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推荐语
中国古代重要伦理著作《孝经》,包括今古文两系统及重要注本。
内容简介
《孝经》是中国古代重要的伦理著作,名列唐宋“十三经”之一。《孝经》主要阐述孝道和孝治思想,成书于东周时代。西汉首出《孝经》文本为河间献王所献,凡十八章,属于今文系统。而《古文孝经》为孝昭帝时鲁国三老所献。《孝经》今文、古文两个系统分别流传,今文一脉传承者居多。孔子后裔孔安国所传《孝经》属于古文系统,凡二十二章,但隋代以后有学者怀疑并非孔安国所传,疑为后人伪作。东汉大儒郑玄遍注群经,亦为《孝经》作注,于晋元帝大兴年间始立于学官。唐玄宗时诏群儒集议《孝经》古文、今文优劣,后裁定郑注与孔传并存,并御注《孝经》,颁于天下。天宝年间,诏令天下民间家藏《孝经》。中唐以后,由于唐玄宗御注得到广泛尊崇,郑玄注逐渐衰微。此次整理古注,收录了旧题孔安国传《古文孝经》、旧题郑玄《孝经注》、唐玄宗李隆基《孝经注》三种最重要的注本。其中孔传《古文孝经》以《知不足斋丛书》翻刻日本太宰纯整理本为底本,以重庆大足宋代石刻范祖禹书《古文孝经》、京都大学附属图书馆清原文库藏镰仓末孔传《古文孝经》抄本、早稻田大学藏日本延享元年(1744)菅恺《古文孝经》抄本、日本栃木县足利学校藏《古文孝经》抄本为参校本;郑玄《孝经注》以日本天明七年《群书治要》所收郑玄《孝经注》为底本,以日本宽政本《孝经郑注》、《知不足斋丛书》所收《孝经郑注》为参校本;唐玄宗《孝经注》以唐开元六年(718)刻石台《孝经》为底本,以《古逸丛书》覆旧抄卷子本唐开元御注《孝经》、开成石经《孝经》、《四部丛刊》刻传是楼影宋岳氏本《御注孝经》、嘉庆二十年(1815)江西南昌府学刻阮元《重刊宋本孝经注疏附校勘记》为参校本。同时又都参考了在敦煌发现的《孝经》残卷。
目录
- 版权信息
- 叢書序
- 整理説明
- 整理凡例
- 孔傳古文孝經
- 古文孝經序
- 開宗明誼章第一
- 天子章第二
- 诸侯章第三
- 卿大夫章第四
- 士章第五
- 庶人章第六
- 孝平章第七
- 三才章第八
- 孝治章第九
- 聖治章第十
- 父母生績章第十一
- 孝優劣章第十二
- 紀孝行章第十三
- 五刑章第十四
- 廣要道章第十五
- 廣至德章第十六
- 應感章第十七
- 廣揚名章第十八
- 閨門章第十九
- 諫爭章第二十
- 事君章第二十一
- 喪親章第二十二
- 鄭注孝經
- 鄭注孝經序
- 鄭注孝經
- 御注孝經
- 開元御注孝經序
- 天寶御注孝經序
- 開宗明義章第一
- 天子章第二
- 诸侯章第三
- 卿大夫章第四
- 士章第五
- 庶人章第六
- 三才章第七
- 孝治章第八
- 聖治章第九
- 紀孝行章第十
- 五刑章第十一
- 廣要道章第十二
- 廣至德章第十三
- 廣揚名章第十四
- 諫爭章第十五
- 應感章第十六
- 事君章第十七
- 喪親章第十八
出版方
商务印书馆
商务印书馆是中国出版业中历史最悠久的出版机构。1897年创办于上海,1954年迁北京。与北京大学同时被誉为“中国近代文化的双子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