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罗翔推荐。18堂法学启蒙课,追溯法律渊源,探知法律原理。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政法大学李红勃教授撰写的法律通识读物。

全书通过法学导论、法律的基础原理、法律体系等视角,以18堂法学启蒙课,系统介绍法律相关的基础知识体系,建构法律学习的底层逻辑。

每个章节融合经典判例,将抽象的法律条文与鲜活的生活事件相互结合,展现法律的现实意义。通过法理、情理深入分析,引发思考与感动,不仅让你了解法律知识,也能对法治精神更加认同。

李红勃教授致力于法理学研究,并经过常年的法治专栏写作训练,能够将专业知识进行通俗化讲解。本书不仅适于法律人士,更适用于普通人学习法律常识的入门需求。

目录

  • 版权信息
  • 致读者
  • 第一篇 法学导论
  • 第一章 写在羊皮纸上的学问
  • 第二章 法学院的气质
  • 第三章 学会像律师一样思考
  • 第二篇 法律的原理
  • 第四章 法律是什么
  • 第五章 法律的形式与效力
  • 第六章 法律的制定与遵守
  • 第七章 司法:正义的最后防线
  • 第八章 多样化的法律世界
  • 第九章 法律与道德
  • 第三篇 当代法律体系
  • 第十章 宪法:治国理政的总章程
  • 第十一章 行政法:把政府权力装进笼子里
  • 第十二章 刑法:法律家庭中的严父
  • 第十三章 民法:法律家庭中的慈母
  • 第十四章 诉讼法:正义的生产流程
  • 第十五章 国际法:超越国境的法律
  • 第四篇 走进法治时代
  • 第十六章 迈向法治国家
  • 第十七章 以法律为职业
  • 第十八章 法治与美好生活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6
8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4.0
    给普通人的法律通识课

