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88千字
                       字数
                        2018-10-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主要对政府在治理市场竞争秩序过程中涉及的部分立法问题与执法问题以及相关的竞争政策问题作了不同程度的阐述。
内容简介
在竞争立法问题上,本书主要探究了维持转售价格、行政性垄断、商业贿赂的立法完善;在竞争执法问题上,本书主要探究了相关技术市场的界定、差别待遇的合理性分析标准、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实施、反垄断法实施中的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在竞争政策问题上,本书主要探究了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基本事项和竞争中立政策的一些内容。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第一章竞争立法问题研究
 - 第一节 规制维持转售价格的立法完善
 - 一、“垄断说:维持转售价格影响市场有效竞争”的一叶障目
 - 二、“手段说:维持转售价格助推横向垄断协议”的因噎废食
 - 三、“侵权说:维持转售价格妨碍他人自主经营”的断章取义
 - 四、结语
 - 第二节 行政垄断行为规范的立法完善
 - 一、行政性垄断行为规范的规制视野比较狭隘
 - 二、行政性垄断行为规范的规制能力非常有限
 - 三、行政性垄断行为规范的规制方法相对欠缺
 - 四、结语
 - 第三节 商业贿赂竞争规制的修订得失
 - 一、商业贿赂的范畴定位步入历史正轨
 - 二、员工个人行贿问题得到明确性规制
 - 三、商业贿赂的主观要件表述比较模糊
 - 四、如实入账的法律属性仍然没有明确
 - 五、允许经营者反证的制度设计不科学
 - 六、结语
 - 第二章竞争执法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相关技术市场的法律界定
 - 一、相关技术市场的本质属性
 - 二、相关技术市场的适用情形
 - 三、相关技术市场的界定操作
 - 四、结语
 - 第二节 差别待遇合理性分析标准
 - 一、阶梯型第一应然考察视角:终端性
 - 二、阶梯型第二应然考察视角:间接性
 - 三、阶梯型第三应然考察视角:客观性
 - 四、阶梯型第四应然考察视角:保护性
 - 五、结语
 - 第三节 垄断行为的法律责任实施
 - 一、停止违法行为
 - 二、没收违法所得
 - 三、并处违法罚款
 - 四、结语
 - 第四节 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比较
 - 一、“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的市场影响比较
 - 二、“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的可补救性比较
 - 三、“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的风险概率比较
 - 四、“积极失误”与“消极失误”的集中领域比较
 - 五、结语
 - 第三章公平竞争审查问题研究
 - 第一节 公平竞争审查的制度引入
 - 一、《国务院关于在市场体系建设中建立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意见》的意义与不足
 - 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科学体系
 - 三、我国公平竞争审查制度的发展重点
 - 四、结语
 - 第二节 公平竞争审查的责任主体
 - 一、政策制定部门
 - 二、上级行政机关
 - 三、各级权力组织
 - 四、竞争执法机构
 - 五、结语
 - 第三节 公平竞争审查的激励机制
 - 一、现实问题
 - 二、理论基础
 - 三、域外经验
 - 四、中国做法
 - 五、结语
 - 第四章竞争中立政策问题研究
 - 第一节 竞争中立政策走向国际化的美国主要负面元素
 - 一、美国力推竞争中立政策的动因
 - 二、“澳版”竞争中立政策的误传
 - 三、罗伯特·霍马茨的谬论
 - 四、结语
 - 第二节 竞争中立政策对政府非均衡性扶持的规制逻辑
 - 一、竞争中立政策对政府非均衡性扶持措施的原则禁止
 - 二、竞争中立政策对政府非均衡性扶持措施的例外允许
 - 三、竞争中立政策对政府非均衡性扶持措施的限度使用
 - 四、结语
 - 第三节 中国实施竞争中立政策的潜在风险及防控路径
 - 一、战略性风险:陷入国际贸易保护圈套
 - 二、战术性风险:加剧高端产业外资垄断
 - 三、常规性风险:导致市场结构过度集中
 - 四、结束语
 - 第四节 可有效推进竞争中立政策得以落实的贯彻路径
 - 一、行政执法
 - 二、体制改革
 - 三、竞争倡导
 - 四、结语
 - 后记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法治出版社
中国法治出版社是中央级法律类图书专业出版社,成立于1989年6月,隶属于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国法治出版社每年出版新书品种1000种左右,出版物主要包括:1、法律法规的国家标准版本;2、法律、法规的权威性中外文对照文本;3、中外法学著作;4、研究生、大学本科、专科法学教科书;5、法律工具书;6、解释、宣传、介绍法律、法规的普及性读物;7、法律、法规中文及中外文对照文本的电子出版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