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8千字
字数
2021-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5G无线网络规划与优化:端到端解决方案、关键参数设置、热点话题探讨。
内容简介
本书总结研究出分别针对2C用户和2B用户的无线网络规划的方法,从基于传统电信业务的网络建设模型转变为基于业务服务体验的规划,尤其针对2B用户,从端、管、云、用等端到端给出了整体规划解决方案;详细介绍5G实际建设过程中的5G室内覆盖方案、基站配套部署方案、5G关键参数设置、网络优化方法;探讨热点话题,如5G共建共享、5G节能、基于Ai的5G无线网;针对5G的特色行业应用,尤其对已参与实践的5G+智能制造、5G+智慧交通、5G+智慧医疗,从5G应用价值、应用场景、面临挑战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探讨分析。
目录
- 封面
- 扉页
- 版权信息
- 目录
- 内容提要
- 序
- 第1章 5G技术概述
- 1.1 移动通信发展历程
- 1.2 5G三大业务领域及网络关键性能指标
- 1.3 5G频谱
- 1.3.1 3GPP定义
- 1.3.2 全球5G频谱情况
- 1.3.3 中国的5G频谱划分
- 1.4 5G产业动态
- 1.4.1 全球5G部署情况
- 1.4.2 5G标准进展
- 1.4.3 5G终端进展
- 1.5 5G无线关键技术
- 1.5.1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 1.5.2 新型多载波技术
- 1.5.3 双工方式
- 1.5.4 调制编码技术
- 1.5.5 大规模天线
- 1.5.6 超密集组网
- 第2章 5G无线网目标架构
- 2.1 NSA和SA模式
- 2.1.1 NSA模式
- 2.1.2 NSA与SA双模方案
- 2.1.3 SA模式
- 2.2 高低频混合组网
- 2.2.1 2.1GHz NR重耕部署总体情况
- 2.2.2 2.1GHz频段重耕方式
- 2.2.3 2.1GHz与3.5GHz的5G高低频组网方案
- 2.2.4 2.1GHz频段的5G建设方案
- 2.2.5 2.1GHz应用指引
- 2.3 三层立体组网
- 第3章 5G网络规划流程与方法
- 3.1 规划要点
- 3.1.1 规划特征
- 3.1.2 业务驱动的规划
- 3.1.3 以终为始,以目标网做规划
- 3.1.4 共建共享
- 3.2 规划手段
- 3.2.1 网络覆盖评估
- 3.2.2 弱区聚合方法
- 3.2.3 覆盖补盲方法
- 3.3 业务规划指标
- 3.3.1 面向个人业务的规划指标
- 3.3.2 面向企业各种移动业务的网络指标要求
- 3.4 移动网络规划流程
- 3.4.1 共建共享网络规划流程
- 3.4.2 无线目标网规划流程
- 3.4.3 划分区域类型
- 3.4.4 计算各种区域类型的典型站间距
- 3.4.5 规划站点
- 3.4.6 规划后评估方案审核
- 3.5 5G覆盖和容量规划示例
- 3.5.1 覆盖规划示例
- 3.5.2 容量规划示例
- 3.6 针对企业用户的规划方法
- 3.6.1 整体规划流程
- 3.6.2 行业需求分析
- 3.6.3 网络架构分析
- 3.6.4 规划方案输出指引
- 3.7 针对企业用户的规划案例(某企业5G试点规划)
- 3.7.1 行业需求分析
- 3.7.2 网络架构分析
- 3.7.3 制作规划方案
- 第4章 5G网络高精度仿真流程与方法
- 4.1 5G仿真概述
- 4.1.1 仿真原理及作用
- 4.1.2 仿真的局限性
- 4.2 仿真的操作流程及方法
- 4.2.1 仿真的操作步骤
- 4.2.2 传播模型及校正
- 4.2.3 全网仿真方法
- 4.2.4 三维立体室内仿真方法
- 4.3 仿真的关键参数设置
- 4.3.1 设置坐标系统
- 4.3.2 Transmitters参数表配置
- 4.3.3 Cells参数表配置
- 4.3.4 Clutter Class属性参数
