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开全部

主编推荐语

以充实的史料,平实的语言,生动的例子,简述命理学的发展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展现了命理研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哲学观念和探究方法的特点,使读者读后对曾在世俗文化中具有很大影响力的命理文化,有一个比较明晰的印象和简明的发展线索。

目录

  • 版权信息
  • 作者简介
  • 序 细参“有限”索“无穷”
  • 前言
  • 主要图表目录
  • 第一章 “黑箱”的探究
  • 一、天人之际:从西方到东方
  • 西方:天人对立
  • 科学信仰的副产品
  • 后现代的迷惘
  • 东方:天人合一
  • 二、天:气—阴阳—五行
  • 气:世界的本源
  • 阴阳:运动的动力
  • 五行:五种物质状态及其属性
  • 三、人:命和运
  • 中医:五运六气
  • 命理学:命和运
  • 打不开的“黑箱”
  • 多视角的探索
  • 古代星命术
  • 第二章 古代的天命观
  • 一、从孔子谈起
  • 道德之天
  • 个人命运的思考
  • 对人生的态度
  • 注重现世
  • 二、先秦诸子的天命观
  • 墨家的“非命”和“天志”
  • 道家的“命”
  • 孟子:儒家的理想主义者
  • 荀子:儒家的现实主义者
  • 小结
  • 三、国运的窥探
  • 邹衍:五德终始论
  • 董仲舒:天人感应说
  • 谶纬之学
  • 四、王充的自然定命论
  • “疾虚妄”
  • 初禀之气
  • 气一元论
  • 五、命理学出现的历史条件
  • 第三章 干支符号系统
  • 一、历法上的干支符号
  • 天干地支
  • 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 二、干支符号模型
  • 干支与阴阳五行
  • 干支符号模型
  • 三、八字结构:气的运行片段
  • 时间片段的标记
  • 如何排八字?
  • 时空结构
  • 第四章 命理学的形成时期
  • 一、孕育阶段
  • 早期记载
  • 萧吉《五行大义》
  • 吕才《叙禄命》
  • 二、古法模型
  • 第一位命理大师:李虚中
  • 古法模型架构
  • 《玉照定真经》
  • 《珞琭子三命消息赋注》
  • 《天元秀气巫咸经》
  • 廖中《五行精纪》
  • 《兰台妙选》
  • 三、今法模型
  • 徐子平和“子平术”
  • 今法模型架构
  • 徐大升和《子平渊源》
  • 宋濂《禄命辨》
  • 《渊海子平》
  • 西山易鉴
  • 万民英《三命通会》
  • 格局理论
  • 《星平会海》
  • 小结
  • 第五章 命理的基本推演方法
  • 一、神煞系统
  • 神煞的应用
  • 神煞举要
  • 二、刑冲会合法则
  • 干支合冲
  • 害和刑
  • 会方与合局
  • 三、纳音五行
  • 四、五行四时用事
  • 四时五行
  • 十天干生死旺衰历程
  • 地支藏遁
  • 五、日主强弱
  • 问题的提出
  • 强弱的判断
  • 扶抑用神
  • 六、大运和流年
  • 如何排大运?
  • 流年
  • 运、岁的优劣
  • 第六章 十神和格局
  • 一、十神
  • 十干类象
  • 天干十神表
  • 基本功能
  • 十神的性情
  • 二、十神的映射网络
  • 六亲网络
