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类型
8.0
豆瓣评分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0千字
字数
2018-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
内容简介
本书是“悦读日本”书系之一,是一部日本漫画小史。为什么说日本人有一个漫画脑?“漫画”一词是怎么来的?常磐庄如何成了漫画圣地,那里又发生过哪些有趣的故事?吉卜力的成功背后又有什么样的秘诀?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A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
目录
-
版权信息
-
内容提要
-
作者简介
-
序言 关于日本的漫画
-
引言 日本人都长着一个漫画脑?
-
第一章 明治之前的“漫画脑”发展史
-
1.“漫画”一词的由来:概念与变迁
-
2.戏画与鸟羽绘
-
3.鸟羽绘的商品化
-
4.被遗忘的人气画师耳鸟斋
-
5.大津绘
-
6.葛饰北斋与《北斋漫画》
-
第二章 从明治到大正的漫画刊物
-
1.最早的讽刺漫画杂志The Japan Punch
-
2.河锅晓齐与《绘新闻日本地》
-
3.《团团珍闻》与TOBAE
-
4.宫武外骨的《滑稽新闻》
-
5.北泽乐天与冈本一平,以及大正时代
-
第三章 战前的昭和时代:战争与动漫
-
1.一代风靡的《野良犬黑吉》与田河水泡
-
2.日本动画黎明期的开拓者们
-
第四章 战后的昭和时代:漫画家们的青春与人生
-
少年漫画:手冢治虫与漫画圣地常磐庄
-
1.“漫画之神”手冢治虫
-
2.藤子·F·不二雄:小时候,我就是大雄
-
青年漫画:“GARO系”的异色漫画家们
-
1.《月刊漫画GARO》的创办者:长井胜一与白土三平
-
2.妖怪博士水木茂和他的鬼太郎
-
3.柘植义春的“私漫画文学”
-
4.《月刊漫画GARO》与《月刊漫画COM》
-
少女漫画的罗曼史
-
1.少女漫画的草创期
-
2.少女漫画的黄金期
-
吉卜力的物语:宫崎骏与高畑勋,以及玲木敏夫
-
1.“宫桑”是个怎样的人?
-
2.《白蛇传》和《斜眼暴君》
-
3.“趴酷桑”高畑勋的大研究功
-
4.三个男人的邂逅打造了吉卜力
-
第五章 平成时代的日本动漫以及亚文化
-
1.漫画咖啡、cosplay、御宅文化、二次控、轻小说
-
2.动漫成为日本与世界相连的精神羁绊
-
后记 漫画就是永恒的火鸟
展开全部
漫画爱好者必读之书
对从小就是漫画控的我来说,这是一本必读之书。书中从早期葛饰北斋的《北斋漫画》,讲到大正的漫画刊物,再到昭和时代与战争相关的漫画,而后是战后百花齐放的漫画黄金期,在这个阶段,诞生了铁臂阿童木、哆啦 A 梦这些为人们熟知的经典形象,而蓬勃发展的青年漫画和少女漫画则让漫画成为一种多元而又纷呈的、连通想象与现实的媒介,后有吉卜力工作室创作出大量以原画为基础的巨制动漫电影,漫画由此升级为全民式的文化现象,并衍生出了漫画咖啡、cosplay、轻小说等业态。漫画即日本,本书所呈现的既是一部漫画史,也是日本历史发展的动线,是日本国民的心灵史。以前上中学的时候,正好是少女漫画的狂热时代,《天是红河岸》、《尼罗河的女儿》、《白色圆舞曲》、《阿修罗》…… 都是我超级超级喜欢的漫画,最喜欢的作者就是筱原千绘、齐藤千绘……,可以说漫画就是我的青春记忆,我还自己画了很多画作~~直到现在,漫画也是我生命中不能割舍的部分~~
想成为行家里手,最起码要把领域内的经典都通读一遍
如果只为感官刺激,只阅读最新发布的内容就好,而想成为行家里手,最起码要把领域内的经典都通读一遍。前两天我吐槽了一本名为《日本动漫艺术与动漫文化》的书,原本以为是讲日本漫画发展史的书籍,结果遇到了个文革遗少,明明是 90 后的年纪,却满口意识形态和阶级斗争的词汇。一本书下来,讲解手冢治虫和宫崎骏的阶级倾向的内容占了全书一半的内容,真是让我着实倒了胃口。好在,写日本漫画历史的书籍在【得到】不止这一本。今天读的这本《漫画脑》才真的是让我得偿所愿,读到了想读的内容。之所以开始对日本漫画史感兴趣,应该源于我个人的一些认知习惯。我喜欢相声,所以回去把从前清天桥八大怪开始的江湖杂耍,从张三禄、穷不怕开始的相声师承表,从连阔如先生的《江湖纵谈》开始进行阅读和整理,尽量融入脑中,形成自己的认知框架和历史脉络,努力做到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为此,我会尝试去收集寻找那些珍贵的影音资料,了解背后的奇闻异事,甚至把那些已经不符合这个时代的老作品,甚至是一些具有时代特征的一次性作品都收听掌握。要成为行家里手就要做到即杂又博。对相声如此,对侦探推理小说如此,对漫画亦是如此。初期对漫画的了解更多的是自己的亲历过程。从最早的圣斗士星矢开始,七龙珠、城市猎人、足球小将、阿拉蕾、猫眼三姐妹、北斗神拳、乱马 1/2、哆啦 A 梦,到中期的灌篮高手、寄生兽、美少女战士、圣子到、浪客剑心、幽游白书、功夫旋风儿,再到一些专项的漫画如金田一、名侦探柯南、棋魂、深夜食堂、欺诈猎人、无敌怪医、拍卖场到已经上了大学后才火热起来的全职猎人、海贼王、火影忍者、死神、死亡笔记等经典漫画,以及最后多成年了还在一直追更的火凤燎原,通过作品首先是有了初期的认知框架。(当然,后来更多漫画的引进,以及国内一些经典作品的推出后,就没怎么追了。