- 4.3.5 Terminal属性参数
- 4.3.6 上/下行速率预测设置
- 4.3.7 小结
- 4.4 仿真的输出建议
- 4.4.1 指标结果图层输出形式
- 4.4.2 仿真结果统计区域
- 4.4.3 指标结果图层图例
- 4.4.4 指标结果参数设置
- 4.4.5 仿真结果数据统计
- 第5章 5G基站及配套设置流程与方法
- 5.1 基站设置指引
- 5.1.1 站间距
- 5.1.2 BBU集中设置
- 5.1.3 室外站AAU
- 5.2 基站配套设置指引
- 5.2.1 基站GPS
- 5.2.2 基站电源
- 5.2.3 基站承载
- 第6章 5G网络关键参数设置流程与方法
- 6.1 系统配置类相关参数
- 6.1.1 频率及带宽
- 6.1.2 NCGI
- 6.1.3 TAI和TAC
- 6.1.4 PCI
- 6.1.5 PRACH
- 6.1.6 NR时隙结构配置原则
- 6.1.7 初始功率参数
- 6.2 系统优化类相关参数
- 6.2.1 电下倾
- 6.2.2 切换参数
- 6.2.3 空闲态小区重选参数
- 6.2.4 锚点规划
- 6.3 终端适配相关参数
- 6.3.1 上行/下行DMRS的类型
- 6.3.2 上行/下行DMRS的位置
- 第7章 5G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方法
- 7.1 总体介绍
- 7.2 单站优化
- 7.3 簇优化
- 7.3.1 簇优化流程
- 7.3.2 簇优化方法
- 7.4 全网优化
- 7.5 网络优化案例
- 7.5.1 NSA切换优化
- 7.5.2 干扰优化
- 第8章 5G网络天线美化探索与实践
- 8.1 5G天线美化需求与挑战
- 8.1.1 5G天线美化需求
- 8.1.2 5G天线美化挑战
- 8.2 现有4G天线美化方式
- 8.2.1 一体化美化天线
- 8.2.2 美化天线外罩
- 8.3 5G天线美化解决方案
- 8.3.1 美化外罩
- 8.3.2 “变色龙”喷漆
- 8.3.3 镜像贴膜
- 8.3.4 外置无源美化天线
- 8.3.5 优化阵子排列
- 8.3.6 微站AAU
- 8.4 5G天线美化案例
- 8.4.1 方柱形普通外罩型
- 8.4.2 空调形普通外罩形
- 第9章 5G网络室内覆盖探索与实践
- 9.1 5G室内覆盖可选方案
- 9.1.1 可选方案的种类
- 9.1.2 工作在3.5GHz频段的方案
- 9.1.3 工作在2.1GHz频段的方案
- 9.2 可选方案对比
- 9.2.1 方案成熟情况
- 9.2.2 性能比较
- 9.2.3 造价比较
- 9.2.4 各种方案的适用场景
- 9.3 应用指引
- 9.3.1 分场景解决方案
- 9.3.2 4G/5G协同部署指引
- 9.4 有源室分的具体设计指引
- 9.4.1 4G与5G有源室分协同部署
- 9.4.2 分场景设计要点
- 9.4.3 NSA中的锚点选择
- 9.4.4 有源室分线缆选型
- 9.5 有源室分+无源天线的具体设计指引
- 9.5.1 4G与5G有源室分+无源天线的协同部署
- 9.5.2 分场景设计要点
- 9.5.3 NSA中的锚点选择
- 9.6 无源室分的具体设计指引
- 9.6.1 4G与5G无源室分的协同部署
- 9.6.2 分场景设计要点
- 9.7 扩展型皮站的具体设计指引
- 9.7.1 4G与5G扩展型皮站的协同部署
- 9.7.2 分场景设计要点
- 第10章 5G网络共建共享探索与实践
- 10.1 总体原则
- 10.1.1 共建共享总体思路
- 10.1.2 共建共享总体原则
- 10.1.3 共建共享开通建设流程
- 10.1.4 NSA共建共享关键参数(TAC和eNB ID)要求
- 10.1.5 SA共建共享关键参数(TAC和gNB ID)要求
- 10.2 可选方案及应用场景
- 10.2.1 NSA、NSA/SA双模、SA 3种方案的演进路线
- 10.2.2 NSA 3种方案优缺点比较及应用场景
- 10.2.3 SA共享方案
- 10.3 网管方案
- 10.3.1 无线OMC-R网管组网原则
