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探寻圣人足迹,感悟阳明文化。

内容简介

斯人已逝,圣迹犹存。王阳明与贵阳的特殊缘分,让阳明文化深刻于黔中大地,并且内化于心,构成了贵阳的城市精神。在阳明文化热不断升温的当下,作为阳明悟道之地的贵阳,传播阳明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走进多彩贵州,体验爽爽贵阳,想必是众多阳明文化爱好者的心愿。

王阳明的足迹遍布黔中大地,他观望过㵲阳河的灯火,领略过飞云崖的奇绝,涉险于七盘岭的古驿道。在贵阳,栖霞山、仙人洞、天生桥、南庵(翠微园)、南霁云祠(达德书院)、太慈桥、头桥、二桥、三桥,王阳明的足迹随处可见。

贵阳作为心学胜境,其中的胜境不仅是“天下山水之秀聚于黔中”的山水之境,也是“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大成心境。

目录

  • 版权信息
  • 贵阳历史文化丛书编辑委员会
  • 贵阳历史文化丛书学术委员会
  • 《心学胜境》编委会
  • 总序
  • 编写说明
  • 引言
  • 第一章 王阳明谪贬龙场
  • 直谏获罪
  • 千里赴谪
  • 玉屏获慰
  • 黄平月潭寺论“君子之政”
  • 凯里思索“安民之道”
  • 福泉七盘岭生“归隐之意”
  • 第二章 阳明先生遗爱处
  • 结草为庐
  • 寻得“阳明洞”
  • 智治病仆
  • 请学于农
  • 乔迁新居
  • 龙场受辱
  • 安氏济困
  • 乡民献方
  • 象祠劝善
  • 书信止乱
  • 第三章 龙场悟道
  • 静坐“玩易窝”
  • 大悟“心即理”
  • 默记“五经”证圣道
  • 始论“知行合一”
  • “致良知”发端贵州
  • 第四章 王阳明与贵州教育
  • 龙冈书院授学
  • 主讲文明书院
  • 镇远话别弟子
  • 后学兴建书院
  • 黔中王门兴起
  • 第五章 王学胜境在贵阳
  • 闲游天生桥
  • 游渡六广河
  • 达德学校留诗
  • 二游仙人洞
  • 春访太慈桥
  • 通济桥畔送别
  • 秋游翠微园
  • 垒“三人坟”
  • 贵阳阳明祠
  • 第六章 王学研究与回响
  • 阳明心学的贵阳声音
  • “四大文化工程”之阳明文化转化运用
  • 心学胜境,文明远播
  • 附录一 王阳明大事记
  • 瑞云送子
  • 五岁乃言
  • 一鸣惊人
  • 自期成圣
  • 巡居庸关
  • 格竹七日
  • 铁柱宫论道
  • 研习书法
  • 拜谒娄谅
  • 会试落第
  • 钻研兵法
  • 进士及第
  • 上陈边防策
  • 悟二氏之非
  • 主试山东
  • 始归圣学
  • 贬谪龙场
  • 徐爱拜师
  • 居黔生活
  • 龙场悟道
  • 龙冈讲学
  • 贵阳讲学
  • 始论“知行合一”
  • 庐陵善治
  • 京师讲学
  • 始论“朱陆异同”
  • 滁州讲学
  • 南京讲学
  • 巡抚南赣
  • 刻《朱子晚年定论》
  • 刻古本《大学》
  • 《传习录》刊行
  • 平宁王之乱
  • 释“良知”之道
  • 白鹿洞讲学
  • 开中天阁讲会
  • 筑阳明书院
  • 首揭“王门四句教”
  • 天泉证道
  • 严滩问答
  • 抚治思田
  • 落星南安
  • 附录二 王门后学
  • 浙中王门
  • 江右王门
  • 南中王门
  • 楚中王门
  • 北方王门
  • 粤闽王门
  • 止修学派
  • 泰州学派
  • 黔中王门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5.0
3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绝境中的心光

    王阳明在龙场的困顿与挣扎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正是在这至暗时刻迸发的心学光芒,让 “圣境” 二字有了震撼灵魂的力量。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值得全家一起看

      心学不只是哲学概念,这本书清晰地展现了它如何深深融入贵阳乃至贵州的文化肌理。阳明精神如雨露,滋养了这片土地独特的实践品格与人文气质。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龙场石洞变宇宙: 震撼!王阳明在修文那个简陋的石洞里,竟迸发出照亮千古的思想光芒。这本书生动再现了 “龙场悟道” 的艰辛与伟大,让人深刻理解为何贵阳是心学的 “圣境” 起点。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贵州人民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2月,是贵州省最早成立的一家综合性出版社。贵州人民出版社是一家规模较大的综合性出版社,每年出版图书500作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