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53千字
字数
2019-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分析中国水资源现状及管理体制、制度,探讨水权交易、改善农村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内容简介
本书分六章内容,第一章对中国水资源基本状况进行了回顾与分析,提出水资源管理体系面临的基本问题和基本任务;第二章对我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政策和制度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回顾和总结,揭示了体制、政策和法律法规建设对改善水资源管理的重要性,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律的建议;第三章对水权制度和水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详尽的解读与分析,对国外水权交易制度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比较分析;对当前水权交易的前提条件、类型、作用和限制因素进行了梳理,提出了建设性思路。另外,结合北京市与上游地区开展的“退稻还旱”工程的社会经济影响,对水权交易的前景进行了分析。第四章利用多部门水资源利用模型,对部门间水权交易的潜在收益进行了研究,得出通过水权交易可以大大提高用水效率,在黄河流域的节水潜力相当于南水北调一条线路的供水能力的结论;第五章针对我国目前开展的农村用水管理制度的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我国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状况不容乐观,短缺趋势还在加剧。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内容简介
- 作者简介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水资源与水权》项目研究组成员及对本书贡献
- 目录
- 第一章 中国水资源状况和问题的回顾与分析
- 第一节 中国的水危机:资源危机还是治理危机?
- 第二节 水污染:治水的新命题
- 第三节 地下水:潜藏的危机
- 第四节 生态与气候:扩大的视角
- 第二章 中国水资源管理体制、政策与制度回顾
- 第一节 水资源管理体制
- 第二节 水资源政策与法律建设
- 第三节 水资源管理制度
- 第四节 水资源管理体制、政策与制度改革的讨论
- 第三章 水权理论回顾、评估和中国水权体制建设的思路
- 第一节 水权的定义
- 第二节 国内外水权制度理论
- 第三节 水权交易的理论和实践
- 第四节 中国水权制度评估及建设思路
- 第五节 水权交易案例分析:北京市“退稻还旱”工程的实施效果和社会经济影响
- 第四章 中国主要用水部门间水权交易的潜在收益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第二节 数据和结果
- 第三节 结论
- 第五章 农村水管理制度与政策的变革及影响
- 第一节 数据
- 第二节 农村地区水资源短缺的事实
- 第三节 政府做出的制度和政策反应
- 第四节 农民的反应
- 第五节 结论及政策含义
-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出版方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成立于1978年6月,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办并主管的以出版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著作为主的国家级出版社。1993年和1998年先后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1993年第一批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授予的全国优秀出版社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