- 10.3.2 共建共享OMC-R无线网管方案
- 10.3.3 OMC-R无线网管数据的交互对接落地方案
- 10.4 承载网方案
- 10.4.1 过渡期承载网互联互通总体策略与原则
- 10.4.2 VPN互通方案
- 10.4.3 IP地址规划
- 10.5 无线侧NSA双锚点方案
- 10.5.1 方案架构
- 10.5.2 站点级开通流程
- 10.5.3 5G侧实施方案
- 10.5.4 4G侧实施方案
- 10.5.5 语音解决方案
- 10.5.6 网络演进方案
- 10.5.7 关键参数配置
- 10.6 无线侧NSA单锚点独立载波方案
- 10.6.1 方案架构
- 10.6.2 站点开通流程
- 10.6.3 5G侧实施方案
- 10.6.4 4G侧实施方案
- 10.6.5 语音解决方案
- 10.6.6 网络演进方案
- 10.6.7 关键参数配置
- 10.7 无线侧NSA单锚点共享载波方案
- 10.7.1 方案架构
- 10.7.2 站点级开通流程
- 10.7.3 5G侧实施方案
- 10.7.4 4G侧实施方案
- 10.7.5 语音解决方案
- 10.7.6 网络演进方案
- 10.7.7 关键参数配置
- 10.8 SA共建共享
- 10.8.1 方案架构
- 10.8.2 站点开通流程
- 10.8.3 5G侧实施方案
- 10.8.4 4G侧实施方案
- 10.8.5 语音解决方案
- 10.8.6 网络演进方案
- 10.8.7 关键参数配置
- 第11章 5G网络节能探索与实践
- 11.1 总体情况
- 11.1.1 4G/5G主设备功耗情况
- 11.1.2 基站节能手段概述
- 11.2 基站可选节能特性
- 11.2.1 概述
- 11.2.2 各种节能特性原理
- 11.2.3 节能特性应用方式
- 11.3 分布式宏站节能指引
- 11.3.1 分布式宏站设备结构
- 11.3.2 AAU设备能耗结构
- 11.3.3 业界特性支持情况
- 11.3.4 节能特性应用指引
- 11.4 有源室分节能指引
- 11.4.1 有源室分设备结构
- 11.4.2 有源室分能耗结构
- 11.4.3 业界特性支持情况
- 11.4.4 节能特性应用指引
- 11.5 小结
- 第12章 基于人工智能的5G无线网探索与实践
- 12.1 目标愿景
- 12.1.1 随愿网络
- 12.1.2 网络智能化等级
- 12.2 AI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 12.2.1 智能站点规划
- 12.2.2 网络性能监控
- 12.2.3 自适应MIMO权值规划
- 12.3 AI在网络建设中的应用
- 12.4 AI在网络优化中的应用
- 12.4.1 网络性能提升
- 12.4.2 故障分析和处理
- 12.4.3 智能切片优化
- 第13章 5G特色行业应用探索与实践
- 13.1 总体情况
- 13.2 5G+智能制造
- 13.2.1 5G应用价值探索
- 13.2.2 应用案例
- 13.2.3 面临的挑战
- 13.3 5G+智慧交通
- 13.3.1 5G应用价值探索
- 13.3.2 应用案例
- 13.3.3 面临的挑战
- 13.4 5G+智慧医疗
- 13.4.1 5G应用价值探索
- 13.4.2 应用案例
- 13.4.3 面临的挑战
- 缩略词表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人民邮电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是工业和信息化部主管的大型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53年10月1日。人民邮电出版社坚持“立足信息产业、面向现代社会、传播科学知识、服务科教兴国”,致力于通信、计算机、电子技术、教材、少儿、经管、摄影、集邮、旅游、心理学等领域的专业图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