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是第三版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全部采用新译文,并根据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对注释、索引等进行了全面修订,在保持原有四卷本结构的基础上,对篇目作了适当调整,还撰写了新的出版说明和各卷说明。

内容简介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本卷收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43——1859年的著作,以及后来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阐明了宗教的社会根源和本质,揭示了德国封建专制的社会基础和阶级特征,首次明确阐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是马克思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和共产主义理论的各种历史文献和思想观点进行系统研究和批判的初成果。在手稿中,他论述了劳动对人类文明和历史进步的意义,指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造成劳动的异化,给工人阶级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工人阶级必须打碎私有制的桎梏,使本阶级和整个社会获得解放。手稿围绕这一基本思想,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经济学观点、哲学观点和共产主义观点。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共同撰写的阐述唯物史观和共产主义理论的重要著作。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它深刻系统地分析了资本主义,揭示了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必然胜利是人类社会发展规律。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是马克思总结法国1848年革命经验和评述1851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政变的重要著作。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本卷选录了马克思恩格斯1858——1871年间的著作和三卷本《资本论》(节选)。

《<政治经济批判>序言》,是马克思为他在1858年11月-1859年1月写成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册》所写的序言。在这篇序言中,马克思科学地阐明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社会意识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和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一般进程,论证了旧的社会形态为新的更高的社会形态所取代的历史必然性。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册〉》是恩格斯为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分册》写的书评。这篇书评批判了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局限性,阐述了马克思创立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伟大贡献。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巨著。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述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根据对资本主义内在矛盾的分析,论证了资本主义为共产主义取代的历史必然性,为科学社会主义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本卷选收了马克思恩格斯1864——1883年的著作,以及他们为一些著作写的序言和导言。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是马克思为国际工人协会起草的纲领性的文件。

《法兰西内战》是马克思全面总结巴黎公社的历史经验,阐发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国家、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理论的重要文献。

《流亡者文献》是恩格斯阐述欧洲民主运动、工人运动和俄国问题的一组文章。

《哥达纲领批判》是马克思阐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文献。为了更广泛地传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恩格斯把《反杜林论》中的三章内容改编成《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本卷分为两大部分,部分是恩格斯的著作,其中有恩格斯在马克思逝世一周年时为《社会民主党人报》撰写的纪念文章《马克思和〈新莱茵报〉》。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是恩格斯阐发历史唯物主义基本理论的重要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恩格斯用唯物史观科学地阐明了人类社会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论述了氏族组织的结构、特点和作用以及家庭的起源和发展,揭示了原始社会制度解体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过程,分析了国家从阶级对立中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本质特征,指出了国家必将随着阶级的消灭和共产主义的胜利而消亡;还有《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法德农民问题》等文章。

第二部分为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编,这些书信在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史上具有重大理论价值。

