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著名学者徐贲作品,互联网时代必须掌握什么样的知识?

内容简介

互联网文化是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之后又一次可能具有巨大积极意义的文化转型。人们如何在对信息进行有效处理的同时保有对自由价值的选择,成为我们今天认识互联网的两个关键问题。

本书以此为关注点,通过“阅读·知识·学问”“真实·自由·认知平等”上下两篇内容,探索由于互联网的兴起展现出来的现象和行为所涉及的人文问题,强调数码时代的读写与知识必须以人为本,对互联网的未来展望必须包含关于自由人类的普遍价值,拒绝把人作为工具,拒绝非人化。为此,需要用启蒙的人文教育来提升人们的读写和知识能力,重申人文教育的自由意识和自主性理念。

目录

  • 版权信息
  • 前言
  • 导论 互联网时代的知愚识智
  • 一 读写与知识
  • 二 互联网时代与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 三 互联网时代的愚蠢与智慧
  • 上篇 阅读·知识·学问
  • 第1章 与时俱进的书籍和读写
  • 一 书籍的“去优雅”和“去神圣”
  • 二 现代世界的读写
  • 三 互联网时代的微贱写作
  • 第2章 学习阅读由浅入深
  • 一 纸上阅读与屏幕阅读
  • 二 深度阅读离不开书籍
  • 三 阅读的五个进阶
  • 四 深浅有别的阅读
  • 第3章 亦药亦毒的阅读
  • 一 口语文化和书写文化
  • 二 网络公共厕所和阴沟里的卢梭
  • 三 网络时代的阅读“毒害”
  • 第4章 共同联网和个人知识
  • 一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
  • 二 知识能“下载”吗
  • 三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学习
  • 第5章 数码时代的大学知识
  • 一 书籍印刷和大学知识体制
  • 二 数码时代的网上知识产品
  • 三 数码时代的大学危机
  • 四 知识的新旧交替和交融
  • 第6章 网络上的知识与说理
  • 一 区分网上的知识来源
  • 二 网络知识不是书籍知识的数码化
  • 三 网上百科的非原创性知识
  • 四 网络上有争议的知识
  • 第7章 “学问”因何贬值
  • 一 什么是“学问”
  • 二 互联网的“功利阅读”
  • 三 互联网的“信息太多”
  • 四 学问因何而有价值
  • 第8章 从鹅毛笔到键盘鼠标的学问技艺
  • 一 古代的学问技艺
  • 二 学问技艺的演化
  • 三 笔记与记忆
  • 四 记忆与写作
  • 第9章 从百科全书到维基百科
  • 一 知识信息处理与百科全书
  • 二 百科全书可疑的“立场中立”
  • 三 启蒙和不自由的百科全书
  • 四 互联网时代的维基百科
  • 下篇 真实·自由·认知平等
  • 第10章 真实为何依然重要
  • 一 真实是怎样的“自明之理”
  • 二 作为道德伦理和政治价值观的真实
  • 三 互联网时代更需要真实
  • 第11章 知情公民和公民陪审
  • 一 互联网上的信息和知识
  • 二 知识信息与理解力
  • 三 网络“知情公民”的认知缺陷
  • 四 公民不及格
  • 五 网络时代的美国陪审团
  • 第12章 读写教育与人的启蒙
  • 一 互联网阅读使大脑浅薄弱智吗
  • 二 网络阅读争论的五个方面
  • 三 从读写教育到人文启蒙教育
  • 第13章 情绪联网时代的犬儒主义
  • 一 互联网时代的犬儒主义
  • 二 犬儒主义的“情感智力”
  • 三 犬儒主义的“自欺”和道德缺失
  • 第14章 数码技术改变了交谈和情感智力吗?
  • 一 私人交谈的公共生态环境
  • 二 面对面交谈
  • 三 同理心和同情
  • 四 机器时代的情感智力教育
  • 第15章 历史文化转型时期的隐喻
  • 一 隐喻是一种怎样的语言认知
  • 二 文艺复兴时期的“花园”和“花朵”
  • 三 启蒙运动想象的“黑暗”和“光亮”
  • 四 “机器”时代的隐喻
  • 五 人与机器:谁是谁的隐喻
  • 第16章 隐喻之惑:“人造人”还是“人造奴”?
  • 一 数码时代的机器人和机器奴
  • 二 恶托邦的兽人与兽民
  • 三 “人造人”会毁灭人类吗
  • 四 保护机器人与保护人类
  • 第17章 数码时代的交谈技艺和末日焦虑
  • 一 谁害怕智能机器人毁灭人类
  • 二 与智能机器人“畅谈人生”
  • 三 后奇点时代的物种、政治和对抗
  • 第18章 机器智能测试告诉我们什么?
  • 一 通俗科幻作品中的图灵测试
  • 二 图灵测试的两种模式
  • 三 测试机器还是测试人
  • 第19章 互联网的真实、自由和认知平等
  • 一 新型社会传媒与虚假信息
  • 二 共同认知规则的公共价值
  • 三 互联网时代的批判性思维
  • 四 互联网的认知平等原则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8
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我真心认为这样的书才是具备作为“教材”精神的文字

    互联网是一个权力争夺的地带,与任何权力一样,互联网权力关乎谁是信息的掌控者,以及谁的信息被人掌控。网络认知平等的条件是网络中立(“网络中立是指政府以及互联网服务的提供商应平等地对待流经网络的信息。”)    互联网虽然对使用者的认知过程、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会产生影响,但它毕竟只是一个工具。互联网不能代替人类来确定自己知识活动的目的和伦理原则。人必须自己决定如何使用互联网,决定实现怎样的智力目标。人必须为之确立相应的伦理原则。真实、自由、认知平等只是人类可能为自己设定的多种伦理原理中的几项,却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几项。这些积极的价值原则应该指导我们在互联网上所有的公共行为,也应该让我们有信心,不管是互联网还是科学技术未来的其他新发展,都应该是以这些基本价值为导向的知识成果和精神成就。技术工具不管多么先进,多么智能化,毕竟有它们所不能改变的、不能代替的、只能属于人类的认知智能因素:理解、判断、好奇、想象、创造。学校教育利用互联网和其他科技手段,是为了帮助发展这些智能因素,而不是找到它们的替代品。这些是我们教育和培养一代又一代新人过程中最基本的东西,因为它们不仅关乎我们今天对科技提升人类素养的期待,也永远关乎人类之所以为人类的本质特征。—— 摘自本书

      转发
      评论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新观念新思想

      系统论证了互联网与人类的相处模式

        转发
        评论

      出版方

      北京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是在1979年,经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同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恢复了北京大学出版社建制。北京大学出版社依靠北大雄厚的教学、科研力量,同时积极争取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合作支持,出版了大量高水平、高质量、适应多层次需要的优秀高等教育教材。 北大出版社注意对教材进行全面追踪,捕捉信息,及时修订,以跟上各学科的最新发展,反映该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保持北大版教材的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