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以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为研究主要内容。

内容简介

空间规划作为政府在空间治理领域的一种基本工具被纳入到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改革中,由“技术”型规划向“治理”型规划的转变成为必然。然而现实的困境在于,城市空间问题应对的“技术”实现方式已经被城市规划界所熟悉,而“治理”实现方式却比较模糊。因此,探索城市规划从“技术”转向兼具“技术”与“政策”双重属性的治理型规划,成为当前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课题。

全书内容包括:新时代城市空间治理、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效用评价模型构建、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困境分析、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的治理框架、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工具及执行、基于矩阵决策模型的产权激励工具执行结果评价、关于新时代空间治理的思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1章 导论:新时代空间治理
  • 1.1 新时代的中国
  • 1.1.1 内涵转向:走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
  • 1.1.2 动力转向:迈向新阶段的城镇化
  • 1.1.3 治理转向:转向治理工具的城市规划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梳理与补缺
  • 1.2.2 实践意义:解释与验证
  • 1.3 研究内容、目标与问题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研究问题
  • 1.4 研究框架与方法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基本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概念界定
  • 2.1.1 城市空间资源
  • 2.1.2 初始配置与再配置
  • 2.1.3 产权
  • 2.1.4 交易成本
  • 2.1.5 制度
  •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综述
  • 2.2.1 国外研究综述
  • 2.2.2 国内研究综述
  • 2.2.3 研究评述
  • 第3章 理论引入: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
  • 3.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问题
  • 3.1.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制度制约
  • 3.1.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利益与权责复杂
  • 3.1.3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诉求多元
  • 3.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与产权激励
  • 3.2.1 再配置的本质是产权交易
  • 3.2.2 基于产权交易的产权运行
  • 3.2.3 产权制度下的产权交易与产权运行
  • 3.2.4 产权激励的介入
  • 3.3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中引入产权激励的理论解释
  • 3.3.1 产权激励机理:激励途径的理论推演
  • 3.3.2 产权激励效用:“交易成本”降低与“综合效益”增加的理论推演
  • 3.4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效用评价模型构建
  • 3.4.1 基于“交易成本”与“综合效益”的二维评价
  • 3.4.2 交易成本维度
  • 3.4.3 综合效益维度
  • 3.4.4 产权激励效用评价的矩阵决策模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转型解译:基于产权激励的城市空间资源配置分析
  • 4.1 初始配置主导期
  • 4.1.1 背景与制度环境
  • 4.1.2 基于梅溪湖土地整包的案例分析
  • 4.1.3 延伸思考:高综合效益与低交易成本
  • 4.2 再配置主导期
  • 4.2.1 背景与制度环境
  • 4.2.2 基于凤凰山庄拆迁的案例分析
  • 4.2.3 延伸思考:低综合效益与高交易成本
  • 4.3 再配置主导期的双重困境
  • 4.3.1 交易成本增加
  • 4.3.2 综合效益受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治理框架: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
  • 5.1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一种柔性的空间治理模式
  • 5.2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机理
  • 5.3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方式
  • 5.4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逻辑
  • 5.5 再配置的产权激励收益分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治理途径: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工具及执行
  • 6.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产权激励实施
  • 6.1.1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实现方式
  • 6.1.2 产权激励在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过程的实施程序
  • 6.1.3 产权激励政策工具执行程序
  • 6.2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功能调整激励工具
  • 6.2.1 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
  • 6.2.2 政策工具设计
  • 6.2.3 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
  • 6.3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容量奖励激励工具
  • 6.3.1 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
  • 6.3.2 政策工具设计
  • 6.3.3 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
  • 6.4 城市空间资源再配置的空间置换激励工具
  • 6.4.1 政策工具的适用性分析
  • 6.4.2 政策工具设计
  • 6.4.3 政策工具激励效用预判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治理效用:基于矩阵决策模型的产权激励工具执行结果评价
  • 7.1 功能调整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 7.1.1 案例:长沙市都正街有机更新案
  • 7.1.2 功能调整的激励效用评价
  • 7.1.3 案例小结
  • 7.2 容量奖励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 7.2.1 案例:湘江宾馆保护工程及周边地块棚改案
  • 7.2.2 容量奖励的激励效用评价
  • 7.2.3 案例小结
  • 7.3 空间置换激励的案例及其效用分析
  • 7.3.1 案例:“××宗地”用地置换案
  • 7.3.2 空间置换的激励效用评价
  • 7.3.3 案例小结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关于新时代空间治理的思考
  • 8.1 基本结论
  • 8.2 转型之路
  • 8.3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激励工具对交易成本影响的访谈表
  • 附录2 激励工具对综合效益影响的访谈表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创建于1980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教育部教材出版中心之一;1995年被原新闻出版署批准为电子出版物出版单位;2003年经新闻出版总署批准成立电子音像出版社,同年被批准为全国首批具有网络出版权的出版单位之一,从此拥有了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等四大媒介的正式出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