目录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
  • 版权信息
  • 章前内容
  • 编辑说明
  • 第一卷说明
  • 卡·马克思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 弗·恩格斯 国民经济学批判大纲
  • 卡·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 [异化劳动和私有财产]
  • 弗·恩格斯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1892年德文第二版序言
  •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 致大不列颠工人阶级
  • 序言
  • 导言
  • 工人运动
  • 卡·马克思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 1.关于费尔巴哈
  • 马克思论费尔巴哈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德意志意识形态
  • 第一卷第一章 费尔巴哈
  • [I]
  • [II]
  • [III]
  • [IV]
  • 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
  • 卡·马克思 哲学的贫困
  • 第二章 政治经济学的形而上学
  • 第一节 方法
  • 第二节 分工和机器
  • 第三节 竞争和垄断
  • 第四节 所有权或租
  • 第五节 罢工和工人同盟
  •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和卡尔·海因岑
  • [第一篇]
  • [第二篇]
  • 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原理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关于波兰的演说
  • 马克思的演说
  • 恩格斯的演说
  • 卡·马克思 雇佣劳动与资本
  • 恩格斯写的1891年单行本导言
  • 雇佣劳动与资本
  • 卡·马克思 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党宣言
  • 1872年德文版序言
  • 1882年俄文版序言
  • 1883年德文版序言
  • 1888年英文版序言
  • 1890年德文版序言
  • 1892年波兰文版序言
  • 1893年意大利文版序言
  • 共产党宣言
  • 一 资产者和无产者
  • 二 无产者和共产党人
  • 三 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
  • 四 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
  • 卡·马克思 危机和反革命
  • 卡·马克思 资产阶级和反革命
  • 卡·马克思 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 一 1848年的六月失败
  • 二 1849年6月13日
  • 三 1849年六月十三日事件的后果
  • 四 1850年普选权的废除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共产主义者同盟中央委员会告同盟书
  • 弗·恩格斯 *德国的革命和反革命
  • [一 革命前夕的德国]
  • [二 普鲁士邦]
  • [三 德国其他各邦]
  • [四 奥地利]
  • [五 维也纳起义]
  • [六 柏林起义]
  • [七 法兰克福国民议会]
  • [八 波兰人、捷克人和德意志人]
  • [九 泛斯拉夫主义。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战争]
  • [十 巴黎起义。法兰克福议会]
  • [十一 维也纳起义]
  • [十二 对维也纳的攻击。对维也纳的背叛]
  • [十三 普鲁士制宪议会。国民议会]
  • [十四 秩序的恢复。议会和议院]
  • [十五 普鲁士的胜利]
  • [十六 国民议会和各邦政府]
  • [十七 起义]
  • [十八 小资产阶级]
  • [十九 起义的终结]
  • 卡·马克思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1869年第二版序言
  • 恩格斯写的1885年第三版序言
  • 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
  • 卡·马克思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
  • 卡·马克思 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
  • 卡·马克思 *俄国的对华贸易
  • 卡·马克思 *英人在华的残暴行动
  • 弗·恩格斯 波斯和中国
  • 卡·马克思 鸦片贸易史
  • 卡·马克思 *英中条约
  • 卡·马克思 中国和英国的条约
  • 弗·恩格斯 *俄国在远东的成功
  • 卡·马克思 新的对华战争
  • 卡·马克思 对华贸易
  •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
  • 卡·马克思 不列颠在印度统治的未来结果
  • 人名索引
  •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
  • 版权信息
  • 编辑说明
  • 第二卷说明
  • 卡·马克思 《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 弗·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
  • 卡·马克思 *工资、价格和利润
  • [引言]
  • 1. [生产和工资]
  • 2. [生产、工资、利润]
  • 3. [工资和通货]
  • 4. [供给和需求]
  • 5. [工资和价格]
  • 6. [价值和劳动]
  • 7. 劳动力
  • 8. 剩余价值的生产
  • 9. 劳动的价值
  • 10. 利润是按照商品的价值出卖商品获得的
  • 11. 剩余价值分解成的各个部分
  • 12. 利润、工资和价格的一般关系
  • 13. 争取提高工资或反对降低工资的几个主要场合
  • 14. 资本和劳动的斗争及其结果
  • 弗·恩格斯 *卡·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书评
  • 马克思《资本论》节选
  • 卡·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
  • 1867年第一版序言
  • 1872年第二版跋
  • 资本的生产过程
  • 卡·马克思 《资本论》第二卷
  • 资本的流通过程
  • 卡·马克思 《资本论》第三卷
  • 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
  • 弗·恩格斯 《资本论》第三册增补
  • I. 价值规律和利润率
  • II. 交易所
  •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摘选
  • 《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
  • I. 生产、消费、分配、交换(流通)
  • 《政治经济学批判(1857—1858年手稿)》摘选
  • [资本主义生产的作用及其界限]
  • [资本主义生产以前的各种形式]
  • [机器体系和科学发展以及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变化]
  • 《政治经济学批判(1861—1863年手稿)》摘选
  • [危机问题]
  • [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从属和实际上的从属]
  • [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
  • 人名索引
