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经典作品,一套反乌托邦力作。
内容简介
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被称为“中国当代的菲利普·迪克”,科幻写作三十余年,其作品诡谲多姿,诗意辩证,具有独特的美学意识,人文关怀和哲学理念。
韩松将其长篇小说代表作《地铁》《高铁》《轨道》修订。现实主义的深刻实践。逐渐的转变,折射着国家的变化,再造了技术和社会版图,也重塑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再版为“轨道三部曲”,隐含了丰富复杂的生存体验,以寓言式的文本预测宇宙文明,重现一位中国观察者与思考者的反乌托邦力作。
《地铁》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轨道三部曲”的经典开篇,由五个相对独立而又遥相呼应的章节组成:《末班》写公务员老王窥见地铁里很多奇怪矮人把同车人都装进瓶子里运走了;《惊变》里另一辆车地铁进入永无尽头的运行隧道,拥挤在车厢里的乘客从人变成非人,“进化”或“蜕变”为新的物种;《符号》取代看似不久的未来,一群人为了探究地铁之谜,进入废墟般的地铁隧道,大概了解到公司化的政府所主持的“地铁”工程实为“宇宙化”历程中的一次灾变;《天堂》写地铁里幸存的后人类物种,试图重返地上天堂,但经过进化的鼠类已经捷足先登,取代了人类的废墟;《毁》写小行星上的人类后裔,派遣一对少男少女,重返地球大陆,想要破解人类文明灭亡之谜,但据称他们最终了解真相,不如说封闭更深广的幻象之中,少男在小说最后一刻,“发现什么也不存在”。
《高铁》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的经典“轨道三部曲”承上启下之作,可视为分段式长篇小说,《动车》《产房》中高铁控制系统失灵,演变出独特的人工宇宙,乘客是某种集体意识的投影,周原被分配为挽救列车的种子人物,但他却因为胆怯而逃跑了;《高塔》中,出生并成长于高铁的周铁生在新一轮动乱中发现了父亲周原的秘密,火车正在被改造成人工肌肉型,利用人工恒星建立新的生物链;《雷霆》中的火车已是一座大型农场,男孩们被渗入其中的城市少女引诱,发现它实际上是伪装的移动核导弹发射基地;《危楼》中探险者们在列车上不断莫名回到原点,直到最后的战斗毁灭了车内的所有生命,而列车仍继续运送……
《轨道》是华语科幻代表作家韩松经典“轨道三部曲”的终章,明显了三重关于世界末日的七天倒计时,失忆的“我”在可能是投影出来的S市游逛,参与了等待外星人救援的UFO研究会,却被女友K告知城市根本是在地窟甚至地核中,地上文明早已毁灭于蓝色暴风雨;代表国家开发新轨道的C公司被其当红代言歌手冰儿颠覆;情报机关《读书》杂志的无主游荡鬼组织隐藏着地铁AI发疯的秘密;而电视新纪元即将开始……这个怪诞的宇宙遵循着三大轨道定律:无常律,随便律,背离律,而“我”之所以一直一直死死不得,是因为咬尾蛇般不断轮回的山寨宇宙脚本中,我看故世界在。作为三部曲的终章,《轨道》部分呼应了前两部的情节,从更宏阔的宇宙哲学指出了生命原汤的马桶理论,“只有到最黑暗的地方去,才能看到极强烈的光明。只有到极绝望的地方去,才能看到极宏大的希望”。
目录
- 地铁
- 版权信息
- 末班
- 一、回家路漫漫
- 二、空心乘客
- 三、世界相隔开
- 四、怪人搬运工
- 五、白昼的压力
- 六、天机不可泄漏
- 七、表格迷宫
- 八、地铁是怎样炼成的
- 九、胡同中的秘密
- 十、新陈代谢
- 十一、未来与“他们”
- 十二、“吴先生”
- 十三、胎儿或标本
- 惊变
- 一、微妙的狼狈
- 二、没有了解脱的希望
- 三、有吃的吗
- 四、到前面去看一看
- 五、在外面
- 六、平衡的优胜
- 七、疯了
- 八、难以满足的欲望
- 九、命运的悬崖
- 十、变老了
- 十一、更多的变化
- 十二、技术带来的希望
- 十三、新生态
- 十四、诸世界
- 十五、回到出发原点
- 十六、新起点
- 符号
- 一、实验
- 二、深井
- 三、别扭
- 四、“没有历史深度的技术型国家”
- 五、新型地铁
- 六、“地铁之友”
- 七、交通病理学
- 八、窟中峰顶
- 九、新世界
- 十、三位一体
- 十一、未来之城
- 十二、“教堂”
- 十三、萎缩之魔
- 十四、异类
- 十五、终于变了
- 十六、爱
- 十七、侦探之死
- 十八、乘客的下落
