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口碑炸裂的通俗金融史典范。
内容简介
历史往往是人们认识某一领域的高效途径。透过这一维度,人们可以理解事物的起源和发展脉络,汲取实践中成败得失的教训,而且还能从史实角度修正因感情倾向造成的认知偏颇。
在《金融可以创造历史1》这本书中,用精彩的故事、严谨的态度、深厚的学识,将如今纷繁发杂的事物还原到简单清晰的初始阶段,从而使人们更容易把握其本质的属性。从希波战争时期的黄金到民国时期的“废两改元”(货币);从荷兰郁金香泡沫到中国橡胶泡沫(金融危机);从罗马帝国的衰亡到引发辛亥革命的债券(通货膨胀);从犹太人的角色到陕西人的票号(金融机构);在大量生动有趣的历史片段中,帮你了解金融的内核。
《金融可以创造历史2》解读了金融如何孵化新技术,如何塑造全球权力格局,如何塑造经济发展模式,并进一步梳理了人们应该如何看待金融创新。
地理大发现后,资本迅速通过东印度公司开发东方资源;瓦特改进蒸汽机时,主要依靠企业家的资金维持;爱迪生同样依靠资本市场来扩张自己的业务……资本成了经济系统的血液,而金融机构则担负着造血和分配血液的命脉。从全球角度而言,发达的金融体系、强大的资本输出能力,这些成了构建霸权的核心支柱,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以世界警察自居的美利坚均是如此。
当一种力量过于重要时,其负面效应就会被放大。因为金融领域的任何风波都可能会波及整个经济系统,所以“管制”成了舆论领域的道德高地。金融创新意味着风险,因此也就成了不产生任何价值的“财富魔术”。然而,对于金融创新的妖魔化会窒息金融自身的活性,从而拖累金融适应新时代的能力,这无疑会对未来经济造成持久的伤害。
目录
- 金融可以创造历史1(挑战世界观的金融故事)
 - 版权信息
 - 第三版序言
 - 推荐序 为什么金融观念很重要
 - 自序 我为什么要写这本书
 - 第一章 地中海三个帝国攻城略地的金融动力
 - 第二章 恶性通货膨胀毁了古罗马帝国和现代政府
 - 第三章 宋代交子与欧洲纸币的来龙去脉
 - 第四章 十字军东征的金钱魅力与文明迁徙
 - 第五章 维京海盗消亡的货币迷踪
 - 第六章 美第奇家族哺育了文艺复兴
 - 第七章 张居正的银本位和牛顿的金本位
 - 第八章 犹太人与金融阴谋论
 - 第九章 英国光荣革命与税
 - 第十章 高利贷与现代金融的起源
 - 第十一章 所谓三大金融泡沫事件的真相
 - 第十二章 奴隶贸易与金钱
 - 第十三章 中英鸦片贸易冲突是源于鸦片或白银吗
 - 第十四章 中国本土钱庄与票号的衰败
 - 第十五章 外资银行对近代中国金融的激励
 - 第十六章 墨西哥鹰洋与货币的全球化
 - 第十七章 中国洋务运动的金融跛脚
 - 第十八章 铁路与金融启动现代中国的产业革命
 - 第十九章 百年前的中国橡胶泡沫
 - 第二十章 中日甲午战争就输在融资上
 - 第二十一章 一张债券诱发了辛亥革命
 - 第二十二章 曹锟贿选与金钱政治
 - 第二十三章 民国金融的大突破:废两改元与法币的建立
 - 附: 我为什么要办金融博物馆
 - 金融博物馆的由来与“被套”
 - 金融博物馆的创建与困惑
 - 金融博物馆的意义与期待
 - 部分参考书目
 - 金融可以创造历史2(大国崛起的秘密)
 - 版权信息
 - 第三版序言
 - 第一章 地理大发现背后的黄金梦
 - 通往东方的新航路
 - 地理大发现的三大主要动力
 - 赤裸裸的“黄金梦”
 - 创新背后的金融动力
 - 第二次全球化高潮
 - 公司性质的革命
 - 第二章 吹响工业革命号的东印度公司
 - 东印度公司的由来
 - 亚当·斯密和马克思眼中的东印度公司
 - 东印度公司在股份公司结构与公司治理方面的革命
 - 东印度公司对英国工业革命的贡献
 - 东印度公司对全球贸易和全球市场的推动
 - 第三章 中央银行的起源与争议
 - 因战争而生
 - 工业革命的推动者
 - 央行的败绩