  • 文学作品和神话中的人物索引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
  • 版权信息
  • 第三卷说明
  • 卡·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
  • 卡·马克思 论蒲鲁东 (给约·巴·施韦泽的信)
  • 弗·恩格斯 《德国农民战争》序言
  • 1870年第二版序言
  • 1870年第二版序言的补充
  • 弗·恩格斯 致国际工人协会西班牙联合会委员会
  • 卡·马克思 法兰西内战
  • 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导言
  •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一篇宣言
  •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关于普法战争的第二篇宣言
  • 法兰西内战 国际工人协会总委员会宣言
  • 附录
  • 《法兰西内战》初稿(摘录)
  • 《法兰西内战》二稿(摘录)
  • 弗·恩格斯 *关于工人阶级的政治行动
  • 卡·马克思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
  • 卡·马克思 论土地国有化
  • 弗·恩格斯 论住宅问题
  • 1887年第二版序言
  • 论住宅问题
  • 第一篇 蒲鲁东怎样解决住宅问题
  • 第二篇 资产阶级怎样解决住宅问题
  • 第三篇 再论蒲鲁东和住宅问题
  • 弗·恩格斯 论权威
  • 卡·马克思 政治冷淡主义
  • 弗·恩格斯 流亡者文献
  • 一 波兰人的声明
  • 二 公社的布朗基派流亡者的纲领
  • 五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
  • 卡·马克思 *巴枯宁《国家制度和无政府状态》一书摘要(摘录)
  • 弗·恩格斯 给奥·倍倍尔的信
  • 卡·马克思 哥达纲领批判
  • 恩格斯写的1891年版序言
  • 给威廉·白拉克的信
  • 德国工人党纲领批注
  • 弗·恩格斯 反杜林论 (欧根·杜林先生在科学中实行的变革)
  • 三个版本的序言
  • 引论
  • 一 概论
  • 二 杜林先生许下了什么诺言
  • 第一编 哲学
  • 三 分类。先验主义
  • 四 世界模式论
  • 五 自然哲学。时间和空间
  • 七 自然哲学。有机界
  • 九 道德和法。永恒真理
  • 十 道德和法。平等
  • 十一 道德和法。自由和必然
  • 十二 辩证法。量和质
  • 十三 辩证法。否定的否定
  • 十四 结论
  • 第二编 政治经济学
  • 一 对象和方法
  • 二 暴力论
  • 三 暴力论(续)
  • 四 暴力论(续完)
  • 五 价值论
  • 六 简单劳动和复合劳动
  • 七 资本和剩余价值
  • 九 经济的自然规律。地租
  • 十 《批判史》论述
  • 第三编 社会主义
  • 一 历史
  • 二 理论
  • 三 生产
  • 四 分配
  • 五 国家,家庭,教育
  • 弗·恩格斯 卡尔·马克思
  • 卡·马克思 *给《祖国纪事》杂志编辑部的信
  • 卡·马克思和弗·恩格斯 *给奥·倍倍尔、威·李卜克内西、威·白拉克等人的通告信 (节选)
  • 三 三个苏黎世人的宣言
  • 弗·恩格斯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马克思写的1880年法文版前言
  • 1882年德文第一版序言
  • 1891年德文第四版序言
  • 1892年英文版导言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卡·马克思 *法国工人党纲领导言(草案)
  • 卡·马克思 *给维·伊·查苏利奇的复信
  • [初稿]
  • [三稿]
  • [复信]
  • 弗·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节 选)
  • [1878年的计划]
  • [历史导论]
  • 历史
  • [导言]
  • [札记和片断]
  • [黑格尔以来的理论发展进程。哲学和自然科学]
  • 《反杜林论》旧序。论辩证法
  • 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研究
  • [札记和片断]
  • [辩证法作为科学]
  • 辩证法
  • [札记和片断]
  • [认识]
  • [物质的运动形式以及各门科学的联系]
  • [各门科学的辩证内容]
  • 运动的基本形式
  • [札记和片断]
  • [数学]
  • [物理学]
  • [生物学]
  • [自然界和社会]
  • 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中的作用
  • 弗·恩格斯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
  • 附录
  • 卡·马克思 *纪念国际成立七周年
  •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
  • 版权信息
  • 第四卷说明
  • 弗·恩格斯 马克思和《新莱茵报》 (1848—1849年)
  • 弗·恩格斯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
  • 1884年第一版序言
  • 1891年第四版序言
  •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 一 史前各文化阶段
  • 二 家庭
  • 三 易洛魁人的氏族
  • 四 希腊人的氏族
  • 五 雅典国家的产生
  • 六 罗马的氏族和国家
  • 七 凯尔特人和德意志人的氏族
  • 八 德意志人国家的形成
  • 九 野蛮时代和文明时代
  • 弗·恩格斯 关于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历史
  • 弗·恩格斯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1888年单行本序言
  • 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 弗·恩格斯 纪念巴黎公社十五周年
  • 弗·恩格斯 美国工人运动 《英国工人阶级状况》美国版序言
  • 弗·恩格斯 给《萨克森工人报》编辑部的答复 致《社会民主党人报》编辑部
  • 弗·恩格斯 给《社会民主党人报》读者的告别信
  • 弗·恩格斯 1891年社会民主党纲领草案批判
  • 一 绪论共十段
  • 二 政治要求
  • 三 经济要求
  • 第一部分 附件
  • 弗·恩格斯 致国际社会主义者大学生代表大会
  • 弗·恩格斯 《〈人民(国家报〉国际)》问题论文集 1871—1875序
  • 弗·恩格斯 《论俄国的社会问题》跋
  • 弗·恩格斯 未来的意大利革命和社会党
  • 弗·恩格斯 论原始基督教的历史
  • 弗·恩格斯 法德农民问题
  • 弗·恩格斯 卡·马克思《1848年》至1850年的 法兰西阶级斗争一书导言
  • 马克思恩格斯书信选编
  • 1842年
  • 1. 马克思致阿尔诺德·卢格德累斯顿
  • 1846年
  • 2. 恩格斯致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 3. 马克思致帕维尔·瓦西里耶维奇·安年科夫巴黎
  • 1847年
  • 4. 恩格斯致马克思
  • 1851年
  • 5. 恩格斯致约瑟夫·魏德迈
  • 1852年
  • 6. 马克思致约瑟夫·魏德迈
  • 1856年
  • 7. 马克思致恩格斯
  • 1857年
  • 8. 马克思致恩格斯赖德
  • 1858年
  • 9. 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
  • 10. 恩格斯致马克思
  • 11. 恩格斯致马克思
  • 1859年
  • 12. 马克思致斐迪南·拉萨尔
  • 13. 恩格斯致斐迪南·拉萨尔
  • 1863年
  • 14. 马克思致恩格斯
  • 15. 马克思致恩格斯
  • 1864年
  • 16. 马克思致恩格斯
  • 1865年
