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理想国译丛。许知远、刘瑜推荐。大局观者必读。多幅图片,带你见证回到一战最惊险时刻。

内容简介

本书栩栩如生地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中东,描写奥斯曼帝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扮演的角色。中东是地缘政治的关键,奥斯曼帝国得到德国金钱、武器和军事顾问的支持,向英法俄军队开战。土耳其人在加利波利、美索不达米亚和加沙,给协约国以决定性的打击,然而战局逆转。战后胜利者瓜分奥斯曼帝国,种下了现代阿拉伯世界永无止境的冲突根源。

目录

  • 版权信息
  • 理想国译丛序
  • 导读 作为“圣战”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 地图列表
  • 专有名词
  • 前言
  • 第一章 一场革命,三次战争:1908—1913年
  • 第二章 一战前的和平
  • 第三章 全球动员参战
  • 第四章 揭幕战:巴士拉、亚丁、埃及与地中海东部
  • 第五章 发动圣战:奥斯曼帝国在高加索与西奈的战役
  • 第六章 突袭达达尼尔海峡
  • 第七章 亚美尼亚大屠杀
  • 第八章 奥斯曼军在加里波利的胜利
  • 第九章 入侵美索不达米亚
  • 第十章 库特之围
  • 第十一章 阿拉伯起义
  • 第十二章 失势:巴格达、西奈半岛与耶路撒冷的陷落
  • 第十三章 从停战到停战
  • 小结 奥斯曼帝国的毁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照片出处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5
22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外界看待中东历史时,往往只看到欧洲帝国主义者的翻云覆雨,却忽视了当地民众长期的主动抗争。阿拉伯革命者在奥斯曼帝国晚期的奋斗,虽然没能摆脱帝国主义的影响,但也为后来的国家独立打下了重要基础。这种自主性,同样是一切后发国家实现独立和复兴的重要基石。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它写的是一个被战争摧残的帝国。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这本书和哈布斯堡的灭亡结合起来看,两大帝国的多民族属性在民族主义兴起的时代就注定了其最终的命运,无论是绥靖还是镇压,都无法满足想象的共同体的胃口,现在来看帝国主义和共产主义才是压制民族主义的唯二法宝,当帝国主义已经日薄西山,四分五裂就已经不可避免。结合黑旗 isis 崛起来看,又可以看出本世纪的伊斯兰问题,都是在奥斯曼分崩离析时埋下的隐患,圣战这个被西方世界无比重视的名义,也不过是西方和极端穆斯林心中意淫出来的模式,威力远没有想象中的恐惧,真正左右历史进程的,从来都是外部势力干涉中东的反作用力。

          转发
          评论
        • 查看全部5条书评

        出版方

        理想国

        “理想国”一直致力于人文、思想、艺术类图书的出版,并从事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以及文创产品的开发,是活跃而富影响力的文化机构。 “理想国”每年出品图书超过一百种。代表作品包括:陈丹青《退步集》、梁文道《常识》、柴静《看见》、龙应台《目送》、木心《文学回忆录》,温故系列,电影馆系列、讲谈社中国的历史、理想国译丛,以及白先勇、许倬云、林青霞、杨奎松、张大春、唐诺、蒋方舟等逾百位作者的作品。 “理想国”每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百余场,两届“理想国年度文化沙龙”,结合展览、演出等形式,面向青年,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