    人类向前发展的旅程中,法律也会随之变得复杂。面对纷繁复杂的法律体系,普通人看了难免会觉得眼花缭乱,甚至会望而生畏。于此同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日常生活却又离不开法律。《法律通识》里李红勃老师用较为通俗的语言为普通人上了一堂比较生动有趣的法律常识课。看完之后,发现本书得到了罗翔老师的推荐可以说是名副其实。1. 原理逻辑不管是从序言还是目录,很明显都可以看到本书作者的侧重点在于法律背后的原理以及内在逻辑。毕竟对于大多数读者来说,法条之类的东西离日常生活还是太远了一些,一般情况也不大用得着。借用本书中所引用电影《平步青云》里的台词来说,就是像律师一样去思考。当然这更为准确的说法是像法律人一样去思考,至少也大概能明白现实中法律从业者的交流方式。如此一来,彼此之间的沟通会尽可能保持在同一个频率上。至于一些现实中的条例和细节可能难免会存在认知等各方面的差异,但至少不会出现驴唇不对马嘴的情况。王兴在《医生,你在想什么》里做的工作可以说是让患者和家属进入到医生的大脑,本书则是让普罗大众去明白法律从业者所处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原理和逻辑,这些听起来有些枯燥乏味的东西,在作者的编排之下不敢说趣味丛生,也算得上是通俗易懂。就我个人体验而言,可以说是非常舒适。2. 名言案例为了让读者更好理解法律相关的原理与逻辑,作者下了不少的功夫,比较明显的是对于较多名言和现实案例的引用。其中一些名人名言知名程度早已覆盖到法律界之外。书中出现的现实案例较多,这里暂时选择一个我个人比较喜欢的罗伊诉韦德案。此案以及前一段时间被推翻所引发的事件影响远超美国,更加影响到全世界对堕胎以及对女性抱有关注的群体。本书中以此来讨论法律和道德冲突的问题,却也用通俗的话将此中关键问题讲得较为清楚。堕胎作为美国社会的敏感话题,牵扯到了法律、道德和宗教多方面的冲突,更加引发了现实中诸多力量的参与。值得注意的是身为女性所拥有的堕胎权是否和其他隐私权一样得到宪法相应的保护,这不管是要看法律从业者怎么想,还要考虑到现实中的民众对此持何态度。虽然有些法律从业者视法律为科学,但就如罗翔老师常说法律的生命在于经验。书中也反复强调了法律从业者的年龄和阅历以及对于社会的认知程度等,因而在此话题发言没有足够深入的思考和实践是很难得到他人支持的。3. 常识之外毋庸置疑,本书的一大重点是对于那些法律常识的普及。对于初次接触的读者来说,一点也不用担心听不懂。在作者的科普中更可以获得不少的启发。在阅读此书之时,读者不能只满足于常识的掌握,更应该对常识之外的多一些思考。比如上文中对于法律和道德冲突的讨论。随着现实情况的变化以及所站的角度不同,我们给出的答案也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甚至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论。事实上法学这本古老的学科里不乏这样的思考和讨论,有些形成了相对统一的答案,有些至今仍没有一个让各方都满意的方案。读者参与进来就更加明白其中所关注的核心点以及对于自身现实生活可能带来的一系列影响。我们如今熟悉的法律建立在现代社会之上,这其中有着不少的共识,比如民主。看过《产业与文明》等书籍也更明白其在历史上的出现可以说是有着独特的条件和机遇。回溯历史,我们会发现曾经熟悉的一切并不是生来就如此,也不意味着还将继续下去。有的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加以调整,有些则不得不面临被淘汰的结局。4. 正本清源本书所做的工作可以说是正本清源,借助于概念以及一些基本的科普,让读者接触到更为正确的答案,不至于出现太过严重的偏差。对于存在异议的问题,作者也较为客观中立地加以展示。阅读本书的基础可以说是零,只要具备基本的识字能力都可以了解到其中的内容。整体来说也是比较友好的,不存在特别烧脑的内容。不管是对法律感兴趣还是有志于此,都可以在书中收获很多。打好基础之后,再接触具体的现实案例,不敢说可以轻松上手,但也应该会相应降低难度。对于普通读者来说,从日常思维切换到法律思维更为顺畅。不用的时候就当锻炼大脑,一旦需要就可以缩短了寻找外援的时间和门槛。正如医生和患者一起面对疾病一样,读者也可以和现实的法律工作者一起去处理眼前的难题。即便如此,我们也不得不承认,本书理论性较强,实践方面就显得较为单薄。想要学完就用的读者恐怕就要失望了,但它肯定会让你明白法考打开的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世界。5. 不止普法本书虽以普法为主,但其发挥的影响也不止步于此。本书在结尾的部分引用了陈忠实的经典小说《白鹿原》,在那个熟人社会下,大多数情况下完全用不着法律,但我们现在身处的陌生人社会却没有一刻不需要它的存在。在这样的社会生活,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法律素养,更需要足够的生活常识。这中间有很多是需要通过自我教育等多种形式来完成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本书也是在帮读者学习更好成为一个现代人,生活得更加自由。自由不是无边界的,就像权利也会被限制。我们可以了解自己的各项权利并坚决去捍卫它,可也要尊重他人的权利。平等的观念让我们可以用健康且自信的心态去面对现实中的挑战。罗翔老师不止一次说过,熟悉法律可能会滋生出不少钻空子的人。了解法律的常识之后,可能也会有的人动歪心思。当然大多数人想必是看完之后更加明白自己还是选择像我一样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有了更多熟悉法律的公民,即便有一小撮的人作恶,我们也可以在最大限度内避免让其逍遥法外,尽可能降低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这种想法多少带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但却更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6. 写在最后本书作者和罗翔、写出《正义的回响》的陈碧以及最近出版《权力的边界》的赵宏等皆为朋友,在这样一个优秀的交友圈里,出现这样一本不错的法律科普读物倒也不怎么意外。对于背后的八卦故事我不是很有兴趣,但就目前阅读过的书来说,这些作者彼此之间也有一些相似之处。在某些方面即便没有完全相同的看法,也有着一股熟悉的味道。就普通读者来说,罗翔老师的《圆圈正义》最具知名度,但作为一个随笔集较为随意。陈碧《正义的回响》和时事热点的联系较为紧密。本书则是从更为基础的部分入手。各花入各眼。读者有着自己的选择标准,不过可以在阅读之前稍加了解,方便选择出更适合自己的。时间充裕的话,个人的建议是全部读一遍。有空也可以翻翻其在公号等地方发表的内容。不可否认的是争议的出现,不管是对于书中具体的内容还是作者本人的。读者对此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应当在了解事实的基础上进行独立思考并做出个人的判断。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男人和女人之间的爱情,是文学和艺术永恒的主题。人民和国家之间的关系,则是政治学和法学永恒的主题。为了保障公民权利,规范国家权力,维护公民和政府之间的和谐关系,人民制定了宪法,这是国家最基本的法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政治权威,是治国理政的总章程,是人民权利的保障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法治道路任重道远!

        卢梭说,最伟大的法律不是刻在铜板或者石头上,而是铭刻在人民的心里。对今日中国而言,法治建设既需要国家统筹推进,更需要全体民众积极参与。唯有每个公民都具备了法治的常识,理解了法治的理念,拥有了过法治生活的能力,法治才能从一种构想变成现实,这种法治的生活,会让个人更有尊严,社会更加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果麦文化

        果麦文化传媒成立于2012年7月。面向城市新兴中产阶层,提供图书、电影、互联网文化产品等“更好的精神食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