  • 六亲分配原则
  • 财官网络
  • 财官分析
  • “善神”与“凶神”
  • 三、格局
  • 如何取格局?
  • 八格的基本特征和成败条件
  • 四、结论
  • 第七章 命理学的深化时期
  • 一、《神峰通考》和《命理约言》
  • 对研究现状的认识
  • 去谬归正
  • “病药说”
  • “标准化”的精读本
  • 看命总法
  • 看用神法
  • 论命原则
  • 皇家秘本
  • 二、《滴天髓》和《子平真诠》
  • 任铁樵与《滴天髓》
  • 《滴天髓》的作者
  • 《滴天髓》的地位
  • 《子平真诠》的作者
  • “用神”的误解
  • 三、调候研究
  • 什么是“调候”?
  • 《穷通宝鉴》的来历
  • 十干调候喜用提要
  • “调候为急”
  • 调候与要素配置
  • 四、《命学玄通》
  • 五、从《金瓶梅》到《红楼梦》
  • 李瓶儿八字
  • 贾元春八字
  • 贾元春八字考证
  • 六、结论
  • 第八章 从普通格到特殊格
  • 一、普通格(正格)
  • 八字内部环境的研究
  • “善”与“不善”
  • 格局的成败
  • 小结
  • 二、特殊格(变格)
  • 专旺格
  • “乌台诗案”
  • 从旺格
  • 小结
  • 化气格
  • 两神成象
  • 三、形象研究
  • 源流和通关
  • 清和浊
  • 真神和假神
  • 第九章 命理学的现代时期
  • 一、民国阶段
  • 袁树珊《命理探源》
  • 命理大师徐乐吾
  • 《子平粹言》
  • 韦千里《命学讲义》
  • 潘子端《命学新义》
  • 《命理用神精华》和《命理索隐》
  • 二、港台阶段
  • 邹文耀《命学寻真》
  • 吴俊民《命理新论》
  • 冬至换年柱
  • 梁湘润的古籍评说
  • 钟义明的命理研究
  • “流年秘诀”和“流年法则”
  • 实务研究著作
  • 通论性著作
  • 《八字与中国智慧》
  • 《达人命理通鉴》
  • “大运一律顺排”说
  • 何建忠的“心系学”
  • 鹊桥命理
  • 三、大陆阶段
  • 洪丕谟、姜玉珍《中国古代算命术》
  • 邵伟华《四柱预测学》
  • 徐伟刚《八字正解》
  • 凌志轩《命理格局》
  • 陈宝良《渊龙命学》
  • 段氏“盲派”
  • “新派”命理
  • 研究领域的开拓
  • 四、结论
  • 第十章 现代命理的多学科研究
  • 一、健康命理研究
  • 干支脏腑标记
  • 先天体格检查表
  • 修改意见
  • 钟义明《现代命理与中医》
  • 《又一种“基因”的探索》
  • 二、命理的心理学研究
  • 八字与性格类型学
  • 评论
  • 何建忠的八字心理研究
  • 评论
  • 三、命理的社会学研究
  • 董向慧《中国人的命理信仰》
  • 第十一章 多视角的推演程式
  • 一、康熙:千古一帝
  • 二、八字分析
  • 强弱分析
  • 调候分析
  • 格局分析
  • 形象分析
  • 综合评价
  • 三、性情、六亲、健康和疾病
  • 性情分析
  • 六亲分析:父母、夫妻、子女
  • 健康分析
  • 四、大运与千秋功业
  • 第十二章 命理学的局限与展望
  • 一、传统命理的局限
  • 概率性描写
  • “四同”八字
  • 取象比类
  • 世俗的价值观
  • 二、从神化到去魅
  • 江湖派
  • 命理信仰
  • 现代转型
  • 三、思考与展望
  • 伟大的假说
  • 复归于“道”
  • 主要参考文献
  • 命理学史主要术语、著作和人名索引
展开全部

