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审视IT历史全貌,思考当下发展问题,摒弃技术原理,深刻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和商业的演化方式,思考技术成败背后的必然性及其原因,站在科技进步的上帝视角洞察未来。

内容简介

网络普及以后,我们的生活和商业方式都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如果只徒然地追求这些变化的话,是看不到科技发展的本质的。为了思考今后的社会将如何变化,回顾信息技术相关的历史并检视现在是十分重要的。

工业革命之后,1794年在法国诞生了一种被称为“悬臂通信机”的技术。之后,知名作家、发明家、数据科学家雷·库兹韦尔预言,2045年之前,计算机的能力将会超越人类。

本书即着眼于这250年间通信技术的发展,回顾过去,检视现在,展望未来。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序章 从生态史观看信息技术
  • 梅棹忠夫的信息论
  • 用“变迁”来把握文明的发展
  • 纵览信息技术250年的发展进程
  • 以“信息技术的生态史观”为目标
  • 第一章 视觉通信
  • 第一次工业革命给社会带来的变化
  • 什么是视觉通信
  • 不断扩大的视觉通信网络
  • 近代信息技术的开端
  • 不依赖手持媒介的通信
  • 悬臂通信机的惊人效果
  • 信息技术的近代化始于数字
  • 信息技术大众化的第一步
  • 视觉通信带来的正面可能性
  • 史上第一次网络犯罪
  • 可能性的实现会催生出新的可能性
  • “必然”“积累”与“决策”
  • 第二章 使用电力进行交流
  • 革新与S形曲线
  • 电磁式电报机的诞生
  • 库克与惠特斯通的五针式电报机
  • 莫尔斯电报机的诞生
  • 从60千米拓展到6万千米的美国电报网络
  • 英国与法国的电报事业
  • 旧技术的破坏与新技术的创造
  • 过渡时期的折中方案
  • 连接世界的电报线路
  • 隐形武器
  • 凭借电报力量崛起的报社
  • 通过电报发展壮大的通讯社
  • 电报改变生活
  • 电报编码的优势与弊端
  • 可能性成为现实后出现的复杂社会
  • 第三章 通过电缆传递声音
  • 在电话之前出现的传真
  • 电话的诞生
  • 电话服务迅速开展
  • 不断革新的电话使用机制
  • 电话服务的垄断趋势
  • 电话的大众化
  • 缺乏互换性的电话系统
  • 私营电话服务与国营电话服务
  • 电话服务的另一段历史
  • 使用电话线路的广播系统
  • “意料之外的成功”
  • 个人信息与公共信息
  • 第四章 通过电波传递声音
  • 马可尼与无线电报技术的发展
  • 横跨大西洋的无线通信
  • 走在理论前面的实证实验
  • 在无线电领域同样发挥作用的网络外部性
  • 将泰坦尼克号遇难的消息通知全世界的无线技术
  • 用无线电传播声音
  • 从业余无线电到无线广播
  • 无线广播带来的全新交流方式
  • 无线通信员戴维·萨尔诺夫
  • 无线电音乐盒
  • 萨尔诺夫进军广播事业
  • 广播节目的诞生
  • 广播网络与广告的诞生
  • 变化的生活与全新的问题
  • 第五章 电视时代到来
  • 筹划电视播放的萨尔诺夫
  • 比收音机更早的电视机开发历史
  • 从国家主导开始的日本的广播
  • 吉田秀雄与日本的民营广播电台
  • 广播事业的转变
  • 正力松太郎与电视的邂逅
  • 日本广播电视网络的构想
  • 名为街头电视的强力武器
  • 代表20世纪的技术
  • 20世纪的信息技术
  • 模拟信号信息技术的时代
  • IT发展250年中的3次浪潮
  • 第六章 计算机的诞生
  • 计算设备的发展
  • 电子化数字计算机的诞生
  • 范内瓦·布什的MEMEX
  • 个人电脑的预言
  • 克劳德·香农的信息论
  • 用比特表示所有的信息
  • 勒内·笛卡儿与数字信息技术
  • 作为商用设备的计算机
  • 将布什的理念变为现实
  • Dynabook和Alto
  • 个人电脑的另一条路径
  • 盖茨与乔布斯登上舞台
  • Wintel与Macintosh
  • 硬件与软件仍然无法满足的需求
  • 第七章 覆盖地球的神经网络
  • 冷战的余波
  • 回归电报网络的创意
  • 包交换技术的诞生
  • ARPA网络的诞生
  • ARPA网最初的目的并非用于战争
  • 从ARPA网络到互联网
  • 万维网与多媒体电脑
  • 万维网的重大意义
  • 媒体的屏障失去意义
  • 软件、硬件、网络三要素
  • 通过“3W法则”分析互联网的大众化过程
  • 网络与硬件的发展
  • 万维网向大众敞开大门
  • 媒体的屏障被彻底消除
  • 第八章 IoE、大数据以及AI
  • 信息技术的两大新趋势
  • 未被利用的生物体信息
  • 人类周围未被利用的信息也将被利用起来
  • 爱迪生给我们的启示
  • 未被利用的信息是未开拓的新领域
  • 统计学的方法真的“最强”吗
  • 警惕黑天鹅事件
  • 人类的自由意志
  • 越发严重的矛盾
  • 第九章 “超”矛盾时代来临
  • “协同与垄断”或者“共享地与独占地”的矛盾
  • 便利性与隐私性的矛盾
  • “世界与地区”的矛盾
  • 永无止境的矛盾螺旋
  • 黑暗彼端的光明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 加载中...

出版方

浙江人民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成立于1951年,是一家综合性社科类出版社,主要出版哲学、政治、法律、经济、文化、历史类图书。 作为一家优秀的地方出版社,浙江人民出版社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出版理念,坚持以多出优秀作品为中心任务,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2006年,被授予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13年,荣获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 近年来,浙江人民出版社以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为引领,出版了《之江新语》《红船精神问答》《心无百姓莫为官》《读懂“八八战略”》《中国模范生》《东方启动点》《人民公开课》《中华传世藏书》等一大批具有社会广泛影响力的作品。其中,5种图书荣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7种图书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国家图书奖),12种图书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图书奖)。2010年至今,共15种图书获得国家出版基金资助。《之江新语》多语种翻译工程取得初步成效,多种图书入选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丝路书香工程。 在“思想引领时代、知识服务用户”价值观引领下,浙江人民出版社坚持专业立社,突出专业特色,加强产品线建设,着力打造时政、财经、文史三大板块特色品牌,出版了《之江新语》《大数据时代》等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超级畅销书,《5G时代:生活方式和商业模式的大变革》《以色列:一个民族的重生》《无规则游戏:阿富汗屡被中断的历史》《最好的告别》《上帝的手术刀》《星际穿越》等图书在全国市场上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