- 十九、女性异体人
- 二十、水兽
- 二十一、“英尼斯”
- 二十二、婴儿
- 天堂
- 一、车长
- 二、怪声
- 三、鼠语者
- 四、世界与大爆炸
- 五、火
- 六、影
- 七、水
- 八、机车
- 九、转述者
- 十、死
- 十一、战场打扫者
- 十二、德里达自治体
- 十三、祭品
- 十四、引路者
- 十五、人鼠之战
- 十六、上面
- 十七、异族
- 十八、深窟
- 废墟
- 一、遗址公园
- 二、“情死”
- 三、重生
- 四、答案
- 五、谒见亡者
- 六、鬼魅犹在
- 七、废墟探险者
- 八、“第七天堂”
- 九、地底摩崖
- 十、“神”的解救
- 十一、工具与系统
- 十二、废墟
- 后记 未来难以改变
- 高铁
- 版权信息
- 动车
- 一、事故
- 二、医务室
- 三、“去住院部吧”
- 四、废墟中的陌生男人
- 五、病友
- 六、女人
- 七、答案
- 八、舞器
- 九、坦克车手与小学教师
- 十、车顶餐厅
- 十一、故障的起因
- 十二、钱
- 十三、绝不下车
- 十四、群众
- 十五、“宇宙”
- 十六、信号问题
- 十七、长征
- 十八、突破“孤岛”的战斗
- 十九、飞船设计师
- 二十、老婆婆讲的故事
- 二十一、实验室
- 二十二、彩绘玻璃
- 二十三、人工智慧生物
- 二十四、神
- 二十五、通往虫洞的集结点
- 二十六、造反
- 二十七、自由
- 二十八、列车长
- 二十九、时间
- 三十、播种
- 三十一、新生
- 产房
- 一、新家
- 二、老爷子
- 三、烟幕
- 四、真正厉害的角色
- 五、粉丝们
- 六、姑娘
- 七、梦
- 八、新衣
- 九、“未来”
- 十、女秘书发布的新闻
- 十一、毁灭与复制
- 十二、出逃
- 高塔
- 一、交通工具
- 二、又出事了
- 三、自由市场
- 四、骚动
- 五、温室效应
- 六、躲起来
- 七、孩子们
- 八、列车熵
- 九、气候期货厅
- 十、人造太阳
- 十一、颠覆高铁的阴谋
- 十二、火灾
- 十三、亚姐
- 十四、机器
- 十五、车厢拆除者
- 十六、“夔门”
- 十七、九州研究院
- 十八、父亲
- 十九、“鹦鹉螺”号
- 二十、高处不胜寒
- 二十一、归去
- 雷霆
- 一、车顶
- 二、城市
- 三、农业
- 四、藏匿
- 五、晚霞
- 六、衰败的世界
- 七、梦想列车
- 八、铁道游击队
- 九、前世
- 十、天涯海角
- 十一、卑俗的本性
- 十二、异物
- 十三、探险
- 十四、“西部乐园”
- 十五、美少女战士
- 十六、银河
- 十七、身份
- 十八、模板
- 危楼
- 一、探险者
- 二、乘客
- 三、餐车
- 四、硬座
- 五、盘陀路
- 六、“苦海”
- 七、世界
- 八、时间与生命
- 九、水晶花
- 十、记忆之旅
- 十一、展品
- 十二、欧洲
- 十三、火车迷
- 十四、地图
- 十五、前兆
- 十六、销毁
- 十七、集便器中的杀伐
- 十八、观众
- 后记 未来难以改变
- 轨道
- 版权信息
- 末日的呻吟
- 一、天空是与我无关的
- 二、算命师
- 三、世界末日在静候我们
- 四、幸亏还有外星人
- 五、长得像我的乞丐
- 六、第三类接触调查
- 七、地窟中的异乡异客
- 八、把死当作爱
- 九、清醒时没有真相
- 十、红衣人
- 十一、在逃跑中寻找答案
- 国情相对论
- 一、排泄重要
- 二、美的历程
- 三、自地狱出发
- 四、还魂尸
- 五、彩排
- 六、西西弗斯塔
- 七、黑暗超越想象
- 八、地心之旅
- 九、群星是归宿
- 十、女娲或精卫
- 十一、山寨不朽
- 十二、X档案新编
- 十三、昆仑山
- 十四、还是去自杀吧
- 宇宙的幻灭
- 一、杀人者的后代
- 二、草草收场
- 三、节目的高潮
- 四、银河铁道奥德赛
- 五、上帝之死
- 六、戏必须演下去
- 七、剧场那些事儿
- 八、咬尾蛇
- 九、结束即开始
- 后记 未来难以改变
出版方
上海文艺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是一个有着五十多年历史的综合性的文学艺术出版社。它的前身新文艺出版社,是在由原郭沫若主持的群益出版社、俞鸿模的海燕书店和任宗德主持的大浮出版公司自愿合并的基础上组建起来的公私合营出版社,以后又陆续有巴金主持的平明出版社和文化生活出版社等相继并入。1952年6月1日,上海文艺出版社正式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