评分及书评

4.7
66个评分
  •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命运的求索

    本是搜索蔡崇达的《命运》时无意中翻到的一本书,打开看了看却入了迷。想想上学时自己对星座书上说的那叫一个顶礼膜拜呀,可以说信了个十成十。所以一打开这本书就有很强的好奇心想去探究一下中国关于命理方面的研究。但前面的内容主要在于发掘和整理命理学在理性探索方面的历史发展线索,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推演方法的演变过程。让我有一些一头雾水,但是越到后面越觉得这个命理学感觉是不是跟现代的这个心理学很有异曲同工之妙。刚好想到《了凡四训》中原料房刚开始关于自己被那个什么孔算命大师的信服,到后来改名行善以后完全把自己的命运做了个乾坤大扭转。短命变长寿,无子却老来得子。用立命、改过、积善、谦德四部分概括了中国人命理信仰的全貌。这样下来让我对这个命里学又有了更深的好奇,那到底是算的准还是不准呢?同一时辰出生的人为何会有不同的命运?难道又是要牵扯出风水学?又联想了心理学里关于上归类下归类之类的言辞理论解说的算命 “灵验”,刚好又在本书里找到了另一种答案。其中《英耀篇》属 “秘本” 的师门大法。第一部分是 “观其貌而审其意”,第二部分是 “察其衣着,窥其心态”,第三部分是 “敲、打、审、千、隆、卖”。其实,都是套人底细的办法。比如,第三部分,所谓 “敲”,就是旁敲侧击;“打” 就是突然发问,使来者措手不及,仓促间吐露真情;“审” 是察言辨色,从已知推未知;“千” 就是刺激、责骂、恐吓,向要害打击;“隆” 就是赞美、恭维、安慰;“卖” 就是在掌握了对方资料以后,用从容肯定的语气,一一摆出来,使来者惊讶和折服。总之,通过揣摩人的心理,用一套精心设计的方法,达到算命十分 “灵验” 的效果。命运这个观念,和其他许多观念一样,它的意义,要看你如何去利用它,它不一定就是消极退缩。一种比较成熟的研究个人命运的学问的出现,大致需要满足以下三个基本条件:第一,个体主体性意识。第二,可以模式化的社会环境。第三,世俗化的价值取向。书里,澄清一个重要的基本认识:命运里的对应关系不是 “决定性” 的关系。它只是一种出现的几率或概率上的相关性。它是人们通过大量的观察、经验和统计得出来的结果。出生时间与出生人的生命潜质及人生轨迹之间的对应关系后天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一、地理环境。二、种族差异。三、风俗习尚。四、政治制度。五、先人积德(门风)。六、教育程度。七、品德修为。八、体格相貌。九、突发异变。是一本有趣又有料的书📚

      转发
      4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

      若你不相信命,你就把你在这人世间,在这社会生活的舞台上的 “富贵穷通” 看成是你努力或者不够努力的结果的话,你会把你的一辈子,你的精力,你的努力都指向一个富一个贵,但它不归你管,你去管那个不归你管的事,一辈子就这么过去了,成不了君子的。

        转发
        2
        用户头像
        给这本书评了
        5.0
        严谨的学术视角,梳理了命理学的来龙去脉

        考据详实,引用《子平渊源》等数十种古籍,被誉为 “命理学领域的学术专著” 从先秦哲学到宋明理学,系统解析干支符号、五行生克等核心推演方法。展现命理学的动态平衡观:命为先天禀赋,运为后天环境,二者相互作用塑造人生轨迹。既批判命理迷信化倾向,又强调 “知命” 是认知规律而非宿命论,倡导在规律中主动创造可能。倪海厦的命理体系虽影响广泛,但其理论存在一定争议性:一方面,他融合传统命理与个人经验提出创新观点(如三元九运解读),但与传统流派(如玄空飞星)存在核心逻辑差异,部分内容被指缺乏经典文献依据;另一方面,其命宫推算方法依赖复杂天文历法且结果存在不确定性,需高度依赖实践经验。

          1
          评论
        • 查看全部11条书评

        出版方

        上海书店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成立于1988年6月,是以出版整理、研究传统文化和艺术类图书为主的专业出版社。 建社以来,曾影印出版了《申报》、《良友画报》、《道藏》、《四部丛刊》、《明实录》、《天一阁藏明代方志选刊》、《中国现代文学史参考资料》、《民国丛书》等一系列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大部头出版物,在读者中有一定的声誉。 20世纪90年代,出版社着力调整出版结构,逐步将重点转向历史记述和美术。共有80余种图书获国际、国家各级奖项。