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
类型
可以朗读
语音朗读
106千字
字数
2016-01-01
发行日期
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本书分三篇探讨媒体环境、策略与实战对话。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个单元。上篇主要介绍目前媒体环境,并解读媒商基本概念;中篇致力于中观媒体沟通基本策略,旨在提供实效工具;下篇是特色章节,以8个模拟实战对话场景为切入,精准分析对话细节。
目录
- 封面
- 书名页
- 版权页
- 作者简介
- 内容简介
- 序
- 目录
- 上篇 媒商,一个新的概念
- 第1章 全媒体时代来了
- 第1节 这个时代的特点
- 我们更快地遗忘
- 什么才是重要的
- 立场坚定与脆弱善变
- 第2节 新闻、媒体和记者
- 新闻价值五要素
- 媒体并不神秘
- 记者都长什么样
- 第3节 框架理论
- 第4节 议程设置
- 第2章 媒商是什么?
- 第1节 德商:做一个有德行的人
- 思考框:演的比真的表现好?
- 第2节 智商:你需要很聪明
- 第3节 情商:你需要一颗同理心
- 转播车:医者与记者要做有温度的沟通
- 第4节 风趣以及其他
- 第3章 与媒体沟通需要记住的十句话
- 诚实是一种美好的品德
- 言而有信才知其可
- 沉默是一种态度
- 不要说任何不想见报的话
- 生动的语言哪里都会引人注目
- 说“我错了”,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 让谁替你说话很重要
- 把坏事说成好事时要小心
- 很多人同时说话不是好事
- 谨慎抛出阴谋论
- 中篇 操作手册
- 第4章 沟通战略中的几个基本问题
- 第1节 我们能而非我们好
- 第2节 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
- 第3节 机构:MICE策略
- 监测Monitor
- 内部调查Investigate
- 对外沟通Communicate
- 评估结果Evaluate
- 第4节 5W方法
- Who:谁来代表我说话
- What:知己知彼
- When:找到最好的时机
- To Whom:切换你的风格
- Which Channel:大喇叭和窃窃私语
- 第5章 与媒体沟通的N多种方法
- 第1节 高声唱与低声耳语
- 电话采访
- 专访
- 群访
- 多人采访
- 新闻通气会
- 第2节 新闻发布会:台上十分钟 台下十分功
- 说什么
- 谁来说
- 选择发布时机
- 地点很重要
- 多样的表达形式
- 知识框:新闻通稿——一件新闻半成品
- 第3节 案例:一场快速却失败的发布会
- 快,不是万能
- 事故主体不明该怎么办
- 第6章 危机事件发生后的第一时间
- 第1节 陈述已知事实
- 第2节 表达诚恳态度
- 第3节 公开措施细节
- 第4节 谨慎抛出结论
- 下篇 话术
- 第7章 当记者要求采访你本人
- 第1节 记者发问之前你需要搞清楚的
- 第2节 有趣而精练的内容
- 让人记忆深刻的语句
- 哪些是必须说出来的
- 能说并不等于会说
- 第3节 一些形象上的建议
- 服饰
- 眼神
- 坐姿
- 语调语速
- 屏蔽干扰
- 提前练习
- 第4节 第一面情景还原
- 常规采访
- 非常规采访
- 知识框:媒体沟通简明十问
- 知识框:神秘的通信录
- 第8章 场景训练
- 仿真场景一
- 我是主人翁
- 遇到快速追问怎么办
- 思考问题
- 仿真场景二
- 要不要救那艘即将沉没的船
- 遇到不着边的记者怎么办
- 思考问题
- 仿真场景三
- 构建逻辑时要有定点
- 遇到封闭式问题怎么办
- 思考问题
- 仿真场景四
- 第一个问题很重要
- 记者总打断回答怎么办
- 思考问题
- 仿真场景五
- 不要抓紧时间自我表彰
- 记者特别爱总结但总结得不对怎么办
- 思考问题
- 仿真场景六
- 电话采访必须要做的几件事
- 想核实记者身份对方不配合怎么办
- 仿真场景七
- 正确的废话≠有效的信息
- 记者让我用个人名誉作保怎么办
- 仿真场景八
- 敏感词汇要学会绕开
- 当记者无视一些你认为很重要的背景
- 写在后面的话
展开全部
出版方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成立于1980年6月,是由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综合出版单位。植根于“清华”这座久负盛名的高等学府,秉承清华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迅速成长起来。清华大学出版社始终坚持弘扬科技文化产业、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出版方向,把出版高等学校教学用书和科技图书作为主要任务,并为促进学术交流、繁荣出版事业设立了多项出版基金,逐渐形成了以出版高水平的教材和学术专著为主的鲜明特色,在教育出版领域树立了强势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