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心智建模及跨学科领域一线学者30年新成果,为大量关于意识与认知的终极问题给出答案。

内容简介

当我们开口说 :“我……”我从哪儿来?意识是什么?自由意志是幻象吗?我与你是绝然分离的吗?死亡意味着一切的终结?自我、灵魂、意识、“我”,是否纯然从物质中诞生?意识可以复制吗?机器会困惑吗?机器能够知道自己困惑吗?

《我是个怪圈》认为自我和意识的本质是一种“怪圈”,它作为一种抽象反馈寓居于我们的大脑。全书融合哲学、语言学、心理学、认知科学、计算机科学、脑科学和数学哲学,讨论了在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中得到充分说明的自我指涉(self-reference)如何刻画了我们的心智。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谢
  • 序言 一位作家和他的书
  • 直面意识的物理性
  • 幻景
  • 投向裂缝中的一声呐喊
  • 从雄壮的多洛米蒂山脉到温婉的布卢明顿
  • 一位作家和他的读者
  • 小马小狗教
  • 最后的几句胡言乱语
  • 一种有用的青春
  • 引言 一场友善的争论
  • 第1章 论灵魂及其尺寸
  • 灵魂的碎片
  • 作为一个西红柿是什么样的?
  • 豚鼠
  • 恶心,明心,革心
  • 再反转,再进化
  • 无生命的肉的谜团
  • 给我找来一些灵魂更加结实的人
  • 小灵魂和大灵魂的人
  • 巧克力色拉布拉多猎犬哈蒂
  • 金毛猎犬奥利
  • 那一条定命而致命的线,该画在何处?
  • 内在性——何者拥有,程度如何?
  • 一个灵魂的逐渐生长
  • 点亮了光?
  • 附言
  • 第2章 摇曳在恐惧与梦想之间的那只电灯泡
  • 何为“脑结构”?
  • 心与脑之间的一个简单类比
  • 卫生纸能思考吗?
  • 口渴难耐的啤酒罐
  • 大脑中的层级与作用力
  • 在头盖骨内部是谁在使唤谁?
  • 热动力学与统计力学
  • 思考力学与统计思维学
  • 第3章 模式的因果潜力
  • 原动力
  • 集体现象的因果效力
  • 神经元与多米诺骨牌
  • 作为原因的模式
  • 更低层级的奇怪的无关性
  • 向不可预见性的波谱脱帽致意
  • 闹壳[4]
  • 小磁交弹球主义
  • 以还原主义视角看待闹壳
  • 站在较高层级的视角上看待闹壳
  • 在闹壳中,是谁在使唤谁?
  • 小磁交弹球的舞蹈
  • 第4章 环路、目标与环路中的漏洞
  • 冲水马桶的欲望
  • 一个名为欲望的足球
  • 目的论的光滑斜坡
  • 反馈环与指数增长
  • 一代谬误
  • 二代谬误
  • 反馈及其坏名声
  • 上帝、哥德尔、变音符与迷思
  • 品味循环与自应用
  • 懦弱的类型论
  • 畏惧反馈环的知识分子
  • 第5章 视频反馈
  • 30年间,两次视频远航
  • 一段视频旅行的日志
  • 神秘莫测的、呈展的回荡
  • 向环路馈送“内容”
  • 一则数学的类比
  • “锁定”现象
  • 视频反馈呈展的新现实
  • 第6章 关于自我与符号
  • “我”的胚芽的感知环路
  • 环路的多种多样
  • 接收VS感知
  • 蚊子符号
  • 蚊子自己
  • 一则关于机器人汽车的插叙
  • 细思狗想
  • 截然不同的人类概念集合
  • 情景记忆
  • 第7章 副现象
  • 要多真实,有多真实
  • 具体的墙与抽象天花板
  • 关于真实性的多面向的知识基础
  • 运气不好,没成功,做不到
  • 一首出其不意地献给老朋友“副”的颂歌
  • 没有球面,没有半径,没有质量
  • 责任止于此
  • 反诸自身的原动力
  • 上帝之眼对闹壳之眼
  • 我不是上帝
  • 第8章 开启一段怪圈之旅
  • 折盖环路模式,大腿环路模式
  • 在艾舍尔的画中寻求怪圈
  • 于反馈中寻找怪圈
  • 在罗素的阴郁中探求怪圈
  • 牛津大学图书馆的贝里先生
  • 我不能告诉你它有多么难以形容!
