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8千字
字数
2025-06-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立足于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的中国古典戏曲“体制叙事”研究。
内容简介
中国古典戏曲相较小说等其他叙事体类,有着更为精密复杂的结构体制:传奇类戏曲使用生旦净末丑穿插搭配的脚色体制与南曲联套结构;以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杂剧则使用正旦或正末“一脚主唱”的“一正众外”式脚色体制与严格的北曲联套结构;京戏则使用名角为绝对中心的“名角制”与自由灵活的板式变化体曲体结构。
各戏曲类型的叙事皆受特定结构体制的强势规约,相对于以人物、情节为中心的“自然叙事”,中国古典戏曲是一种典型的“体制叙事”。本书立足中国传统历史文化语境,对“戏文传奇”“元杂剧”“明清南杂剧”“京戏”和“折子戏”的体制叙事进行专题系统研究,以期揭示中国古典戏曲叙事的民族特性,为当下讲好中国故事、建构民族叙事理论体系提供启示与助益。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与反思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戏文传奇叙事
- 第一节 脚色制奠定传奇叙事的基本格局
- 第二节 曲体结构对传奇叙事的规约
- 第三节 “曲”之“戏剧化”的观念及其策略
- 第四节 美文传统与传奇叙事之间的张力
- 第五节 “传奇”观念对传奇叙事的影响
- 第二章 元杂剧叙事
- 第一节 四套曲结构对元杂剧叙事的框架性意义
- 第二节 “一正众外”的脚色体制对元杂剧叙事的规约
- 第三节 曲白二重结构对元杂剧叙事的影响
- 第四节 明代内廷搬演对元杂剧叙事的改造
- 第五节 明杂剧选家对元杂剧本的案头化整改
- 第六节 臧懋循元杂剧编改的“剧学”奠基意义
- 第三章 明清南杂剧叙事
- 第一节 一折短剧的抒怀式叙事
- 第二节 短剧联套的互文式叙事
- 第三节 多折剧的密集型叙事
- 第四章 京戏叙事
- 第一节 京戏名角制的产生及其结构
- 第二节 名角为中心的叙事建构
- 第三节 名角之“技”与“戏”的张力
- 第四节 京戏体制的深远影响
- 第五章 折子戏叙事
- 第一节 从全本到折子的演化
- 第二节 雅静戏的应场性调剂
- 第三节 诙谐戏的趣味性强化
- 第四节 机趣戏的戏剧性强化
- 第五节 做工戏的技艺性强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华书局
中华书局,全名为中华书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一家集编辑、印刷、出版、发行于一体的出版机构,于1912年1月1日由陆费逵筹资创办于上海。创立之初,以出版中小学教科书为主,并印行古籍、各类科学、文艺著作和工具书等。同时,中华书局还自办印刷厂,至1937年拥有印刷机械300余架,职工1000余人。1954年5月,中华书局总部迁址北京,1958年改为以整理古籍为主的专业出版社,在整理出版古籍和学术著作方面更有长足的进展,从而享誉海内外。曾出版《中华大字典》《四部备要》《图书集成》《中华百科丛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