所以 2018 年,初次尝试加入 B 站的 200 道题确实把我难住了。)然而这个框架是狭隘的,是非常小的一部分,他们只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在日本本土流行的一些经典漫画,而且还仅仅是被国内的出版机构,盗版发行到中国的。真正的日本漫画历史,这些作品真的能数得上的其实少之又少。鸟山明的龙珠算是现象级,海贼王以销量也可以在漫画史上留下一笔。北条司的剧画也仅仅是早期剧画作家最终的传承有所提及罢了。毕竟他们几位火的时候,漫画已经形成气候了。他们只能算是一个时代的个中翘楚。读完这本《漫画脑》后,那些真的把日本漫画从儿童读物、小报内容扩展到整个日本文化产业的支柱的先辈作家,才真的进入我们的眼帘,他们是真正的日本漫画的功臣。也许他们的画风以及不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习惯了。就像很多人读黄金时代的推理小说觉得冗长乏味,听解放前的相声莫名其妙一样。那些当年经验全日本的漫画,在我们现在看来相当的幼稚单纯。比如被誉为日本漫画之神的手冢治虫的代表作《新宝岛》《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啥的,现在看起来画风还是篇幼稚一些。(没看过的,脑补蓝胖子哆啦 A 梦的画风,藤子 F 不二雄是临摹手冢治虫的画风出身的。)基于这一点,我才写了今天的标题:如果只为感官刺激,只阅读最新发布的内容就好,而想成为行家里手,最起码要把领域内的经典都通读一遍。习惯了现在彩色漫画的风格的读者,可能很难接受我们那时候的黑白手绘画风。而千篇一律的漫画学校培养出来的高材生们,笔下的人物实在是让人难以辨认。就和很多网红脸看起来毫无辨识度一样,现在的一些漫画都像是流水线产物,实在是看不出来有什么风格。就算是国漫中的极品《一人之下》在我看来也仅仅是胜在故事情节的吸引人,无论是宝儿姐、张楚岚还是徐四、王也这些角色,如果丢到别的漫画里,我还是傻傻分不清。然而我刚才提到的那些漫画家:车田正美、鸟山明、北条司、原哲夫、高桥阳一、井上雄彦、蛭田达也、藤子不二雄、叶精作、富坚义博、武内直子、高桥留美子、梅泽春人、和月伸宏、小畑健、尾田荣一郎、岸本齐史、久保带人这些,如果你看过他们的漫画,每提到一个作家的名字,你脑海中一定会形成一个精准的形象,绝对不会脸盲,也绝对不会傻傻分不清是谁的作品,这样的漫画才是我们这一代人脑中对漫画的认知。阅读这本书,让我把我的漫画知识,向前推进了整整一个世纪。先是最先出现的日本画神葛饰北斋的一些作品,然后是最早的像漫画的鸟羽绘,然后是明治时代的一些刊登在小报和杂志上的单幅讽刺漫画,再到两次大战期间的《野良犬黑吉》和他的作者田河水泡,让我终于知道了日本漫画的来龙去脉。而这也仅仅是最早我们脑中,上世纪那些国内知名漫画家如张乐平、华君武、丰子恺、丁聪、方成这些老一代漫画家留给我们对漫画的理解。真的开始出现了我们现在定义的,像看电影一样的漫画作品的是从手冢治虫开始的。之所以无论哪一本撰写日本漫画史的书籍都把手冢治虫先生称为日本漫画之神,就是源于他开创的这种新的表现形式。哎呀,不知不觉扯了这么多,篇幅问题,我就不扩展着写了。如果你没有兴趣去研究日本漫画的历史,那也没必要听我在这絮叨。但如果你感兴趣,这本《漫画脑》真的值得一读。
你是漫山遍野的温柔
♥🌈Sweet☻ฅ*・ω・*ฅ♡拼拼凑凑の碎片🧩♥🌈Sweet☻ฅ*・ω・*ฅ♡拼拼凑凑の碎片🧩一叶知霜降,一语感深秋,霜降已至,愿你染尽霜华,心中依旧温暖如初,愿霜降时节,照顾好自己,一切安好一叶知霜降,一语感深秋,霜降已至,愿你染尽霜华,心中依旧温暖如初,愿霜降时节,照顾好自己,一切安好一叶知霜降,一语感深秋,霜降已至,愿你染尽霜华,心中依旧温暖如初,愿霜降时节,照顾好自己,一切安好时光流逝,我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卡萨布兰卡》时光流逝,我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卡萨布兰卡》时光流逝,我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卡萨布兰卡》时光流逝,我对你的爱与日俱增 ——《卡萨布兰卡》
出版方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3年6月,上海交通大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创建于2000年12月,由国家教育部主管,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和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办社宗旨是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根本方向,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传播有益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精神,发挥学校的优势和特色,为教学和科研服务,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