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与宗教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531千字
                       字数
                        2020-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一个中国学者融入国际哲学共同体的过程与思考,对当代中国哲学的批评性反省,折射世界哲学的发展前沿。
内容简介
本书共分为三辑:
第一辑,访谈录:与大师面对面。收入与美国哲学家吉拉·谢尔、苏珊·哈克,英国哲学家蒂莫西·威廉姆森、迈克·比尼,芬兰哲学家冯·赖特、雅科·亨迪卡的访谈录,以及对美国哲学家哈特里·菲尔德在牛津大学所做约翰·洛克讲演的报道。
第二辑,交往实录:体会与感悟。收入有关蒯因、冯·赖特、苏珊·哈克、达米特、威廉姆森、克里普克等的几年或研究文章。
第三辑,主办国际研讨会纪实。收入作者在北京大学主办或参与筹办的国际研讨会的综述等。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自序
 - 1. 哲学首要是思想家的事业
 - 第一辑 访谈录:与大师面对面
 - 2. 吉拉·谢尔的学术背景及早期研究
 - 3. 有关基础整体论的若干问题
 - 4. 有关实质真理论的若干问题
 - 5. 一种新的逻辑哲学
 - 6. 深入地思考,做出原创性贡献
 - 7. 逻辑、规范性和合乎理性的可修正性
 - 8. 一位逻辑学家和哲学家的理智历程
 - 9. 走向哲学的重构
 - 10. 逻辑、哲学和维特根斯坦
 - 11. 在逻辑与哲学之间
 - 12. 弗雷格的逻辑和哲学
 - 第二辑 交往实录:体会与感悟
 - 13. 逻辑知识的本性
 - 14. 一位年轻的中国学者与冯·赖特的交往
 - 15. 在分析传统和解释学传统之间
 - 16. 论分析哲学的芬兰学派
 - 17. 苏珊·哈克的学术生涯及其贡献
 - 18. 过去50年最重要的西方分析哲学著作
 - 19. 像达米特那样研究哲学
 - 20. “知识优先”的认识论
 - 21. 反驳威廉姆森关于二值原则的论证
 - 22. 反驳克里普克反描述论的语义论证
 - 23. 分析哲学内部的八次大论战
 - 24. 没有事实概念的新符合论
 - 25. 哲学研究的两条不同路径
 - 26. 哲学作为一项认知事业
 - 27. 批判性思维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 第三辑 主办国际研讨会纪实
 - 28. “弗雷格、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1)
 - 29. “克里普克、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2)
 - 30. 大学哲学教育如何回应当代社会的需求与挑战?
 - 31. “蒯因、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3)
 - 32. “威廉姆森、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5)
 - 33. “悖论、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6)
 - 34. “真理、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7)
 - 35. “亨迪卡、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8)
 - 36. 在现象学与分析哲学之间
 - 37. “模态、逻辑和哲学”国际研讨会(2019)
 - 38. “如何做哲学
 - 附录一 陈波A&HCI期刊论文及其他英文论文
 - 附录二 文章来源
 - 守望者书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55年,是新中国建立后成立的第一家大学出版社。时光在文字与光阴中驻足,我们在积聚书香与赓续文脉之时,也有一点小小的向往,在徜徉中拢住自我与他者的目光,给天下读书人一点点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