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用户推荐指数
社会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9千字
字数
2023-03-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作者总结我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模式,探索专家参与社区治理干预方法,分析现代化发展面临挑战,为完善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参考。
内容简介
社会治理是学术界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中国特色社会学概念。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社会学学者参与社会治理决策的重要领域以及跨学科研究的重要基础和载体,本书就是作者对于我国基层社会治理的研究与探索。在全面梳理中国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变迁的基础上,本书总结了中国城乡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模式,依托“新清河实验”深入探索了专家参与社区治理的社会学干预方法,认真分析了当前我国现代化发展和基层社会治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为新时期党领导下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提供了参考。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言
- 第一章推进中国特色的基层社会治理研究
- 第一节 现代化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
- 第二节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概念
- 一、凸显了社会学的学科视角
- 二、社会治理概念的理论创新
- 三、社会治理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社区治理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落脚点
- 第二章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传统
- 第一节 西方社区研究的发展脉络
- 一、古典社会学与社区研究的发端
- 二、早期规划界的社区实验研究
- 三、芝加哥学派的兴起
- 四、社区综合研究的繁荣
- 五、社区权力研究的发展
- 第二节 西方社区研究的理论视角
- 一、社会结构功能视角
- 二、社会体系视角
- 三、社会冲突视角
- 四、社会互动视角
- 五、社会空间视角
- 六、社会治理视角
- 第三节 从孤存到解放:社区存亡的理论设想
- 一、社区孤存论
- 二、社区消失论
- 三、社区继存论
- 四、社区适应论
- 五、社区解放论
- 第三章中国社区研究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社会调查与社区概念的引入
- 第二节 社会学调查与社区研究的发展
- 第三节 社区研究的缓慢推进
- 第四节 小城镇研究与社区研究的再兴
- 第五节 社会转型与社区治理研究的热潮
- 第四章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的变迁
-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基层社会治理的特征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基层社会治理的演进
- 一、“国家统合”与“集体管控”阶段(1949—1978)
- 二、“社会管理”与“社区建设”阶段(1979—2011)
- 三、“社会治理”与“社区服务”阶段(2012至今)
- 第三节 中国基层社会治理研究评析
- 一、提出了多种理论范式
- 二、形成了多种实践模式
- 三、积累了多种研究方法
- 第五章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的创新
- 第一节 中国城市基层社区治理中的突出问题
- 第二节 城市社区治理创新的四种模式
- 一、政府主导模式
- 二、市场主导模式
- 三、社会自治模式
- 四、专家参与模式
- 第三节 走向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基层社会治理
- 一、城市基层社会治理必须要以人民为中心
- 二、城市建设与治理违背以人民为中心的三种现象
- 三、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治理
- 第六章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以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为例
- 第一节 特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的难题
- 第二节 成都市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实践
- 一、建立“城乡社治委”:破解九龙治水,推动重心下移
- 二、以民生为中心,为社区赋能
- 三、以院落为载体,构建美好宜居环境
- 第三节 城乡社区一体化发展的成都经验
- 一、破解体制困境
- 二、整合基层组织
- 三、基层权能改革
- 四、激发社会活力
- 第七章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探索
-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的变迁
- 一、政社合一的集权式治理
- 二、乡政村治的放权式治理
- 三、多元共治的赋权式治理
- 第二节 现代农村社区治理的挑战
- 一、社会矛盾多发
- 二、基层行政内卷
- 三、制度规范缺失
- 四、公共资源不足
- 五、参与意识不强
- 第三节 农村社区治理现代化的郫都案例
- 一、以产业振兴为基础,构建村庄市场共同体
- 二、以人才振兴为关键,培育社区治理主体
- 三、以文化振兴为依托,激发社区治理的内在活力
- 四、以生态振兴为抓手,开展社区环境治理
- 五、以组织振兴为保障,推动社区多元共治
- 第八章新清河实验:专家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 第一节 新清河实验的历史传统与价值取向
- 第二节 新清河实验中的“社会学行动力”
- 一、基层政权改革实验与社区议事委员制度
- 二、社会组织实验与“社区提升中心”的孵化
- 三、物业管理实验与“物管会”的成立
- 四、社会空间规划实验与社区规划师制度
- 五、民生保障实验与社区的“适老化改造”
- 第三节 社会学干预的中介效应
- 一、新清河实验的两个阶段与干预方式的变化
- 二、“双轨政治”模型与社会学干预的中介效应
- 三、专家参与社区治理模式的理论反思
- 第九章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探索
- 第一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三种路径
- 第二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的实践案例
- 一、共享单车停放与公共空间改善民意众筹实践
- 二、毛纺北社区老龄化状况的空间分析
- 三、大数据助力公共空间改善的实践
- 第三节 城市社区大数据治理存在的问题
- 第十章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挑战和机遇
- 第一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遇到的困难与挑战
- 一、中国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期转向高质量发展期
- 二、不可忽视中国经济回暖
- 三、中国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受到考验
- 第二节 新时期中国社会发展与治理的机遇
- 一、中国人力资本、城市群的竞争力与新型城镇化模式
- 二、新兴产业的萌芽
- 三、中国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
- 第三节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全体中国人民的活力
- 一、保民生、促经济,实现中国经济双循环
- 二、调整产业结构,激发民营经济活力
- 三、推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改革
- 四、推动治理重心下移,社区治理提上国家治理议程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