 - 中国的央行在哪里
 - 我们需要中央银行吗
 - 第四章 蒸汽机与英国崛起
 - 瓦特改进蒸汽机
 - 煤铁、蒸汽机联动,催生新时代
 - 工业革命即能源革命
 - 金融文明的发轫
 - 真正的全球化
 - 大资本的集聚
 - 以专利促投资
 - 第五章 花5400万买来的美国
 - 因税而战
 - 发行“大陆币”,为战争融资
 - 向国外借钱打仗
 - 债务立国
 - 政府的债权边界
 - 第六章 胜家缝纫机与消费金融
 - 胜家公司的发明
 - “缝纫机革命”
 - 推开按揭之门
 - 应有的消费观
 - 第七章 金融大玩家摩根
 - 金融创新之父
 - 世纪并购
 - 力挽狂澜
 - 现代美第奇
 - 垄断和贪婪之罪
 - 第八章 专利法与美式创新
 - 从特权到保护
 - 托马斯·杰斐逊的贡献
 - 发明家还是剽窃者
 - 从美国到世界
 - 第九章 垄断的功与罪
 - 标准石油的崛起
 - 垄断美国石油业
 - 可疑的垄断之罪
 - 什么是真正的垄断
 - 第十章 庚子赔款真相
 - 这就是著名的“庚子赔款”
 - 庚子赔款与中国的家底
 - 庚子赔款的退还
 - “帝国主义侵略工具”的再认识
 - 第十一章 《凡尔赛和约》引发多米诺效应
 - 最苛刻的和约
 - 脆弱的妥协
 - 凯恩斯的预言
 - 从道威斯计划到杨格计划
 - 几点启示
 - 第十二章 红色政权与金融
 - 农民运动与农民信用社
 - 打土豪分田地与苏维埃银行
 - 抗日战争期间的货币战争
 - 人民银行与改革
 - 第十三章 美联储与大萧条
 - 背景
 - 过程
 - 争论
 - 量化宽松与4万亿
 - 第十四章 民国金圆券改革的失败
 - 法币的崩溃
 - “替党国补天”的王云五
 - 蒋介石十分不满
 - 寻找金圆券的币值支撑
 - 冻结物价的失败
 - 注定失败的货币改革
 - 第十五章 布雷顿森林会议与美国经济霸权
 - 英美之争
 - 秩序与繁荣
 - 特里芬困境
 - 布雷顿森林体系远未终结
 - 第十六章 公私合营与社会主义改造
 - “跑步进入社会主义”
 - 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
 - 令人遗憾的两个案例
 - 公私合营后遗症
 - 第十七章 米尔肯与垃圾债券
 - 慧眼识“金”
 - “垃圾债券”的衰退与复苏
 - 反思与启示
 - 第十八章 中国早期的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自来水厂
 - 中国早期的股份制公司
 - 风雨过后是彩虹
 - 第十九章 日本“广场协议”真相
 - 被动还是主动
 - 日本再次“入侵”美国
 - 真是人傻钱多吗
 - 是谁造成了“失去的10年”
 - 日本真的衰落了吗
 - 第二十章 庞氏骗局和温州跑路潮
 - 不靠谱的“商业创新”
 - 麦道夫是另一个“庞兹”吗
 - 似是而非的骗局
 - 温州跑路现象再观察
 - 第二十一章 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
 - 借贷消费与经济繁荣
 - 从缝纫机、汽车到住宅的负债化
 - 风险的转移和放大
 - 反思与启示
 - 第二十二章 KKR的杠杆收购
 - 何谓杠杆收购
 - KKR:门口的野蛮人
 - 几点启示
 - 第二十三章 将世界甩在身后的风险投资家
 - 唏嘘往事
 - 硅谷传奇
 - 重塑投资模式
 - 伟大公司源于风投
 
出版方
时代华语国际
北京时代华语国际传媒股价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2月,以图书策划、发行为主业,拥有高端时政、大众学术、经管励志、文学文艺、时尚生活、心理自助、人物传记、少儿等八大版块的综合性产品结构,成为产品结构最完整的民营出版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