  • 模糊性将贝里埋葬
  • 花生酱和浆果三明治
  • 一名为自己写自传的狂妄小生
  • 关于元数学的理想主义之梦
  • 附言
  • 第9章 模式与可证性
  • 《数学原理》及其定理
  • 混合两种不太相干的观念:质数与平方数
  • 探索模式
  • 不屈不挠地探索模式之人
  • 有模式,即有理由
  • 航行于质数的海洋,并于边缘坠落
  • 数学家的信条
  • 没有什么无限的巧合
  • 寻找证明及其本性的漫漫求索
  • 第10章 哥德尔的典型怪圈
  • 当哥德尔遭遇斐波那契数列
  • 里海的宝石:一则寓言
  • 哥德尔头脑中的一念火花
  • 聪明的规则为迟钝的符号灌注意义
  • 把数学家的信条机械化
  • 奇迹般步调划一的同步
  • 在公式与大整数之间翻转
  • 很大的整数与公式步调一致的移动
  • PM何以扭转至看见自身
  • 质雅数
  • 质雅数的神奇力量
  • 哥德尔式的怪
  • 如何把一个公式的哥德尔配数插入到公式之中
  • 哥德尔的火柴盒塞大象要诀对阵奎因的类比
  • 最为神奇的一步
  • 火柴盒中的大象既不是鱼,也不是鸡
  • 斯鲁戈和“莫顿盐”女孩
  • 第11章 类比如何创造意义
  • PM公式的双重相关性
  • 免费添加格外的意义,多亏你了,类比!
  • 在日常情景中利用类比
  • 乡村面包师评语中潜在的歧义
  • 尚塔尔与意义的叠加层面
  • 时装店的罢工警戒线
  • 原理王子:数学戏剧
  • 类比:做凯吉做过的事
  • “不”不是怪圈的来源
  • 作为一种表征中介的数字
  • 第12章 论向下的因果性
  • 伯特兰·罗素的终极噩梦
  • “因为”与“虽然”偶遇的奇异大陆
  • 从强项中衍生出的不完全性
  • 伯特兰·罗素的第二个噩梦
  • 络绎不绝的怪物
  • 一致性宣判了峰顶的不可攀登
  • 数学的向下因果性
  • 格鲁大师,以及对真理机器的无功求索
  • 完成进化的生物,本末倒置的感知
  • 不论是好是坏,始终坚守在“我”的身边
  • 向底层缓缓进军
  • 猪、狗与泥沼
  • 第13章 我的“我”,捉摸不定的心头肉
  • 构成经验的模式
  • 以1/2自旋粒子进行自我反思的资本主义单身汉令人摸不到头脑
  • 我是一颗奇怪的玻璃球吗?
  • 我不是一条珍珠项链
  • “我”是我的大脑的最复杂的符号
  • 内化我们的曾经、我们的意志和我们的将来
  • 我不能离开我自己而独活
  • 自我的缓慢建成
  • 投出去,再内化反弹
  • 像卡西迪牛仔一样微笑
  • 关于我们的我的谎言
  • 环路模式“我”的锁定
  • 我不是一个视频反馈环
  • “我”被根深蒂固地扎稳了根……
  • ……可我是真实的吗?
  • 构成一个自我的怪圈的尺寸
  • 机器人汽车的所谓自我
  • 一个反事实的斯坦利
  • 第14章 观者的“我”中的怪性
  • 我们头脑中的惰性海绵
  • 喷射化学物质
  • 符号的庄严舞步
  • 阿尔弗伯特参观奥光星球
  • 简要说明
  • 梵语中的肥皂剧
  • 收束说明
  • 受困于高层级
  • 怪圈的第一种关键成分
  • 怪圈的第二种关键成分
  • 斯佩里,反诸自身
  • 第15章 缠结
  • 大脑中的多重怪圈
  • 没有内容的反馈环
  • 婴儿反馈环和婴儿的“我”
  • 缠结的反馈环
  • 我们头骨内部一个处于优势地位的环路
  • 共享的感知,共享的控制
  • 双旋世界中的一场旋风旅行
  • “你你”是一个词?
