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94千字
字数
2018-05-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跟踪分析全球经济,发布系列季度报告。
内容简介
世界经济舞台的一幕幕总是充满跌宕和意外。为此,“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课题组自成立(2008年)以来,以季度为单元,始终关注我国宏观经济的运行和世界经济的发展情况。对各国财政收支及风险情况、宏观调控的搭配框架,以及财政政策的运行和调整方案等做了深入的跟踪分析,形成了系列季度报告。通过对各季度报告的整理编排,课题组每两年出版一本年度成果:《中国宏观经济与财政政策分析》(2008—2009)、(2010—2011)、(2012—2013)、(2014-2015)。本书是就课题组2016-2017年度的研究成果整理而成
目录
- 目录
- 2016年
- “供给侧”VS“需求侧”下的中美经济运行大格局
- 一 “需求侧”调整下的美国:降不下去的需求和降下去的供给
- (一)美国“需求侧”调整政策框架
- (二)美国经济运行:降不下去的总需求
- (三)美国经济运行:降下去的总供给
- 二 “供给侧”调整下的中国:艰难的去产能和偏离的总需求
- (一)我国总体经济形势稳中有进
- (二)三大动力增长总体乏力
- (三)新旧动能共同支撑,经济筑底前景可期
- (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优化调整并进
- 三 过渡期下的财政:理性的支出扩张与非理性的收入增长
- (一)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情况
- (二)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情况
- (三)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 四 “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框架下的金融协同
- (一)“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 (二)“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金融协同
- (三)“供给侧”财政货币政策协调的“工具箱”
- 全球化受阻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
- 一 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下半年加息概率较低
- (一)美联储可能2016年不加息或加息一次
- (二)2016年下半年热钱流出中国压力可能缓解
- (三)英国脱欧;欧洲、日本可能进一步货币宽松
- 二 中国经济:上半年稳健增长,下半年略显压力
-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运行平稳,下半年可能略微承压
- (二)第二季度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
-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依然稳健
- (四)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
- (五)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下半年可能保持适度宽松
- (六)第二季度工业生产企稳回升,企业利润稳步增长
- (七)外贸疲软,下半年有望改善
- 三 上半年财政收支平稳,下半年政策性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
- (一)上半年“营改增”全面展开
- (二)坚持民生和保增长支出的持续增长
- 四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思
- (一)财政体制改革纲举目张
- (二)“去产能”之关键问题
- (三)“去杠杆”任重而道远
- (四)将金融稳定纳入宏观调控目标
- 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乏力与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能提升的财政政策
- 一 全球经济结构性改革乏力
- (一)美国向实体经济回归的结构性改革未见实质性成效
- (二)欧元区基于货币政策的结构性改革走偏
- (三)日本“安倍经济学”舍本逐末致结构性改革被忽视
- (四)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以经济结构优化为主题的结构性改革仍然“在路上”
- 二 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初显成效
- 三 财政运行呈现若干结构性特征
- 四 促进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效能提升的财政政策建议
- (一)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难题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找准“痛点”发力
- (三)支持新动力形成的财税政策建议
- (四)为新动力形成营造良好的财税政策环境
- “民粹主义”下的世界经济失衡与中国“L”形1.0运行特征
- 一 美国经济步入繁荣期,世界经济中的“民粹主义”兴起
- (一)美国经济政策回归常态,新一轮扩张政策正在酝酿
- (二)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运行环境向好,但“民粹主义”的影响在不断强化
- 二 中国经济运行坚持稳中求进,“L”形完成探底运行第一阶段
- (一)宏观经济保持平稳运行,实体经济增长有序回归
- (二)“L”形探底运行第一阶段,实体经济成功克服“三大风险”
