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23千字
字数
2022-07-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能力及测评研究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道德与法治学科由于其内容的高度综合、复杂与不稳定,国内鲜有对其学科核心能力与测评进行讨论和研究。
本研究抓住学科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目标及其在学校课程中的地位,同时借鉴国内外权威机构对公民核心素养的界定,从社会性发展这一角度出发将“身份—角色认同”确定为学科最核心的能力,并由此出发讨论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其测评。本研究提出的核心能力完全可以涵盖国际社会对于公民通用核心能力(核心素养)的界定,同时反映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思想品德学科的特性。
目录
- 版权信息
- 执笔者一览
- 核心素养与课程发展丛书总序
- 前言
- 第一章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建依据
- 一 学科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
- 二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本质特性与育人价值
- 三 21世纪核心素养的国际共识
- 四 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架构
- 第二章 学科核心素养:身份认同
- 一 身份认同的内涵
- 二 身份认同教育的国际经验
- 三 中国语境下身份认同教育的内容构成
- 第三章 学科核心素养:道德判断
- 一 道德判断的内涵
- 二 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国际经验
- 三 道德判断能力培养的国内经验
- 第四章 学科核心素养:冲突解决
- 一 冲突解决的概念内涵
- 二 西方对于冲突解决能力的关注和培养
- 三 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冲突解决能力的内在关联
- 四 冲突解决能力的内涵与构成
- 第五章 身份认同的测评
- 一 自我认同与社会认同的整合
- 二 国内外身份认同测评研究
- 三 中小学生身份认同的测评
- 四 基于上薗联想测评工具的身份认同测评探索
- 第六章 道德判断能力的测评
- 一 道德判断能力测评相关研究成果
- 二 道德判断能力的表现标准
- 三 当代道德判断能力的测量工具与新思路
- 第七章 冲突解决能力的测评
- 一 国外冲突解决能力一般测量
- 二 以中小学生为对象的冲突解决能力测评研究
- 三 学生冲突解决能力测评框架建构
- 第八章 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
- 一 核心素养发展的条件和机制
- 二 道德与法治课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 三 课例:生命健康的保障
- 四 课例:我是谁
展开全部
出版方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全国最早的两家大学出版社之一,国内一流的专业教育出版机构。出版物涉及教育、教材、文学、社科、少儿、古籍等多个领域。2009年被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