  • 17.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18.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尔伯特·朗格
  • 1866年
  • 19. 马克思致恩格斯
  • 20.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1868年
  • 21. 马克思致恩格斯
  • 22.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23. 马克思致恩格斯
  • 24.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25. 马克思致约翰·巴蒂斯特·施韦泽
  • 26. 恩格斯致马克思
  • 27.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1869年
  • 28.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1870年
  • 29. 马克思致齐格弗里德·迈耶尔和奥古斯特·福格特
  • 30. 马克思致保尔·拉法格和劳拉·拉法格
  • 1871年
  • 31. 马克思致路德维希·库格曼
  • 32. 恩格斯致伊丽莎白·恩格斯
  • 33. 马克思致弗里德里希·波尔特
  • 1872年
  • 34. 恩格斯致卡洛·特尔察吉
  • 35. 恩格斯致泰奥多尔·库诺
  • 1873年
  • 36. 恩格斯致马克思
  • 37.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 1874年
  • 38.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1875年
  • 39. 恩格斯致彼得·拉甫罗维奇·拉甫罗夫
  • 1876年
  • 40. 恩格斯致马克思
  • 1877年
  • 41. 马克思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42. 马克思致威廉·布洛斯
  • 1878年
  • 43. 恩格斯致威廉·白拉克
  • 1879年
  • 44. 马克思致马克西姆·马克西莫维奇·柯瓦列夫斯基
  • 45. 马克思致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
  • 46.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 1881年
  • 47.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48. 马克思致斐迪南·多梅拉·纽文胡斯
  • 49.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50.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1882年
  • 51.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52.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53.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54.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 55.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1883年
  • 56.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57. 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
  • 58. 恩格斯致菲力浦·范派顿
  • 59.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1884年
  • 60.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61.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62.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63.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64. 恩格斯致爱德华·伯恩施坦
  • 65.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66. 恩格斯致约翰·菲力浦·贝克尔
  • 67.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1885年
  • 68. 恩格斯致维拉·伊万诺夫娜·查苏利奇
  • 69. 恩格斯致盖尔特鲁黛·吉约姆—沙克
  • 70. 恩格斯致明娜·考茨基
  • 1886年
  • 71.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 72. 恩格斯致爱德华·皮斯
  • 73.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74. 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
  • 1887年
  • 75. 恩格斯致弗洛伦斯·凯利—威士涅威茨基
  • 1888年
  • 76. 恩格斯致玛格丽特·哈克奈斯
  • 1889年
  • 77. 恩格斯致格尔松·特里尔
  • 1890年
  • 78. 恩格斯致保尔·恩斯特
  • 79.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 80. 恩格斯致奥托·冯·伯尼克
  • 81. 恩格斯致保尔·拉法格
  • 82. 恩格斯致约瑟夫·布洛赫
  • 83.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 1891年
  • 84.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85.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 86. 恩格斯致卡尔·考茨基
  • 87.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 1892年
  • 88.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
  • 89.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1893年
  • 90.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91. 恩格斯致奥古斯特·倍倍尔
  • 92. 恩格斯致弗拉基米尔·雅柯夫列维奇·施穆伊洛夫
  • 93. 恩格斯致尼古拉·弗兰策维奇·丹尼尔逊
  • 94. 恩格斯致弗兰茨·梅林
  • 1894年
  • 95. 恩格斯致朱泽培·卡内帕
  • 96. 恩格斯致瓦尔特·博尔吉乌斯
  • 97. 恩格斯致保尔·拉法格
  • 98. 恩格斯致弗里德里希·阿道夫·左尔格
  • 99. 恩格斯致威廉·李卜克内西
  • 1895年
  • 100. 恩格斯致理查·费舍
  • 101. 恩格斯致韦尔纳·桑巴特
  • 102. 恩格斯致康拉德·施米特
  • 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大事年表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人民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始建于1921年9月1日,重建于1950年12月1日,是党和国家政治读物出版社,也是我国第一家著名的哲学社会科学综合性出版社。毛泽东同志亲笔题写的“人民出版社”社名,成为国家和各省级人民出版社最为显著的形象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