- 三 生产性减税效果初现,财政赤字总体可控
-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收支情况
-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 四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
- (一)深化供给侧改革需做好三件事:深得下、找得准、改得动
- (二)构建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体系
- 2017年
- 特朗普“百日新政”与中国“L”形企稳下的经济增长
- 一 美国经济保持繁荣期特征,特朗普“百日新政”有得有失
- (一)美国经济运行平稳,财政货币政策总体转向“松紧搭配”
- (二)特朗普“百日新政”与主要政策
- 二 中国经济已在“L”形底部形成企稳态势,稳中求进成为经济工作的方法论
- (一)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回升,内在构成结构不断优化
- (二)居民收入稳定增长,消费平稳运行,收入消费结构均有所提升
- (三)产业稳定增长,实体经济成为中国经济的坚实支撑
- (四)金融形势保持平稳,金融资源脱实向虚的环境总体改善
- 三 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长,但受到减税政策影响,收支矛盾仍较突出
- (一)公共财政收入平稳增长,生产性减税效应逐步显现
- (二)一般预算支出增长较快,对经济的拉动特征明显
- (三)政府性基金收支均快速增长,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保持盈余
- 四 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和方法论,实现“L”形底部运行和企稳工作的重大突破
- (一)应对经济的“L”形底部运行压力与风险是2017年宏观调控的首要目标
- (二)以加快转型升级为核心,夯实实体经济这一发展根基
- (三)着力防控资产泡沫,维护资产市场的平稳有序
- 加强金融监管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 一 美国经济缓慢复苏,下半年加息和缩表
- (一)美联储2017年下半年可能加息一次并开始缩表
- (二)2017年下半年热钱流出中国压力不大
- (三)欧洲、日本经济复苏上半场,宽松货币政策接近尾声
- 二 中国经济:增长稳健且超预期,全年完成目标无忧
- (一)上半年宏观经济略超预期
- (二)固定资产投资持续放缓
- (三)居民收入稳定增长,居民消费稳健可喜
- (四)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稳定,下半年通胀压力不大
- (五)货币供应平稳增长,下半年可能保持稳健
- (六)工业生产和利润加快增长,服务业较为稳健
- (七)外贸超预期,下半年有望持续
- 三 上半年财政支出较快,下半年政策性减收效应可能显现
- (一)财政收入较快增长
- (二)坚持民生和保增长支出的持续增长
- 四 加强金融监管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 (一)金融监管体制改革背景
- (二)金融监管体制改革与财税体制改革协调推进
- (三)建立与国家治理体系相匹配的广义财政赤字管理机制
- 全球减税浪潮与我国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之思
- 一 全球掀起新一轮减税浪潮
- (一)新一轮全球性宏观经济政策聚焦减税
- (二)减税是我国应对经济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 (三)降低宏观税负是融入全球减税浪潮的战略选择
- 二 中国减税降费助力经济稳增长
- (一)经济总量稳步保持中高速增长
- (二)经济结构优化趋势越发明显
- (三)改革保障供给的质与量均大幅提升
- (四)需求总量适度扩大与结构优化并进
- 三 减税降费助力财政运行良性发展
- 四 新一轮减税降费政策思路:结构性降低宏观税负
- (一)我国宏观税负不高但市场主体“税感”强烈
- (二)降低市场主体“税感”的落脚点是宏观税负结构而非总量
- (三)采取“结构性降负”策略提高市场主体全球竞争力
- 中国经济新时代与特朗普新政下的世界经济“调适”
- 一 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特朗普新政”再添新变数
- (一)持续在繁荣阶段运行的美国经济
- (二)“特朗普新政”的体系初步形成
- (三)中美全球经济治理框架与“特朗普变数”
- 二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时代,“五大特征”开启新发展
- (一)以供给侧改革为主线,以工业发展为重心提升发展质量
- (二)以产业发展和结构优化推进经济结构的优化提升
- (三)立足于企业效益和环境效益全力推进效益优先
- (四)“三驾马车”和创新发展成为动力提升的重要支撑
- (五)收入、物价、城镇化和房地产的良好运行成为我国经济平衡稳健的重要保障
- 三 积极财政政策深入实施,减税降费有效推进
- (一)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情况
- (二)全国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情况
- (三)全国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情况
- 四 以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推进“三大变革”
- (一)以提升产品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活质量为支撑推进质量变革
- (二)以生产效率、市场效率和协调效率为核心推进效率变革
- (三)以创新、结构、城镇化和产权保障为抓手推进动力变革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