机动车未投保交强险的,交强险应如何赔付?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5 自用车辆从事网约车营运未通知保险公司,发生交通事故后,保险公司是否应当予以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6 当事人故意制造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7 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8 实习期内驾驶牵引半挂车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应当予以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39 交强险“空白期”发生交通事故,保险公司是否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0 商业三者险合同中约定法律、行政法规中禁止性规定的情形,保险公司是否负有提示说明义务?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1 被保险机动车驾驶人无证、醉酒、毒驾等违法驾驶情形下,交强险保险公司的追偿权是否及于车辆所有人、管理人?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2 车辆因损坏而停运,出租车司机的车辆承包金损失是否属于交强险的赔偿范围?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3 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机动车交强险中的分项限额能否突破?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4 运输危险货物的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5 因司机原因导致下车人员人身和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是否应当在交强险责任限额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6 连环碰撞交通事故中,同一车辆的交强险可多次使用吗?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7 机动车所有权在交强险合同有效期内发生变动,当事人未办理保险变更手续,保险公司可以免除赔偿责任吗?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8 保险公司能否以已向被保险人理赔为由对抗受害人交强险赔偿请求权?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49 机动车在道路外发生交通事故,交强险是否应当予以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0 因投保人肇事逃逸造成的损失,保险公司对此是否免除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四、交通事故中的其他法律问题
  • 51 牵引半挂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如何界定?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2 司机在履行工作中发生交通事故造成用人单位损失的,该损失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3 交通事故导致“特殊体质”人员的死亡,保险公司是否可以主张减免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4 被保险机动车辆中的“车上人员”能否转化为机动车交强险及商业三者险中的“第三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5 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害人能否基于不同的法律关系分别提起诉讼要求相对人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6 交通事故中,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受害人主张误工费是否能被支持?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7 无劳动能力人在交通事故发生前一直未参加工作,现因交通事故致残,侵权人是否应赔偿残疾赔偿金?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8 一次交通事故有两次伤残鉴定,受害人的误工费应计算至哪一次定残日前一天?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59 轻便二轮摩托车等不符合通行条件的机动车驶入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致伤亡,高速公路管理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0 小客车驾驶人违章停车,乘车人开车门致第三人损伤时赔偿责任应如何确定?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1 行人或非机动车与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行人或非机动车负全责,机动车司机是否需赔付?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2 在道路上堆放、倾倒、遗撒物品等妨碍道路通行,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该如何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3 连续购车未办理转移登记,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致人损害,登记车主是否应承担损害赔偿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4 孕妇因交通事故致终止妊娠,是否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5 侵权行为导致身份不明的受害人死亡,未经法律授权的机关或者有关组织是否有权主张死亡赔偿金?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6 保险公司向机动车一方支付保险金后,是否有权向非机动车一方行使代位求偿权?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7 因道路管理维护缺陷导致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如何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8 机动车交通事故受害人有被扶养人的,被扶养人的生活费应当如何计算?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69 非运营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使用替代交通工具产生的合理费用,法院是否应予支持?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0 交通事故中,被侵权人的个人体质状况扩大损害后果的,是否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1 仲裁或者诉讼的,被保险人支付的仲裁或者诉讼费用以及其他必要的、合理的费用由谁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2 交通事故发生后,行政机关为查清事故责任依法对相关车辆进行扣押与检测,由此产生的停车费、检测费是否应由侵权人承担?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3 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社会医疗保险机构已经垫付受害人的医疗费用,受害人能否向侵权人另行主张赔偿?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4 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法院是否支持贬值损失?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5 交通事故中,签订赔偿协议后能否起诉要求撤销?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6 公共道路妨碍通行导致的交通事故,哪些主体应承担责任?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7 农村“五保户”因交通事故致死,获赔的死亡赔偿金应归谁所有?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8 因交通事故致残,赔偿权利人在残疾赔偿金计算年限届满后仍然生存,能否继续请求赔偿义务人支付残疾赔偿金?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79 “优者危险负担”原则在认定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责任中如何运用?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 80 交通事故同时构成工伤并已获得工伤赔偿,受害人就交通事故要求保险公司赔偿是否可以获得法定支持?目前哪些项目不可获得“双赔”?
  • 遇事
  • 说法
  • 找法
  • 举一反三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评分不足
1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才是普法的正确方式

    本书与以往法律相关书籍的不同之处,在于其彻底扬弃了法律文本惯常的孤傲语态。在八万余字的篇幅中,充斥着 “怎么做” 而非 “为什么” 的行动逻辑。从事故发生后的第一通电话该怎么打,到医疗费用垫付的陷阱规避;从责任认定书的复议窍门,到伤残鉴定的黄金时间窗口;从调解现场的对话策略,到诉讼文书的标准模板 —— 所有内容都被压缩为可操作的步骤流程图。这种将法律知识转化为行为指令的编码能力,体现出作者对民众法律焦虑的深刻共情:当事人需要的不是法理的炫技,而是在慌乱中能牢牢抓住的救命绳索。更难得的是,本书在 2025 年这个时间节点前瞻性地收录了自动驾驶事故责任划分、电动车碰撞大数据归责、保险平台快速理赔数字化流程等全新议题。这些内容像精准的法律雷达,扫描着未来几年交事故纠纷演变的可能轨迹。中国法治出版社素来以严谨著称,此次却允许作者采用部分口语化表达甚至对话框形式的问答设计,这种出版勇气暗示着法律普及读物的革命正在悄然发生 —— 知识传递的效率终于大过形式主义的传统。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