  • 双旋世界中的偶人同一性
  • 在双旋世界旋弄下的“偶我”扭旋
  • 双旋世界,又及
  • 灵魂伴侣和伴侣灵魂
  • 作为胶子的孩子
  • 第16章 与最深之谜的搏斗
  • 一场随机的事件会改变一切
  • 绝望的云雀
  • 又及
  • 第17章 我们如何活在彼此之中
  • 通用机器
  • 通用性的意外
  • 通用生命
  • 有人来访
  • 化学反应及其缺乏
  • 通过吸收熔化的流星而生长的“拷贝”星
  • 一个人能吸收多少另一个人的内在?
  • 双击所爱之人灵魂的图标
  • 用另一个人的大脑思考
  • 不同颗粒度的马赛克
  • 模式的移植
  • 第18章 人类同一性的模糊之光
  • 我做他人的东道主,也到他人那里做客
  • 感觉到一个人在别处
  • 远程呈现对阵“现实”呈现
  • 哪个视角才是真正属于我的?
  • 我在哪儿?
  • 身为另一个人的可变程度
  • 天真的视角往往就够好了
  • 锤头鲨觉得它在哪儿?
  • 共振
  • 我不是任何别人吗?或者说,我是每一个他者?
  • 国魂的相互渗透
  • 光晕、余晖、日冕
  • 第19章 意识=思考
  • 那么,在我的环路故事里,意识在哪儿?
  • 走进怀疑论者
  • 符号触发更多的符号
  • 认知的中央环路
  • 第20章 一场谦恭有礼的辩难
  • 第21章 与笛卡儿自我发生一场短暂的小摩擦
  • 好故事弹出有力的和弦
  • 我们是多么没有主见的人啊!
  • 一个横跨大西洋两岸心灵传输的思想实验
  • 笛卡儿自我的不明下落
  • 我是在金星,还是在火星?
  • 帕菲特观念的本性
  • 自信、谦虚和自我怀疑
  • 把帕菲特变形为波拿巴
  • 侯世达的激进改编
  • 关于“who”和关于“how”
  • 要么翻倍,要么输光
  • 滚动的列车
  • 灵魂日冕之光
  • 第22章 同僵尸与二元论舞起一支探戈
  • 学究式的语义学?
  • 两台机器
  • 两个大卫
  • 关于一个人有可能是僵尸的萦绕不散的担忧
  • 意识不是一扇电动天窗
  • 叶哲学
  • 意识:一种用楷体呈现的精华物
  • 心灵活力的滑尺
  • 宇宙Z中语义学上的吹毛求疵
  • 在宇宙Q中吹毛求疵
  • 第23章 杀死两头神圣的奶牛
  • 一条天蓝色的沙丁鱼
  • 蓝,白,红=红,白,蓝
  • 倒置声谱
  • 格叻冰和呐尔金
  • 倒置的政治波谱
  • 紫罗兰是红色的,玫瑰是蓝色的
  • 一条猩红色的沙丁鱼
  • 是的,人们想要
  • 生活的树篱迷宫
  • 根本就没有自由意志这么一回事儿
  • 第24章 论宽宏与友谊
  • 灵魂有大有小吗?
  • 从深度到高度
  • 阿尔贝特·施韦泽的宽宏
  • 是良心构成了意识吗?
  • 阿尔贝特·施韦泽和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
  • 欣赏那深刻性!
  • 凡是蚂蚱,必有一死
  • 朋友
  • 结语 困境
  • 毫不离谱!
  • 二元论的引力和陷阱
  • 非二元论的魅惑与罅隙
  • 彩虹还是岩石?
  • 猛刺:硬的问题
  • 回刺:一首温柔的诗
  • 一条腿上的亿兆只蚂蚁
  • 我是个怪圈
  • 参考文献
  •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中信出版集团

中信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隶属于中国中信集团公司,是全国中央级出版社。2008年改制为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中信出版集团满怀激情,关注思想、关注理念、关注人物、关注资讯、关注时尚,为读者提供最前沿的思想与最优秀的学习实践,通过有价值的、有享受的阅读,倡导与展示新的文化主流,启动一个“大众阅读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