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重构50-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治,从“自然”出发,聚焦新山水画、大跃进民歌壁画等文艺实践。

内容简介

本书尝试从“自然”出发重构1950-6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文化政治,所采取的具体路径是:聚焦于1949年新中国建国之后、尤其是19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之后继续改造“内外自然”这一历史时期,以此一时期涌现出的新山水画、大跃进民歌壁画、“自然美”的争论以及社会主义新喜剧等文艺、美学实践为具体对象,考察其所呈现的独特文化-政治经验(国家建设、新人培养等)。在“自然”这一核心范畴下,本书将看似零碎、分散的文艺实践与美学论争重新整合在一起,使之呈现出“文化政治”的广度与强度并在理论与历史两方面获得意义的延伸:首先揭示隐藏在各种文艺实践与美学论述背后的核心线索“自然”的重建(从外在的自然形象及其意义,到人的“自然本性”,再到作为“第二自然”的风俗世界的建构);其次追问这一重建过程遭遇了何种根本难题,以及这一难题对于今天中国的文化自觉与文化复兴有着何种启示性意义。

目录

  • 版权信息
  • 导论
  • 第一章 “自然”与新世界:围绕社会主义“山水”及“风景”的考察
  • 第一节 新山水、新国家与新主体——以国画改造话语为中心
  • 第二节 “社会主义风景”的文学表征及其历史意味——从《山乡巨变》谈起
  • 第三节 青年,“栓心”与人化的自然——以《朝阳沟》为例
  • 第四节 “民族形式”“多元一体”与“风景”
  • 第二章 中国美学大讨论中的“自然”
  • 第一节 客观美与“自然”问题
  • 第二节 自然美:常识与教养的争执及其他
  • 第三节 劳动、美与人的“自然性”
  • 第三章 叩问“自然”的界限:“大跃进”中的劳动与文艺
  • 第一节 作为“文化革命”的群众文艺实践
  • 第二节 新民歌和新壁画中的劳动、自然与主体
  • 第四章 社会主义喜剧与“内在自然”的改造
  • 第一节 笑的批判:旧喜剧与新喜剧
  • 第二节 喜剧主体与“新人”
  • 第三节 “革命”与“分心”——以1950—1960年代新相声为例
  • 第五章 激进时代的“心”与“物”
  • 第一节 激进时代与“心”的线索
  • 第二节 激进时代与“物”的线索
  • 结语
  • 图例来源
  • 参考文献
  • 后记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尚无评分
目前还没人评分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